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04章 老臣之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王肃吵架分不出胜负,丁谧反手告了卢毓一状。

    卢毓身为廷尉卿,却与作为囚犯的郑袤推杯换盏,甚至在狱里交谈朝堂上的政务。

    丁谧说完,将目光投向少府邓?。

    邓?被逼不过,挺身出列,检举卢毓在高平陵时散布与天子身世有关的传言,别有用心。

    卢毓面不改色,冷笑不语,眼神中透着轻蔑与不屑。

    曹芳看得火大,却没有发火。

    就算坐实了这两个罪名,卢毓也不会有性命危险,最多罢官免职。以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不定过几天就有人出来为他喊冤,推荐他出任某个重要的官职。

    “卢卿,他们说的是真的吗?”曹芳不紧不慢地问道。

    “是的。”天子有问,卢毓不能不答。他长身而起,向曹芳躬身行礼。“郑袤有罪,已经入狱,只是大将军案审理耗时,郑袤与大将军多有交往,当协同调查,无法立刻判决。臣去探视,一为全同僚之义,一是问案。公私不分,的确不该,请陛下惩处。”

    “在高平陵时,你都说了些什么?”

    卢毓微怔,下意识地看了曹芳一眼。他以为曹芳会忌讳这个问题,轻描淡写的带过,或者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判他有罪。如此一来,朝臣必有疑问,进而产生兔死狐悲之情。

    他没想到曹芳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他详情。

    迟疑了片刻后,卢毓只能如实描述。当时在场的人很多,瞒是瞒不过去的,只会被扣上当面欺君的罪名。

    再说了,他也不觉得有瞒的必要。

    天子来历不明,是公认的事实。先帝只说他是养子,没说他是谁的儿子。甚至他是曹楷子的说法也是传闻,既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没有官方认定,反倒被曹楷间接的否认过。

    君子坦荡荡,自认是君子的卢毓直言无忌。

    朝堂上鸦雀无声,只有卢毓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

    曹芳听完,环顾四周。“众卿以为如何?卢卿所为当否?”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说话。

    大家都知道卢毓这么干是故意的,真要计较起来,肯定不合适。可是此时此刻,谁又愿意出来附和丁谧、邓?,对卢毓落井下石?

    这不成了与丁谧等人同流合污么,传出去,名声就毁了。

    重压之下,就连何晏都不敢轻易跳出来表态。

    曹芳看得分明,无声地笑笑。“既然众卿没有意见,那就先请卢卿到诏狱冷静几日。大将军、太傅的案子还要接着审,众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丁谧立刻出列,举荐贾充。

    曹芳装模作样的问了一圈,见没人反对,就接受了丁谧的推荐,下诏传贾充入朝,接任廷尉卿,审理大将军、太傅案,随即宣布散朝。

    侍御史还没宣布,曹芳就起身离席,毫不掩饰心中不快,还顺脚踹翻了一只熏炉。

    都被欺负成这样了,再没点脾气,不合常理,反倒容易让人起疑心。

    见天子发怒,大臣们也不敢多说什么,默默地退朝。

    中领军曹羲、中护军钟会被留了下来,召到昭阳殿。

    ——

    曹芳背着手,出了大殿,来到走廊上,目光越过宫墙,看向远处。

    昭阳殿不够高,除了天空和有限的几座高阙,看不到什么,但他能想象到洛阳城中的暗流涌动。刚刚散朝的大臣们在朝堂上不说话,下了朝却活跃得很,会将朝堂上发生的事迅速传向四方。

    包括远在寿春的王凌。

    不出所料,王凌不肯回朝,但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拒绝。也许张缉最后能说服他,也许他在憋什么坏。

    不过曹芳并不担心,就算王凌反了,也动摇不了根基。

    他不是擅权的司马懿,他是已经在位十年的天子。就算身份存疑,他也是先帝指定的嗣君。除非他们能拿出确切的证据来,否则在法理上就没有正义可言。

    身后脚步声响,用完午餐的曹羲和钟会并肩走了过来。

    天子赐食虽然简单,却很有面子,曹羲和钟会都很激动,先向曹芳谢了恩。钟会本来还为曹芳没有接受他的推荐而不安,现在却很放心。

    就算天子对兄长钟毓有看法,对他也没什么影响,天子一如既往的信任他。

    曹芳也不迂回,直接问起了他们对卢毓的看法。刚才在朝堂上,他们都没有说话。

    曹羲不说话,曹芳能够理解。曹羲就是那种性子,他要是主动说话,十有八九也是为卢毓求情。

    钟会没说话,他有些意外。

    按理说,钟会应该认清形势、主动表态才对。这时候不表态,难道还想两面逢源?

    不出曹芳所料,曹羲一开始,就透着读书人的正直。

    他表示,卢毓的行为虽然不合法度,却符合人情。郑袤御前失礼,算不上什么死罪,最多免官而已。卢毓不以为他囚,还能与他推杯换盏,正说明了卢毓心底无私。

    卢毓在高平陵的表现的确不妥,但他也没有捏造事实。非要说他居心叵测,难以服人,反而会使人心不安。既然已经将他入狱了,关几天,惩戒一下也就是了。

    曹羲说话的时候,钟会在一旁听着,面无表情。

    等曹羲说完,曹芳看向钟会,钟会才不紧不慢地说道:“中领军诚为君子,令人佩服。”

    曹羲尴尬地笑笑。

    曹芳脸色平静,示意道:“说说你的意见。”

    “依臣之见,卢毓所为只有四个字。”钟会举起手,每说一个字,就屈起一根手指。“有恃无恐。如果有必要,再加四个字,主少国疑。”

    曹羲脸色微变,欲言又止。

    曹芳笑笑。“主少国疑,朕可以理解。有恃无恐又怎么解?”

    “陛下,老人位高权重,历事多,经验丰富,手段高明,都是年轻人所不及。年轻人所有的不过是一腔热血,满胸朝气罢了。他们想建功立业,想报效君王,但是他们能力有限,经验不足,难免出错,有时候不得不靠老人出面补救。久而久之,难免为老人所欺。有史以来,老人欺负后进,尤其是风头太劲的后进,都是如此。”

    钟会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气息有些不继,不得不停下来,吸了一口气,又一字一句地说道:“可是,谁又不是从年轻人过来的呢?他们入仕之初,难道就事事完美,没有出过错吗?”

    曹芳一时没明白钟会想说什么,更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激动。

    如果说是演的,未免有点过了。

    “陛下,儒门重忠孝,本是至理。但凡事过犹不及,事事是以年资为重,贬斥后进,此乃前朝恶习,不宜推崇。当年太祖起义兵之时,若无少年意气,岂有今日之大魏?王肃之父王朗,卢毓之父卢植,都曾是前朝旧臣,经学大儒,却未能拯救汉室,终归魏朝。如今他们却以宿臣自居,藐视天子,实在可笑。”

    曹羲骇然变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