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376章 胜利的关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徐静昌等人乘船到达北平之后,天气就一直是阴沉的。

    在北平休整了一天两夜,然后继续北上,阴沉的天气就开始落起了雪。

    起初的时候,下的还是沙沙的雪粒子,仿佛粗盐一般簌簌而落。没过多久雪粒子就变成了雪片子,仿佛春日里的柳絮一般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北方的雪和江南的雪根本就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尤其是对于徐静昌这种平生第一次来到北方的人来说,真的让他很不习惯。

    头一天还只是下雪,到底第二日,竟然起了风,那就不一样了。

    刺骨的寒风怒吼狂啸,好像发了疯一样在空旷的野外一掠而过,摇撼着光秃秃的树枝,把飘飘洒洒的雪花卷成细碎的白色幕布,毫不留情的抽打着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人们。

    “燕山雪花大如席,我算是领教了……”虽然早已经做足了准备,把自己裹的好像是一个臃肿的棉花团,但徐静昌还是严重低估了北方的风雪。凌冽的狂风卷起一团团雪雾,直接就灌进口鼻之中,让他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北方的大雪就好像是一个粗犷的硬汉,没有哪怕一丁点的“温存”,狂风暴雪好像尖锐的刀刃刮着众人的脸,虽是坐在车厢之内,依旧冻的徐静昌瑟瑟发抖。

    “早知……早知如何,当初就应该带几顶暖轿过来,真是太冷了……”

    坐暖轿?

    你可别逗了。

    真以为一顶厚实的暖轿就能抵御北方的风雪?

    在如此凌厉的风雪面前,别说是一顶微不足道的暖轿了,就算是厚厚的堡垒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再者说了,乘坐轿子的话,速度肯定慢慢腾腾的如同乌龟爬,猴年马月才能走到草原上去?

    虽然陈长生同样也在忍受着风雪的折磨,却没有像徐静昌那样没完没了的抱怨,而是尽可能的把身体缩成一团,同时裹紧了身上的棉袍……

    就在这个时候,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赵深已经骑着马从前面飞奔而来。

    即便是在这样的风雪天气当中,赵深却没有象陈长生那样穿着厚厚的棉袍,更没有象徐静昌那样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裘服当中,而是穿铁甲戴铁盔,就好像一点都不怕冷似的在为这支顶风冒雪北上的队伍打前站。

    刚刚飞奔而来的赵深根本就没有下马,而是大声说道:“小公爷,陈指挥,前面就是长城隘口,有人在那边接应咱们,加快速度……”

    既然前面有人接应,肯定有暖烘烘的房舍和热水,一想到这些,众人顿时就打起了精神加快速度。

    当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的时候,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长城碍口,见到了接应他们的队伍。

    “孙指挥?”

    陈长生怎么也没有想到,前来接应他们的竟然就是自己的老上司:孙成岩!

    孙成岩似乎和和以前没有什么分别,依旧是原来的老样子,只是眉宇之间多了几分沧桑,身边还带着一大队骑兵。

    孙成岩先是朝着陈长生点头致意,算是打过了招呼,然后就对着徐静昌说道:“末将已经收到了消息,知道小公爷要来,特意率部前来接应……”

    “好了,好了,不要客气了,先找个地方避一避风雪吧,都快要把我冻僵了呢。”

    和陈长生一起过来的王大有等人也是孙成岩的老部下了,见到了昔日的“老领导”顿时眉开眼笑,纷纷上前打着招呼。

    在孙成岩的带领下,队伍继续一路着正北而去,又有了约莫十几里的路程,来到了位于长城脚下的黄崖堡。

    沿长城一线,有着太多名字里带“堡”字的地名,从这些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庄,而是典型的军事施舍。

    黄崖堡驻扎着几百个边卒,虽然不是一线作战部队,好歹也算是正经的军队了。

    孙成岩这个人,最善于待人接物,当天晚上就摆开了宴席,为徐静昌一行人接风洗尘。

    “要说这黄崖堡,和小公爷还有几分渊源……”

    “这东西和我有什么渊源?”

    还不等孙成岩解释,赵深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这黄崖堡还有西边、北边的十几个堡子,全都是中山王所建,自然和小公爷渊源很深。”

    大明朝有“异姓不封王”的“传统”,但这并非绝对。比如说对于那些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在他死了之后还是可以追封为王的,中山王就是朝廷给徐达追封的封号。

    早在洪武年间,在徐达第三次的北伐的时候,就在这一带建立了一连串的军事设施,黄崖堡就是其中之一。

    只可惜,作为徐达的子孙,连徐静昌自己都不知道这回事,赵深却说的清清楚楚……

    “孙指挥,你不是在开平卫那边嘛?怎么到这里来了呢?”

    当陈长生问起之时,孙成岩呵呵一笑:“从今年七月份,我和手下的几千弟兄就被调到了前线。月初的时候听说你们好来,特意过来接应……”

    “既然大家已经到了这里,我就先说一说前方的情形……”

    孙成岩展开了一份硕大的军用地图,就在他准备仔细说起前方的战争之时,徐静昌却站起身来:“我说孙指挥啊,我才刚刚到这儿,身子都已经冻的木了,能不能先让我暖和一下?”

    “当然,当然。”孙成岩笑呵呵的说道:“我已命人正值好了暖和的房舍,还为小公爷准备了暖烘烘的铺盖和热水……来人呀,伺候小公爷先下去休息休息……”

    孙成岩的几个亲兵很客气的把徐静昌带了下去,孙成岩继续指着地图说道:“总的来说,这次北伐打的并不怎么顺利,原本说在十月之前结束的,但却僵持到了现在还什么打出像样的战果……万岁爷已经下旨申斥过几次了,但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作为朝廷“招抚使”的徐静昌根本就不在场,但孙成岩却一点都不在意。

    虽然孙成岩对徐静昌非常非常的客气,其实他早已心中雪亮,早就知道了徐静昌的来意:这个公子哥就是来刷履历的,走个过场给自己“镀镀金”而已,凭他们徐家的人脉和影响力,回去之后必然要谋取更加重要的官职。

    孙成岩这样的官场老油条,还能不明白老公爷徐增寿把儿子派来是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二位才是此行的主心骨。”孙成岩笑道:“陈长生陈指挥就不必说了,以前我们就在安北所共事……”

    “孙指挥不用给我脸上贴金,我就是孙指挥的老部下。”

    “这么说也行。”孙成岩把目光转向了赵深:“早在靖难的时候,我就听过赵将军的赫赫威名,只是还没有打过交道,如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

    “孙指挥就不用再说这样的客套话了,还是直接说正事儿吧。”

    “赵将军果然是个痛快人,那我就不絮叨了……”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孙成岩就是个很善于捞钱而且很善于做官的“特务头目”,却往往忽视了他真正的出身——军人。

    孙成岩是英武旧部啊,从军的历史比朱棣还要长的多,而且安北所一开始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什么“特务组织”,而是和锦衣卫一样,都是为军队服务的辅助机构。虽然现如今的锦衣卫和安北卫都不再直接上战场了(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洪武年间的锦衣卫,还是朱棣的安北所,都是当做特种兵使用的。),但最原始的军事属性还没有完全改变呢……

    孙成岩手指着那副巨大的军用地图,手指缓慢而又坚定的朝着西北方向移动,然后再一个描绘着复杂线条的位置上重重一顿:“这里……三河口附近,就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不过现如今无论敌我都已经打不动了,暂时僵持在这一带。”

    “西线的情形和东线差不多,虽然小规模的战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大家都打的疲了。”孙成岩苦笑了一小:“九月底的时候,朝廷又往这边增了一万多人马,但是现在看来,增兵似乎不是什么好办法……”

    “战线拉的太长了,军需粮秣恐怕很难运送得上去,一旦被敌人截断了补给线就是一场灾难。”

    听到这句话,孙成岩下意识的看了赵深一眼:这个赵深如此的年轻,却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确实让孙成岩这个“老行伍”对他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战争,考验的从来就不是前线士卒的勇武和将领的运筹帷幄,后勤军需才是真正的重点。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没有一条安全可靠的后勤补给线,谁也不敢放心大胆的去打。

    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上,还是如此恶劣的天气当中,后勤补给的难度可想而知。

    “要想建立一条稳固的补给线,阿巴哈尔部的态度至关重要。”

    “孙指挥说的很对,朝廷也看出了这一点,我们这次北上,就是为了阿巴哈尔而来。”赵深抬起头来望着窗外的狂风暴雪,他的目光似乎已经穿透了风雪的阻隔,看到了遥远北方的阿巴哈尔部:“只要能够取得阿巴哈尔部的支持,甚至只要争取他们一个中立的态度,让他们借道给我军通过,就可以改变东线的僵持局面,甚至一举奠定胜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