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94章 帝王心,海底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兴堤。

    孙权登上了东侧的濡须山,遥望巢湖,以及巢湖对岸不可见的合肥新城、旧城。

    合肥二字,就像一把尖刀插在他的心里,拔不出来。

    每每想起,总是痛不可当。

    如今他又一次远远地看到了合肥城,要不要再试一次的念头像一只乌鸦,在他脑海里盘旋,发出不祥的鸣叫。

    他有一种感觉,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合肥城。

    人生苦短,他已近古稀之年,余日无多。

    如果考虑到父子兄弟大多死于少壮之年,他能活这么久更是惊人的奇迹。

    奇迹总有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感觉到生命力的流失。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见他的父兄,见他的朋友,见他的敌人。

    到了那时候,他将如何面对他们?

    对自己这一生的功过,他非常清楚,甚至自负。

    唯有合肥是他不能碰的软肋。

    六临合肥,除了一次没有攻城之外,他两次久攻不下,三次遭受重创,最惨的逍遥津之战,险些被张辽击杀,从此落下了心理阴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听到张辽的名字就心慌。

    这一次,能一雪前耻吗?

    平心而论,希望渺茫。

    但他又不得不试一次。

    除了横亘在心头的执念之外,也是为了大吴国祚。

    如果不能选定诸葛恪为辅政大臣,面对魏国的步步紧逼,主少国疑,内部又有江东系内讧的吴国坚持不了多久。

    不出十年,他选定的继任之君就得向野心勃勃的魏主曹芳投降。

    他看似有得选,其实没得选。

    “子远,十五年前,你的从叔长水校尉孙泰就战死在那里。”孙权抬起手,指着远处的合肥城。

    一旁的孙峻顺着孙权的手看去,心里却没什么波澜。

    他知道孙泰战死在合肥,但他更清楚孙泰其实并不受孙权亲近。

    孙泰的母亲是曹氏女,孙泰的父亲孙匡因此不得志,二十多岁就死了。孙泰刚刚成年,又莫名其妙的阵亡在合肥。要说没疑点,谁都不相信的。

    孙权心狠手辣,这不是什么秘密。

    连太子孙登都被他弄死了,何况其他人。

    孙峻小心翼翼的扯开了话题。“陛下,合肥城如此难攻,魏军主力又已经赶到,还有机会吗?”

    孙权沉默了片刻。“当时你建议朕亲征,又建议诸葛恪进攻合肥,现在还坚持吗?”

    孙峻微怔,后脊有点凉。

    孙权这是责怪他的意思吗?

    当初的确是他建议孙权亲征,后来又也是他建议诸葛恪进攻合肥,可是谁曾想诸葛恪敷衍了事,只进合肥旧城,不进合肥新城,贻误了战机。

    更离谱的是,旧城被诸葛恪占了,郭淮的儿子也被丁奉斩了,魏军居然还是没动静,安安静静地守住合肥新城,与诸葛恪相望。

    谁会料到这一步?

    “陛下,兵法有云,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现在双方都坚守不战,怕是很难有什么收获了。依臣愚见……”孙峻悄悄地打量了孙权两眼,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陛下耀兵于魏境,诸葛恪筑东兴堤,丁奉斩郭淮子,不算无功。”

    孙权笑了,转头打量了孙峻一眼,又摇了摇头。

    “子远,你说得不错。如果只是一次亲征,能有这样的战果,也可以接受。可是你想过没有,这次出兵,不仅仅是我大吴,还有西蜀。自诸葛孔明离世,蒋琬、费?先后主政,以休养生息为由,不肯履行盟约,出兵策应。这次难得大举,现在可能还在途中,尚未与魏军接触。如果我们就这样退了,他们会怎么想?下次再相约出兵,他们还会相信吗?”

    孙峻不敢吭声,心里却有些犯憷。

    他听出了孙权的意思,这是不甘心,还想继续进攻啊。

    他很想谏阻,但他是真的不敢。

    这时,中书令孙弘赶了过来,递上刚收到的文书。

    看完文书,孙权眼神渐冷,半天没说话。

    孙峻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公文,又说了些什么,更加不敢吭声。

    孙弘却心中暗喜。

    诸葛恪上书,请求孙权委派督军,看似自我约束,实则有不满之意。而且诸葛恪几乎是明示要他担任督军,去合肥城,显然是知道了他在孙权面前进言的事,报复之意甚明,却忘了一件事。

    他在孙权面前说的话,却传到了诸葛恪的耳朵里,孙权会怎么想?

    多疑是君主天性,尤其是孙权这种强势的君主。你在他身边安排耳目,他不发火才怪。

    所以,他是安全的,不会有事,但诸葛恪就说不定了。

    正当孙弘偷眼看着孙权的神情,打算再添几把柴,将火烧得旺些的时候,却见孙权吁了一口气,恢复了平静。

    “诸葛恪身为大将军,能如此自省,也是好事。你们看,谁能胜任这督军之责?”

    孙弘一愣,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孙峻也愣住了。

    诸葛恪请求督军?这可不像诸葛恪的禀性啊。

    没听到回答,孙权转头看看孙峻、孙弘,嘴角轻挑。“子远,你正当少壮,又文武双全,有没有兴趣去阵前历练一番,将来也做个统兵大将,镇守一方?”

    孙峻听了,头脑一热,立刻挺起胸膛。

    “臣愿往。”

    话一出口,又觉得不妥。“可是陛下,这督军可不是统兵之将……”

    孙权点点头。“是啊,督军不统兵,所以还要另外安排一个人。你改任解烦督,带上一万解烦兵,去助诸葛恪一臂之力。至于这督军么,子宽,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孙弘正中下怀。“陛下,臣以为羊?可为督军。他当年曾为太子中庶子,与诸葛恪同僚,又是李衡的同乡兼举主。由他任督军,想必可以与诸葛恪、李衡相处默契。”

    孙权的嘴角抽了抽,随即点头赞同。

    “甚好,去拟诏吧。”

    孙弘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孙峻在一旁听得认真,却吓出一身冷汗。

    孙弘这几句话看似夸羊?,实则句句暗藏杀机。他这是暗指羊?泄密机密,与诸葛恪、李衡私通消息啊。委任羊?为督军使者,既是将羊?赶往前线,不再接触机密,也是对羊?等孙登旧属的警告。

    孙权之前就对孙登印象不佳,后来严惩顾谭,就有顾谭曾是孙登四友的因素在其中。

    如今在孙和与孙霸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孙弘再提这件事,等于提醒孙权,孙登虽死,党羽犹在,他们主政之后,不仅会召回顾谭,还可能为孙登鸣不平。

    孙权显然清楚这一点,只是没有表示出来,反而让他率一万解烦兵去协助诸葛恪作战,就是逼着诸葛恪继续进攻,不可轻易言退。

    不管你们想什么,都要打赢再说,否则不仅一切免谈,还要追究你们的责任。

    诸葛恪还能怎么办?

    这一战势成骑虎,怕是无法善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