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448章 你可以做得更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心而论,这场战事已经将太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如果不是有驱逐鲜卑、恢复旧边的这个宏大愿景支撑,有晋阳成为北疆战略支撑点的利益诱惑,太原世家早就不干了。

    光明正大的造反或许不敢,但指使人闹点事,他们还是有这个胆子,并且有足够的手段的。

    他们可不是关东士大夫,只会坐而论道,忽悠别人拼命。

    太原世家是有实力的,背后有大量有匈奴、乌桓、羌人组成的部曲,战斗力很强。加之太原尚武,出名将的概率极高,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一个半神,带着一群人闹事,四处打游击,让你焦头烂额,威风扫地。

    这也是曹芳一直不愿意逼得太紧的原因。

    只有拥有共同的目标,双方才有可能搁置争议,共同奋斗。

    现在来看,这个策略是对的。

    事到如今,沉没成本已经足够大,不仅曹芳不愿意中途而废,太原世家也不愿意之前的投入付诸东流。他们的子弟还在前线作战,他们不能不全力以赴,以免丧失一代精英。

    王昶的提议虽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咒骂,但最终还是能够实现的。

    为了补偿王昶,将他与蒋济并列,称为国宝,也是值得的。

    在某种意味上,这也是暗示王昶不要再为王凌鸣不平了。

    他不配,你可以做得比他更好。

    响鼓不用重锤,王昶这种人精自然心领神会,知道自己的身后名可以保住了,精神抖擞的投入了新战斗,四处游说太原世家,让他们为前线将士紧急加工箭矢。

    正如曹芳所料,太原世家虽然怨声载道,甚至当着王昶的面抱怨、咒骂,却还是不得不配合行动,出人出料,加工箭矢,并将家中所藏的箭矢先拿出来,供前线将士使用。

    王昶坐镇晋阳,指挥协调,将从河东、上党、关中等地运来的原料分发到各家作坊,加工成箭矢或者半成品,再送往句注关。

    整个晋阳都成了兵工厂,只要能抽调得出的人手,都投入了相关的工作。或是上山伐木做箭杆,或是捕鸟做箭羽,或是打磨箭头,装配箭矢,或是推着大车小车运送物资。

    与此同时,句注塞也忙得不亦乐乎,全员出动。

    为了鼓励士气,荀?不仅将带回来的牛羊宰了一部分,供民?该遣钩涮辶Γ?贡硎窘?胧境?ⅲ??斡朐耸涞拿?讣枪Γ?趺庾飧场=?椿魍讼时叭撕螅?箍梢苑窒碚嚼?贰

    一切可用的手段都被利用起来,以保证前线将士的军械供应。

    短短五六天后,一百万支各式箭矢准备完毕,由曹兴派军队护送,运往武州。

    在荀?的再三劝说下,钟毓咬咬牙,随曹兴一起踏上了征程。

    ——

    曹羲看着一箱箱的箭矢,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宣称要一百万支箭,是预留了折扣的。按照他的预期,天子能再给他五十万支箭,他就心满意足了。

    万万没想到,天子居然真的给了他一百万支箭。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还能再供应一百万支。

    对曹羲的惊愕,钟毓无比欣慰。

    虽说直接由句注塞组装的箭矢数量并不多,也就是五万多支,在这一百万支箭中不值一提,但主意是他出的,王昶集中晋阳的私人作坊加工、组装箭矢的建议也是受他启发,这个功劳肯定要分他一部分。

    他非常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旗开得胜,做了一个能让上至天子,下至将士都满意的实事,也间接证实了荀?的那句话。

    他不是不能做事,只是不想做。

    兴奋之余,曹羲领着曹兴、钟毓到参加战场。

    拓跋悉鹿已经被困在山里,无处可逃。不仅带来的干粮吃完了,连战马都杀了大半。饿疯的鲜卑人甚至不煮不烤,直接生吃马肉,喝马血,场景很是血腥。

    即使是站在山坡上远远地看一眼,浓烈的腥臭味也让人反胃。

    钟毓就险些吐了,曹兴也好不到哪儿去,脸色发白。

    “也就是鲜卑人在草原上苦熬惯了,换作我们,肯定无法忍受。”曹羲淡淡地说道:“所以将来出塞作战的事,我就不敢想了,只能留给后来人。”

    钟毓强忍心中难受,用衣袖捂住了鼻子。“那些苦寒之地得之无益,何必费心,使中原衣冠与禽兽同伍?”

    曹羲瞅瞅钟毓,忍不住笑了一声。“你不肯与他们同伍,他们却会与逼你与他们同伍。当初于扶罗杀入洛阳时,洛阳人又何尝愿意如此。”他叹了一口气。“待会儿领钟君去营里走走,看看将士们的辛苦,你也许能知道当初太傅坐镇关中是如何不易。”

    钟毓不快的瞪了曹羲一眼,没有再说话。

    他可以被荀?批评,却不愿意被曹羲说三道四。一介武夫而已,有什么资格批评我,就凭你带兵作战,立了些功功?

    如果你不是曹真的儿子,哪有资格统兵,还是统领禁军的中领军。

    如果不是天子亲自坐镇太原,为你筹措粮草,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文官为你奔走,你能有这么充足的军械作战?

    这么大的优势,换了谁,都能打败鲜卑人。

    见钟毓神情不悦,曹羲没有再说,只是派人给傅嘏送信。

    当天晚上,傅嘏从前沿赶了回来,参加宴会,为曹兴、钟毓接风。

    对钟毓出现在这里,傅嘏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对钟毓说,就应该如此。不亲历战场,你们很难理解将士的辛苦,也很难理解天子的良苦用心。如果山东士大夫都能像你和荀景倩一样,不辞辛苦,勇于实践,将来出几个名将也是可以想象的。

    以前都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是不对的。山西人多读书,也可以为相。山东人多经历战场,也可以为将。当初汉高祖入关时,麾下将士可都是山东人。光武帝中兴大汉时,云台二十八将也大半是关东人。

    山东人现在不出名将,是过得太安逸了,忘了祖先的荣耀是怎么来的,也忘了孟子的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傅嘏一席话,说得钟毓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换作旁人,钟毓可能会不屑一顾。可是面对傅嘏,他没这样的勇气。

    傅嘏也是洛阳名士,年龄与他相当,名声却比他响亮。

    况且傅嘏拿他的父亲钟繇举例,他也无法反驳。

    当然,更让他难以启齿的事,来到了战场,他才明白弟弟钟会为什么能得到天子的欢心。

    去年东征,今天北伐,钟会可是一直跟着天子,寸步不离。

    如果不想被钟会盖过,就算再苦,他也必须忍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