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405章 软硬兼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芳刚到蒲子县境,蒲子县长王荀、匈奴南部帅刘宽就带着掾吏赶来迎接,并带上了不少山货,其中就有蒲子最有名的金梨,十几大车。

    蒲子的金梨的确是好东西,甜而多汁,既解渴,又解馋。

    走了大半天路,被秋日晒得口干舌燥的时候,吃上一颗梨,别提多舒服了。

    知道有梨后,曹芳就命人将梨分发给官员将士。尽管人多梨少,普通将士一伍才能分得一颗,一人只能啃一小口尝尝鲜,却也体现了天子的一片心意,那口梨汁更是甜到了心里。

    不仅原有的禁军将士山呼万岁,刚刚入伍的匈奴骑士也觉得意外,兴奋不已。

    除了分配战利品,匈奴各部大人从来不会如此慷慨,普通人只有看的份,甚至连看都看不到。

    怪不得禁军将士作战勇猛,战无不胜。

    看来脱离部落,加入禁军是对的,以后再也不会被人瞧不起了。

    王荀、刘宽见此情景,自然要大夸特夸天子仁慈,顺便称颂了一番天子不让金梨成为贡品的恩德。

    梨是蒲子特产,可以运到周边的太原、安邑卖钱。要是成了贡品,且不说长途运输困难,本地百姓也少了一笔收入,肯定是有怨言的。

    当然,他们不想让金梨成为贡品,却想沾上朝廷的光。

    这次运了十几大车梨来接驾,就是要借天子之口夸夸蒲子的梨。万万没想到,天子直接将梨分给了所有人,博得万众欢呼。

    这下子,蒲子的梨又多了一屋皇恩浩荡。

    心情大好之下,王荀向曹芳汇报了以媒代赋的情况。

    之前卫?在蒲子展开调查的时候,蒲子百姓就对这个政策表示了极大的热情。蒲子的粮食产量太低了,田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如果能用随处可见的煤来代替赋税,所有蒲子人都能松一口气。

    确定这项政策的诏书送到蒲子的时候,全城欢呼。

    百姓们感念天子皇恩浩荡,纷纷拿出自家物产进献给天子。这些梨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还在县城,等着迎接天子。

    可以说,曹芳还没到蒲子,就已经赚足了口碑。

    现在蒲子的百姓不论汉胡,都等着面觐天颜,当面向天子表示感谢。

    面对满面笑容,感激涕零的王荀,曹芳很高兴,亲自将王荀扶起,多问了几句。

    吉利见驾时,曾向曹芳介绍过王荀其人。

    此人出身寒门,挣扎了一辈子,现在还是个小县长,窝在蒲子这穷地方。不出意外的话,这可能就是他仕途的起点。

    但是王荀很有责任心。

    虽然蒲子穷,没什么油水,他还是安心的在这里做官,尽可能为蒲子百姓减轻负担。

    请天子减免税赋的提议,最初就是王荀的主意。

    曹芳和王荀聊了半天,详细询问了王荀的个人情况,又问了蒲子县的情况,以便和卫?的调研报告相印证,看看里面有哪些是被卫?有意或无意忽略的。

    总体而言,卫?的这份调研报告质量不错。但是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不可避免的会有分歧。如果全听王?的,有可能就卫?被误导了。

    这也是曹芳当时要安排吉利配合卫?的原因之一。

    不出所料,问了详情之后,王荀提出了一些问题。

    以煤代赋是可能的,但有难度。

    原因是隰县有煤,但浅层煤少。如果大规模开采,就需要有更多的矿工,更好的技术,挖更深的矿。本地的矿工承担不了这么大的工作量,也没这技术。

    王荀考虑这件事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些困难,但他没得选。

    好在吉利告诉他,天子身边有一群专门研究百工之技的高手,可以帮上忙。

    所以,王荀借着见驾的机会,请天子安排技术人员协助。

    王荀说完,摘下头上的进贤冠,拜倒在地,连连请罪。

    曹芳笑了。

    这老头可以,薅羊毛薅到朝廷头上来了。

    这可是冒了政治风险的,换一个不好说话的天子,直接治他个欺君之罪都没问题。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为了百姓请命,不惜赌上乌纱帽的傻白甜。

    不仅不是傻白甜,而且有点小腹黑。

    经过一番操作,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了,他身为天子,还能出尔反尔,因为一点小事处置这个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吗?

    花花轿子人抬人,何必呢。

    更何况,他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想让蒲子的百姓过得轻松一些。

    曹芳扶起王荀,感慨地说道:“看来你对蒲子的了解很深入啊,绝非停留在案牍之间,也清楚技术的重要性。很好,很好,这才是朝廷需要的官员。爱民是好的,但仅仅爱民还不够,要知道如何才能让百姓过是上好日子,并付诸行动,这才真正的爱民。”

    他轻轻掸去王荀肩上的尘土。“再辛苦你一任,还朝廷一个富裕安康的蒲子,如何?”

    王荀如释重负,连忙拱手。“臣当效死力,不负陛下所望。”

    “去见见朕的大匠们。”曹芳伸手指指马钧、杜预,让他们与王荀现场对接。

    王荀感激不尽,再拜,跟着马钧、杜预走到一旁。

    曹芳看向刘宽,嘴角轻挑。

    刘宽心里有些发毛,赔着笑脸,躬身施礼。

    “昭仪武艺精湛,不让须眉,很难得。大帅调教有方,想必麾下的勇士更多吧?”

    刘宽连忙说道:“臣已经挑选出来,准备献与陛下。只是臣的部落小,人数有限,还请陛下见谅。”

    “蒲子太小,使雄鹰不能展翅高飞。大帅有没有兴趣换个更大的地方,一展拳脚?”

    刘宽心里怦怦乱跳。

    他知道天子有将他迁出河东的意思——河东是京畿,比较敏感——但他实在不想搬。

    原因很简单,蒲子虽小,却很安逸,而且易守难攻,比较安全。只要把几个谷口守住,谁也别想偷袭他。

    除此之外,靠近河东,他不仅容易得到粮食,还能得到铁器。

    河东最大的铁官就在安邑。

    除此之外,安邑还有盐。

    对匈奴人来说,盐和铁可是一天都离不得的重要资源。

    “多谢陛下美意。只是臣年老体衰,儿子笨劣,就算有地方也飞不高,不如在蒲子为陛下放牛牧羊,报答对武皇帝当年的恩典,以及陛下的关心。”

    曹芳故作惊讶。“你才五十三,就想养老了?”

    刘宽苦笑。“陛下,蒲子生活艰苦,臣早不如当年朝见武皇帝的时候了。”

    曹芳点点头。

    “行吧,既然你想怡养天年,就不勉强了。蒲子辛苦,就让你的儿子率领部落,你去洛阳养老,也能时时与昭仪见面,以免思亲之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