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711章 太宗和太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兹筹措粟、米、麦计三十二万石,以功军需……唯道路不畅,遣宁、肃、云、榆发丁以运之。因其时效,故请云右、阳和、威远之兵以协之……”

    这是太子刚刚送过来的奏章。

    太子已经筹措了三十几万石军需粮秣,只是因为交通不便道路不畅,所以征发了大量民夫。为了尽快把大军所需的补给运送上来,还专门奏请朱棣,希望他能允许太子使用山、陕等地的卫所兵协助一下。

    作为监国太子,他原本有权力直接调动当地的驻军。但毕竟调兵这种事情太过于敏感了,所以太子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很谨慎的专门请示了一下。

    一开始的时候,太子极力反对北伐,但自从北伐开始之后,立刻就改变了态度,拿出了很大的热情全力配合朱棣的北伐。

    无论朱棣的北伐是对还是错,既然已经开始了,就得全力支持。

    太子的这种态度让朱棣非常的满意,他毫不犹豫的提起了朱笔,批了一个“允”字,表示同意

    “有言事官员劾黔国公沐晟骄横跋扈,侵占民田、横行不法事,议罢黜该员,温言抚慰黔国公……”

    自大明王朝开国以后,云南就是沐家的“自留地”,而且沐家确实有很大的功劳。

    所谓的沐家,就是武侠小说当中经常提到的“沐王府”。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沐家在云南的所作所为,其实并没有小说里表现的那么好,尤其是现如今的这位黔国公沐晟。

    他是沐家的第二代第三位家主,世袭了黔国公的爵位。虽然他确实有很多的功劳,但此人却贪婪暴虐,不仅残酷压榨当地士民百姓,而且生性残暴贪得无厌,光是侵占的民田就有几十万亩之多,当地百姓早已经怨声载道。

    既然又有御史言官弹劾他,按照朝廷就应该严厉惩处,但作为监国太子的朱高炽却罢免了那位御史言官,还对贪赃无法的黔国公好言抚慰。

    这并不是纵容,是为大局考虑。

    太子不希望在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出现任何变故,所以就先把这个事情压下去了,暂时不做处理。

    “太子老成稳重,深得朕心。”朱棣再次提起笔来,又在这份奏章上写了一个“允”表示同意太子的做法,然后有专门做了批注:“凡有五品官员以下任免情事,不必请示,而可自行定夺。”

    你做的很对,你做的很好,但却不必这么谨小慎微的事事请示我这个皇帝,以后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你可以自己做主。

    自从朱棣御驾亲征以来,虽然已经让太子监国了,但太子却表现的极其谨慎小心,朝中大小事宜全都要专门派人送来消息,请示朱棣的意见。

    老成稳重,谨小慎微,太子的这个态度让朱棣愈发的满意了。

    想当年,朱棣起兵靖难的时候,太子就奉命“留守北平”,不仅把后勤工作做的很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靖难大军的军需给养,把展现出了相当不错的处理内政的才能。

    这些年来,太子一直都在忙于一些琐碎细微的事务,虽然没有什么殊功,却胜在一个马奶,然后又小心翼翼的退到了一旁继续垂手肃立。

    “汉王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送过来呀?”

    “回陛下,暂时还没有。”

    朱棣头也不抬的“嗯”了一声,就不再说什么了。

    作为这次北伐的先锋,汉王朱高煦率领近十万大军,已经深入到了阿鲁浑河的中游一带。虽然从大明王朝开国以来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北伐,但除了洪武年间蓝玉的那次北伐走的更远之外,还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深入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呢。

    只可惜,虽然汉王朱高煦一直都在掘地三尺的疯狂寻找,却始终没有发现敌军主力的踪影……

    朱棣原本还想再催一催前方的朱高煦,但是在一番犹豫之后还是放弃了: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现在的朱高煦肯定非常的着急,正在不顾一切的寻找敌军主力呢,再催的话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四下里一片安然,天上的那一弯细细的钩月已经隐藏到了厚厚的云层之后,朱棣用力的揉捏着自己的额头,打了个大大呵欠:毕竟岁月不饶人啊,朱棣已经感觉十分疲惫了。

    就在他站起身子准备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汉王朱高煦的奏报就已经到了。

    只是略略的扫了两眼,朱棣顿时面色一喜,如释重负般的吐出了一口长气:“总算是找到了——”

    终于发现了敌军的踪迹,按说这么要紧的军情就应该反复确认才会最终证实,但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

    从朱高煦派人送过来的紧急军情来看:至少在数日之前,东线的赵深和陈长生就已经打过好几场了,而且打的极其惨烈,这样的情报是万万不可能有假的。

    “儿臣闻东线有警,恐敌远遁脱逃,不及奏报,已自作主张率部赶上

    从这份紧急军报上的日期来看,至少在两天之前,朱高煦就已经率领着人马赶过去了。

    发现敌军主力的踪迹之后,没有循规蹈矩的先请示,再等待皇帝旨意,而是毫不犹豫的直接出兵。在战场上,就需要这样的果断和拒绝。

    毕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敏锐的抓住战机,这本就是一个统兵将领应有的决断能力。

    只要能够发现敌军主力,北伐就已经算是胜了一半。汉王又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挥师而上,必定可以死死的“咬住”对手,剩下的事情就已经很简单了。

    “老二还是那个老二。”朱棣的疲惫之色早已经一扫而空,捏着那份战报又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黑黝黝的脸庞渐渐浮现出一抹亢奋的潮红之色:“勇猛善战,果断决绝,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本雅失里这贼竟然给朕玩弄声东击西的把戏,终究只是雕虫小技贻笑大方。只是没有想到……”朱棣似乎在一瞬间变得年轻了许多,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活力:“那赵深和陈长生,竟然能够顶住敌之主力的全力一击,还能大有斩获……”

    朱棣下意识的遥望着南方,似乎他的目光已经穿过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个僵卧床榻的老迈身影:“魏国公识人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