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55章 世家也有鄙视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王浑迟迟不说话,钟琰意识到了什么,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低下了头,幽幽一声叹息。

    王浑的脸腾的红了,起身拂袖,准备离开。

    钟琰立刻起身,拦住王浑,曲身施礼。“夫君,是妾失了礼数,还请夫君见谅。”

    王浑叹了一口气,摆摆手。“算了,是我自乱章法,怪不得你。”他顿了顿,又道:“我刚从太尉府回来,听太尉王公说,天子下诏,拔夏侯霸为前将军,领雍州刺史。这雍州,郭公是回不去了。”

    钟琰倒是一点也不意外。“天子持重,不急不躁,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王浑背着手,走到一旁,看向远处,心情说不出的郁闷。

    “是啊,天子虽然年轻,却大有城府。大魏国祚绵长,本是好事。可是我父子……”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叹了一口气。“君子见机而动。我终究不如父亲,未能及时提醒他,错失了机会。现在想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钟琰安慰道:“夫君也不必多虑。阿舅毕竟不是郭公,天子纵有怨气,过些时间也消了。且天下未定,阿舅手握重兵,坐镇一方,是天子倚重的大将,总有立功的机会。倒是夫君,不宜再优游岁月,当为君父分忧了。”

    王浑转头看着钟琰,沉吟片刻。“以夫人之见,我该如何进身?从文还是从武?”

    “天下未定,当以征伐为先。阿舅又是大将,夫君从小熟读兵书,自然还是从武方便些。”

    王浑眉头微皱,欲言又止。

    他觉得钟琰看不起他,将他当作将门子弟,学问底子太差。

    虽说他在经学上的造诣的确不高,对玄学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但颍川钟氏也不是什么经学世家,而是擅长律学的刀笔吏。钟琰这么说他,未免有些盛气凌人。

    钟琰知道王浑在想什么,却无法解释,只能装不知道。

    从成亲的那一天起,她就知道王浑这纠结的心思,既羡慕她,又故作不屑,刻意维持着可怜的自尊,处处想展示他的学问,却又力不从心。勉强之处,难免令人发笑。

    就像他的父亲王昶,处处想表示自己深谙道家之妙,连给子弟取名字都用太冲、道冲之类充满道家味道的字眼,可是做起事来,却看不出半点道家的从容。

    如今的局面,正是他的犹豫不决造成的。

    他以为自己既是文皇帝东宫旧臣,又与司马懿有同僚之谊,不管哪一方得胜都有利,也许还想着天子年少冲动,得罪了朝臣,他可以出面调停。万万没想到天子手段老辣,根本没给他施展的机会,反将他逼到了尴尬的境地。

    什么叫自作聪明?这就是。

    钟琰看破,却不能说破。

    “夫君不见王公渊兄弟否?”钟琰淡淡地说道:“天子重建北军,请王公渊、傅兰台为教习,又使马德衡、杜元凯打造军器,正是重兵事,志在横行的征兆。先帝在时,疾浮华,贬斥夏侯太初、何平叔等人。其实岂止是浮华不可取,经学也不可取,天子连筵讲都停了。”

    “是么?”王浑吃了一惊。

    他对宫里的消息并不清楚,至少不如钟琰了解得多。

    钟琰点点头,把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从宫里得到的反馈远不止这些,只是不宜对王浑说。

    她上次手抄的文章送进宫去之后,被天子看到了,但天子不仅不欣赏她的才华,反而痛批了一顿。皇后没好意思直接对传话的人说,她是从其他的渠道了解到的。

    这些天,她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只是没找到答案。

    她不想承认天子对她的评价,但她又找不到能让人信服的理由来反驳天子。

    “我回家一趟。”钟琰说道:“夫君若有空,不妨多和王公渊兄弟多走动。至于郭家那里,暂时就不要去了。”

    王浑心领神会,点头答应。

    ——

    钟琰收拾了一下,回了家。

    父亲钟徽还没回来,只有母亲韩氏在家。看到钟琰回家,没等钟琰说明来意,她就倒起了苦水。

    “将门就是将门,不识时务。早知道王家父子这么没见识,当初就不该将你嫁给王浑那竖子。”

    钟琰很好奇。

    她知道消息,是因为王凌接到诏书之后就将王浑叫了去。按理说,身为黄门郎的父亲还没收到消息,就算知道,也来不及转告母亲,母亲又是如何知道的?

    她一问,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母亲韩氏还不知道夏侯霸要接替郭淮的事,她这么说,是因为王昶掐着点上书,惹得天子很不高兴。这倒不是什么秘密,稍微有些人脉的都清楚。

    “要说结亲,还是泰山羊家最有眼光。”韩氏羡慕不已。

    钟琰没吭声。

    与太原王氏的婚姻本非她所愿,只是父母之命,不得不从。要说后悔,也应该是她后悔,而不是父母后悔。

    当然,她也理想母亲韩氏的心情。

    因为这件婚事也不是父母决定的,而是从叔祖钟会的母亲张氏的建议。

    张氏是太原兹氏人,一向仰慕阳晋王氏。有机会能与王氏结亲,她非常热心。

    换作以前,他的父亲钟徽根本不会把张氏的意见放在眼里。颍川钟氏的家主是钟毓,不是钟会,而且张氏只是一个妾,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可是如今形势不同,钟会在高平陵时建功,成了天子心腹,一跃而为中护军,反压过了钟毓。他们可以看不起张氏,却不能不给钟会面子,只得同意将她嫁给了王浑。

    在大宗面前,支庶就是如此卑微。

    也正因为如此,钟琰不希望王浑也走到这一步。

    不管怎么说,王昶毕竟是晋阳王氏家主,王浑身为嫡长子,必然是下一代家主。

    “阿母,说这些多没意思。若是传了出去,张太君怕是要有误会。”钟琰打断了母亲韩氏。“阿翁什么时候回来,我有些事想问他。”

    韩氏一愣,盯着钟琰看了半晌。“你不是因为你兄长的事回来的?”

    钟琰很不解。“兄长……怎么了?”

    韩氏一拍大腿,笑骂道:“你阿翁那个老糊涂,这么大的事,也不让人通知你一声。你兄长升职了,屯骑司马,正经的千石官,比你阿翁那黄门郎尊贵多了。”

    钟琰一听就明白了。“是中护军帮的忙?”

    “中护军是帮了一点忙,但是说到底,还是你兄长争气,几次演习,他都表现突出,这才得了天子赏识,越级升迁。”

    看着喜形于色的母亲,钟琰压抑的心情也跟着轻快起来。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要好好庆贺一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