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450章 陛下请三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鲜卑人苦战十余日,伤亡不小,收获却有限,士气本就低落。昨晚的会议后,不少人便打了退堂鼓,直接撤离。其他人不是不想撤,而是太累了,想今天再说。

    至于曹羲的最后通牒,基本上没人当回事。

    魏军坚守阵地的确有优势,野战嘛,当然还是鲜卑人更擅长。

    他也就是说说而已。

    谁也没想到,曹羲这次来真的,掐着点来袭营了。

    五百装备了钢制长矛、环刀和马镫的重装冲击骑兵打头,势不可挡的杀进了鲜卑人的大营。

    越骑、屯骑、长水诸营紧随其后。

    他们也是冲击骑兵,只是装备略逊一筹,冲击能力不如重装骑兵。

    当然,比起鲜卑人来,他们还是吊打的。

    但曹羲——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禁军——的作战风格就是充分发挥优势,尽可能碾压对手,不给对手一点翻盘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所以,他们只能排在第二梯队,承担扩大杀伤的任务,彻底击溃鲜卑人,让他们失去组织抵抗的能力,只能各自为战,或者直接逃跑。

    而装备再逊一筹的匈奴轻骑兵,就只能负责冲杀溃逃的鲜卑人了。

    事实上,就连匈奴骑兵的装备也要比鲜卑人强一些。

    面对这样的对手,鲜卑人根本没有还击之力。就算有人勇冠三军,面对成群结队杀过人的重装骑兵,也孤掌难鸣,只能选择撤退,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

    鲜卑人的大营里鼓角乱鸣,慌乱一团。有人选择逃跑,有人还心存侥幸,吹号向秃发寿阗请示,却迟迟得不到回音。

    魏军不管那些,勇往直前,争取以最短的时间杀透鲜卑的大营。

    山坡之上,曹羲手搭在眉上,眯着眼睛,盯着正在冲营的魏军。见阵形保持完整,前锋已经杀进鲜卑人大营过半,轻骑兵也即将完成包抄,露出满意的微笑。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到了这个地步,就算秃发寿阗是檀石槐、轲比能转世,他也无计可施。

    曹羲随即传令,命夏侯绩出山口列阵,以备不测,曹兴、曹纂前出,对鲜卑人的阵地进行扫荡,将那些从魏军马蹄下幸免的鲜卑人俘虏或者直接杀死,至少也要让他们失去反抗的能力。

    与此同时,他命人通知拓跋悉鹿,你可以投降了。

    拓跋悉鹿如逢大赦,二话不说,就摘下了头盔,脱去了甲胄,解下腰间的战刀,跪倒在曹羲派去的使者面前。

    他早就等这一刻了。

    连续二十多天的苦战,连甲胄都没机会脱下,身上都臭了。

    这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艰难的时刻。

    等拓跋悉鹿自缚双手,来到曹羲面前的时候,秃发寿阗的首级也送到了。

    曹兴在横七竖八的尸体中发现了秃发寿阗。虽然不认识,却从秃发寿阗的衣甲上看出了他的身份,立刻砍下首级,连同秃发寿阗的战旗一起送了过来。

    看着秃发寿阗死不瞑目的首级,看看如狼入羊群的魏军骑兵,拓跋悉鹿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是该庆幸还是后悔。

    当初是秃发寿阗和诰升爱建议他来劫粮的,谁曾想,这里会是一个陷阱。

    秃发寿阗死了,诰升爱呢?

    这个匈奴人,早就知道他信不过。很可能他就是魏人派来的奸细,故意诱他入伏。

    开战即终战,一个时辰后,战斗进入尾声。

    预料中的鲜卑援兵一直没有出现。

    曹羲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战场,随即下令向沙陵进发。

    ——

    捷报送到晋阳,曹芳松了半口气。

    之所以说是松了半口气,是战事进行至此,魏军的实力已经得到证明,优势也很明显。不管是装备还是训练,都达到了一汉当五胡的标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算拓跋力微率大军来战,曹羲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剩下的半口气,是担心拓跋力微不来。

    纵观拓跋力微的成长史,可知此人简直是鲜卑版的司马懿,绝不是冲动易怒之辈。

    能在打打杀杀的草原上活到七十岁,由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成为实力最强的部落大人,已经说明了他很能忍,否则活不到今天。

    称雄草原的檀石槐英年早逝,后起之秀轲比能死于刺客之手,也没活到六十岁。

    对没有文字,经验全靠口头传播的鲜卑人来说,活得久就意味着见识广,比年轻人懂得更多,更清楚谁可以惹,谁不能惹。

    就算是最爱的小儿子拓跋悉鹿被俘甚至被杀,他也不会轻举妄动。

    接到战报之后,曹芳与王昶、钟会等人商量,分析拓跋力微出兵的可能性。

    王昶就一口断定,拓跋力微不会出兵。

    他有两个理由:

    一是拓跋力微没有必胜的把握。他号称控弦二十万,但是这二十万中真正的精锐有限,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五万人。在拓跋悉鹿率领的一万精锐全军覆没后,拓跋力微赌上全部实力,与魏军决一死战的可能性微乎其乎。

    别忘了,北疆现在除了曹羲率领的禁军和邓艾率领的并州军之外,还有刘靖、王广指挥的幽州军、冀州军虎视眈眈。拓跋力微去和曹羲拼命,就不怕刘靖、王广抄他的后路?

    一是到目前为止,除了拓跋悉鹿的一万人以外,损失的几乎都是其他部落,而不是直接听命于拓跋力微的部落。这些部落入塞,既是避拓跋力微锋芒,也是抢占河南地,以便将来和拓跋力微争锋。

    他们死了,拓跋力微求之不得,可以趁势接管他们的部落和牧场,又何必冒着危险来和魏军拼命?

    不出意外的话,拓跋力微收到战报后,会派人向刘靖求和,共结盟好,以争取时间,消化战果。

    对大魏而言,从长期来看,这不是好消息。可是就目前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此次北伐,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恢复旧边的目标得以实现。天子继东征之后再次大捷,天下归心,吴蜀破胆,接下来可以安心恢复生产,推进改制。

    休养生息个三五年,就可以初见成效。

    十年之后,大魏江山稳固,兵精粮足,谁是敌手?

    王昶说得慷慨激昂,甚至有些意气风发,宛如少年,但曹芳却看出了他的真实用意。

    不能再打了,太原已经被掏空了。

    钟会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他提出一个假设。

    如果现在将拓跋悉鹿的首级送给拓跋力微,逼他称臣,不称臣就进兵讨伐他,拓跋力微会怎么做?

    王昶目瞪口呆,连忙说道:“陛下,万万不可。”

    “为何?”曹芳笑盈盈地说道。

    “陛下觉得拓跋力微会称臣吗?”

    曹芳没说话,琢磨着王昶的意思。

    王昶接着说道:“拓跋力微是谨慎之人,但他更是鲜卑人的领袖,刚刚接管草原不久,正是需要权威之时。不杀拓跋悉鹿,他迫于形势,或许还能委曲求全,俯首称臣。杀了拓跋悉鹿,他颜面无存,就算他肯称臣,其他部落又岂愿意追随?”

    “那他会起兵吗?”

    “若是起兵,当然更好。可若是不起兵,又不称臣呢?”王昶有些激动,花白的胡须颤动着。“陛下能派兵征讨,破其部落吗?若是不能,或者出兵却战败,岂不是自取其辱?”

    钟会笑道:“太尉这么没信心?我军可是刚刚大胜,士气正盛……”

    “这是在塞内,出了塞,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王昶拜倒在地。“老臣昧死敢言,请陛下三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