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710章 天助我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向阳坡上的积雪已经开始出现了融化的迹象,慢慢的露出了被积雪覆盖的地皮。冰雪融水的滋润让泥土的颜色变得更深,枯黄的荒草被雪水浸的软塌塌的,仿佛一块块大地裸露出来的疤痕。

    天气的逐渐转暖,让万物生灵都开始复苏,饥肠辘辘的鸟雀成群结队的在营地上空盘旋,寻找着一切可以果腹的食物。就连在地洞里躲藏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旱獭子,也开始探出头来,远远的望着这些穿着深色袄裤的官兵……

    对于驻扎在这一带的数万明军来说,渐渐暖和起来的天气并没有那么美好:融化的雪水四下横流,那营地弄的满地泥泞,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烂泥潭。

    虽然天气已经明显变暖了,但若是脱下了臃肿的冬装,早晨和晚上就又会变冷,真的很不方便。

    “八千石军粮?”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朱高煦的眼睛顿时瞪的溜圆,满脸的络腮胡子根根乍起,用凶狠的目光等着运粮官:“我十万大军,你就给我送过来八千石军粮?别看你是个四品的知府,要是贻误了战机,老子照样一刀把你给宰了……”

    “汉王殿下要是想杀下官,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面对暴怒的朱高煦,这位运粮官完全就是一副“视死如归”的决绝神态,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还在据理力争:“来的时候,下官就已经做好了被殿下枭首示众的打算,连棺材都准备好了。但这贻误战机的罪名,怎么也落不到下官的头上。”

    “山西行都司总共就筹集了六万石军粮,其中四万石要运送到陛下处,剩余的两万石给殿下送来。如今河流解冻冰雪消融,路上全都是一片泥泞,下官能送八千石过来,已是竭尽所能……”

    汉王朱高煦确实蛮横,但却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位运粮官说的都是实情: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上,能把军粮运送过来,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军粮的运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而且消耗非常之大:运粮的民夫也是要吃饭的,而且回去的时候必须要带走一部分粮食,要不然他们就会饿死在归途当中

    正常情况下,这么遥远的距离上,两万石军粮运到这里,能剩下六千石就已经算是合格了。若是距离更远的话,这个消耗数字还会以指数级上升。

    大军远征,对于后勤补给的考验极其严酷,由此可见一斑。

    但这八千石军粮,对于十万大军来说,最多就是塞一塞牙缝而已。

    不论战兵还是辅兵,也不管是不是在打仗,都是要吃饭的,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消耗。

    “下一批军粮什么时候送到?”

    “最快也得下月初。”

    “下个月的月初?”神色刚刚有所缓和的朱高煦就好像是个被点燃了的炮仗,一下子就爆发了:“这绝对不行,本月乙丑日之前,必须送到,若是晚了一天,军法从事。”

    “那也不用等到乙丑日,还是请汉王殿下现在就对下官行军法吧。”

    军粮根本就不可能在朱高煦指定的时间之内送达,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就算是把这个运粮官千刀万剐了,送不到就是送不到。

    汉王朱锋”,连敌人的影子都找不到,已经惹得朱棣专门派人送来了“申斥”的旨意,搞的朱高煦很没有面子

    当黑沉沉的夜幕再次降临下来的时候,刚刚转暖的天气又开始变冷了,白天才融化的雪水渐渐的冻结成为一层薄薄的冰,在月光的照耀之下闪耀着明亮的银色光辉……

    朱高煦凝视着天上那一弯残月,良久不语,不知不觉之间他的心思已经飞回到了京城。

    对于这次北伐,其实是很“不得人心”的,不管朝中的文臣武将一力反对,连朱高煦都极不赞同,但他反对的不是北伐本身,而是反对父皇的御驾亲征。

    父皇亲自统兵北伐,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太子老哥一定会“奉命监国”。

    所谓的监国太子,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代理皇帝”,必然会趁机培植他自己的势力。

    汉王朱高煦素来就有能征善战的名声,并且在靖难过程中确确实实的出了大力气,这也是他和太子抗衡多年的最大倚仗。

    但是,这次北伐却对他非常非常的不利。

    若是北伐成功,所有的功劳必然会落到父皇的头上,毕竟是他力主北伐,到时候一定会落下一个“英明神武”“乾纲独断”的雄主之名。无论自己多么卖力,都不可能压过父皇的名头。

    若是北伐失败,朝中的文臣武将当然不敢说是朱棣个人的过失,而是一定会把黑锅扣在他的头上……

    无论怎么看,对于朱高煦来说,这次北伐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现如今,这种苗头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了。

    治理内政恰恰就是太子的专长,汉王的有点是善于征战,但却一直都找不到敌军的主力,耗兵弥饷国库开支极大,于是就有人质疑汉王的能力,甚至含沙射影的说他只是个“无能的莽夫”……

    就在这个时候,一份紧急军报送到了他的面前。

    看到军报上的内容之后,朱高煦顿时拍案而起,因为用力过猛的缘故,摆在矮几上的烤肉、酒壶等物纷纷跳将起来,弄的一片狼藉,但他却毫不在意,而是用明显带着亢奋的大嗓门高声呼喊起来:“好,做的好,真是天助我也……”

    这份军报是陈长生派人送过来的,详细的诉说发生了东线的大战。

    朱高煦捏着这份军报看了又看,尤其是最后的那两句话,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

    “职部兹报于殿下,往殿下转呈以至天听。”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把战报送给汉王殿下,希望你把这份战报转达给皇帝陛下。

    这句话别有深意呀。

    朱高煦那原本瞪的溜圆的眼睛,顿时就眯成了两条弯曲的细细缝隙,就好像是用指甲掐出来的一样。

    那陈长生和赵深在东线立了大功,但却没有直接向皇帝报捷,而是先把战报送给了朱高煦,这已经足以说明点什么了。

    不管是赵深还是陈长生,都和魏国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对可以算是“汉王一党”中人了。有了这么重要的消息,肯定要先告诉汉王殿下,也好让他做好进一步行动的准备。

    东线的赵深和陈长生,是我的人呀,到了关键的时候,果然发挥了作用。

    朱高煦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