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16章 顺水推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辛宪英很不高兴。

    曹操创业至今六十年,泰山羊氏一直保持观望的态度,但颍川辛氏却是积极投靠曹魏,因此迎来了家族的兴盛,她也因此能嫁入羊氏。羊氏自视清高,对曹魏保持距离,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辛氏的鄙视,让辛宪英时常不满。只是碍于礼节,她一直没说过什么。

    此刻见羊耽又摆出一副老牌世家的自信,她忍不住了。

    “佐君尧舜,致天下太平,怎么就毁了你们羊氏的清名?难道天子还不如桓灵二帝?”

    羊耽顿时面红耳赤,怒目而视。

    泰山羊氏引以为傲的悬鱼太守,他的祖父羊续就是在桓灵二帝时期担任南阳太守。辛宪英这么说,不仅对他的不尊重,更是对他的祖父羊续不尊重。

    辛宪英也知道这话说得重了,叹了一口气。

    “司马懿父子大败,羊氏与司马氏的联姻已经失败,又被天子另眼相看,有意排斥羊氏子弟。如果再不主动一些,只怕你这卫尉也做不久。天下世家很多,朝廷却只有一个,你们真的甘心蛰伏百年?”

    羊耽沉默了。

    他也清楚羊氏面临的困境。

    不管司马懿最后如何,司马师已经死了。在禁军中招募死士的罪名太大,没人敢给他鸣不平。羊氏被连累,不仅羊徽瑜难逃官奴婢的厄运,羊祜也被天子打入另册,甚至不加掩饰。

    如果再不主动一点,一旦天子将针对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羊氏,羊氏就真的完了。

    羊耽抚着胡须,沉吟良久。

    “夫人,奈何?”

    见羊耽认清了现实,辛宪英松了一口气。“让叔子去长安吧。天子要重用宗室、功臣子弟,夏侯太初(夏侯玄)、夏侯仲权(夏侯霸)是必然之选。但夏侯太初不谙军事,夏侯仲权又谋略不足。叔子去长安,参谋夏侯仲权军事,稳住西境,还愁没有军功吗?”

    羊耽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羊祜是夏侯霸的女婿,去了长安,夏侯霸肯定会重用他。

    更重要的是,明眼人都清楚,郭淮与司马懿的关系太亲密,天子不可能将雍凉军事交全他。而夏侯玄、夏侯霸的军事能力都不够,急需一个能为他们参谋军事的人,以便天子没有后顾之忧的调离郭淮,将西线的兵权收回宗室将领手中。

    羊祜大有用武之地。

    一腾一挪,一盘死棋就活了。

    “夫人高明。”羊耽挑起大拇指,表情夸张。

    辛宪英笑笑,没有再说什么。

    她为羊祜谋出路,也是为她自己谋利。泰山羊氏虽然有名望,却一直未能封侯。羊祜是羊氏兄弟中最有机会封侯的人,将来若能如愿封侯,自然不会忘了她今日的功劳。

    ——

    羊祜离开洛阳,赶往长安,投奔妻父夏侯霸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曹芳的耳中。

    曹芳的心情很复杂。

    一方面,他很欣慰。

    羊祜认清了形势,主动寻求出仕,代表一部分世家已经接受了现实,改变了态度,不再高高在上,待价而沽。

    另一方面,他又很受伤。

    羊家不仅背景强大,而且人脉很广。羊祜是夏侯霸的女婿,就算他是司马师的妻弟,他的姊姊羊徽瑜还关在廷尉狱里,他想杀羊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出意外的话,夏侯霸、夏侯玄还会出面为羊徽瑜求情。

    这就是世家。

    就目前来看,要想彻底摆脱世家的威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办,急不得。

    曹芳找来钟会、丁谧,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效仿。

    与朝廷合作,而不是与朝廷对抗,才是最好的出路。

    别指望朝廷会惯着你们。

    钟会没说什么,丁谧却对此有些不甘。只是他也清楚,羊祜是夏侯霸的女婿,而夏侯霸又是天子寄予厚望的宗室将领,不是他从中作梗就能阻止的。

    与其如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丁谧随即建议说,嵇喜上任之后,与曹纂配合默契,证明王广那个想法是行得通的,不妨推而广之,让羊祜参夏侯霸军事。等他适应了情况后,就可以调夏侯玄回朝,由夏侯霸接任征西将军,免得两个人都困在西线。

    有羊祜做参谋,夏侯霸足以维持西线的稳定。

    翁婿之间,配合也容易,夏侯霸应该不会那么抗拒。

    曹芳觉得有理,爽快的答应了。

    趁着曹芳心情好,丁谧又提了一个建议:由何晏出任北军教习。

    何晏是儒生,不通军事,但是他可以教导军中将士读书,为将来培养更多的将才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

    不识字,是很多普通士卒学习兵法的第一道难关。

    能够教他们读书的儒生很多,却没几个人愿意去。

    曹魏实行士家制度,士卒世代为兵,是被很多儒生鄙视的贱民。教他们读书既无法获得名声,也没什么实在的利益,反倒可能被人笑话。

    如今天子重视练兵,要教普通士卒读书,由何晏这个大儒做榜样,能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改变士风。

    曹芳觉得这个想法也不错,但他怀疑丁谧有借机掩护何晏的嫌疑。

    何晏现在是选部尚书,掌握着选官的重要权力,却与丁谧面和心不和。如果将他调离尚书台,空出的选部尚书大概率会被丁谧的人接任。

    如此一来,丁谧在尚书台就有说一不二了。

    就像当初推荐邓?出任少府一样。

    曹芳表示要征求一下何晏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

    丁谧回到尚书台,第一时间将消息通报给何晏,让他作好准备。

    何晏听了,并不感激,反而觉得丁谧是想赶他走,以便独霸尚书台。

    丁谧早有准备,问了何晏两个问题:一是你有多久没有见驾了,二是你知道天子现在最关心的事是什么,最常去的地方是哪里?

    何晏一听就明白了,连忙改容,向丁谧致谢。

    因为曹爽的事,他最近不受天子待见,已经好久没有见驾了。

    就连天子下诏求贤,都没和他这个选部尚书商量。

    作为天子近臣,没有和天子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等于失宠。别人虽然不说什么,却看在眼里,对他的态度也疏离了许多,生怕被他连累。

    他要想挽回这个局面,就必须经常和天子见面。

    天子最近一直在忙重整北军的事,除了上朝,几乎都泡在北军大营。去北军任教习,必然和天子经常见面,一来二去就熟络了。

    至少别人看来是这样。

    一会儿功夫,有人来传诏,天子召见何晏。

    何晏向丁谧再拜,表示事成之后,一定重谢,便跟着侍者赶往昭阳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