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214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芳在城楼上摆开沙盘,对前方的战事进行模拟。

    一道接着一道消息从前方传来,双方对战的形势渐渐明朗,看起来对曹纂非常不利。

    虽然有优势兵力,但水战技术不足,让曹纂看起来犹如笨拙的巨人,面对敌人犀利的进攻,只能双手抱头,苦苦支撑。

    包括蒋济、王?F在内,都觉得形势不太乐观,曹纂此战可能要吃亏。

    好在曹芳事先就有声明,要有底线思维,不求胜,也能接受小负,气氛虽然有些沉重,却不算压抑。在等待更新消息的时候,还能凑在一起探讨下一步的可能变化。

    钟会却表现得很有信心。

    他认为,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就算吴军的水战优势明显,最多也就是战力相当。只要曹纂能稳住阵脚,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战场上,双方势均力敌。

    战场外,只要曹纂能守住,我们就稳赚不赔。

    因为陆抗率领的五千部曲是陆逊的旧部,算得上吴军最精锐的力量。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能不至于溃败,以后遇到别的对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也许只有江上的风浪了。

    此外,陛下富春秋,有足够的时间等诸将熟悉水战,孙权能行吗?

    如果考虑到他对陆逊、陆抗的猜忌,陆抗如果不能取胜,回去之后,恐怕无法向孙权交待。

    因此,钟会认为,此时此刻,陆抗比曹羲、曹纂更难。

    他会明知不可为而为,全力进攻,以求一胜。

    曹羲、曹纂要做好迎接陆抗疯狂进攻的准备,战斗或许会比他们想象的更激烈。

    包括曹芳在内,都对钟会的判断将信将疑。

    他一直觉得,陆抗虽然年轻,可是有家族支撑,不把孙权放在眼里。加上陆逊的死,心里多少有些怨气。年轻气盛之下,未必肯听孙权的命令。

    在合肥城下,陆抗的态度已经很明显。

    不管诸葛恪怎么弄,他就是不肯全力进攻。

    事实证明,孙权也的确拿他没办法,还要他陪着来湖上巡视一圈,以证明君臣和睦。

    在这种情况下,陆抗似乎没有拼命的必要。

    但事实证明,钟会的判断更准确。

    刚吃过午饭,曹芳就收到了曹羲的报告。

    陆抗不断加码,又派出两千人夹击曹纂。曹羲派长水营、屯骑营迎战的同时,担心各部配合不足,被陆抗分割包围,选择了依托陆营据守。

    陆抗三面进击,全面占据了优势。

    从曹羲的报告来看,他现在很慌。

    一是战场上慌,形势的确不乐观。

    二是心态上慌,生怕打得太难看,被天子责罚。

    一万人被五千人压着打,场面还如此难看,连他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

    如果不是曹芳之前就给他吃过定心丸,也许他现在已经退无可退,硬着头皮冲出去了。

    除了曹羲送回来的战报,郭淮也开始送回消息。

    他亲自赶到了逍遥津东的湖边,近距离观看双方水战。从场面上看,北军的确惨,被吴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不过曹羲也没有被动挨打,他将射声营分作两部,部署在陆营中,从两侧向吴军的战船发起攻击,阻止了吴军从陆上突破的可能。

    将代表兵力的兵俑在沙盘上摆开,曹芳暗自松了一口气。

    场面虽然难看,却没什么明显的破绽,只要能维持住士气,不自我崩溃,这一战就算苟住了。

    ——

    陆抗站在楼船上,盯着远处岸边的骑兵身影看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挥动战旗,下令收兵。

    他派出三千人围攻曹羲的水寨,虽然取得了场面上的优势,想实破曹羲的防守却不太现实。

    曹羲像乌龟,守得太坚实,他啃不动。

    即使有可能被孙权责备,他也必须放弃。如果伤亡太大,就算小胜,也不是他期望的结果。

    随着战鼓声,进攻的吴军陆续退出战场。

    详细的战报陆续送到陆抗的面前,陆抗的眉头也因此皱得越来越紧。

    战果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少,热闹的战场形势并没有变成实际的战果,所得甚至抵不上付出的代价。

    大半天的战斗射出数万枝箭,如果没有可靠的战果换取赏赐,就只能由他自己承担这些成本。

    陆抗很头疼,却无可奈何,只得下令撤退。

    夜间会有西北风,在湖面滞留的风险成倍增大,还是退回东兴堤内最安全。

    只是见了孙权,该如何解释?

    ——

    陆抗愁眉不展的时候,曹羲等人却心花怒放。

    战斗刚刚结束,他就收到了天子的嘉奖。

    天子夸他们打得顽强,打出了平时训练的成果,可喜可贺。

    战斗尚未结束,请诸将小心戒备,不可疏忽大意,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以备再战。

    诏书中,天子特别夸奖了曹纂。

    面对杀父之仇,曹纂能够保持冷静,非常难得,充分体现了“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兵法原则。

    曹纂等人原本打得憋屈,心里窝火,却被这寥寥几句的诏书熨得服服贴贴。不仅嵇喜等人笑容满面,就连一向粗鲁的曹纂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趁着这股劲头,曹羲组织诸将复盘,检讨当天的得失。

    最先接战的曹纂第一个发言,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感受。

    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操舟水平不如对方,二是将士不习惯颠簸,站都站不稳,更别说战斗了。

    如果不是有超过一倍的兵力优势,仅是弓箭对射,自己就要吃大亏。

    万一被对方登船,后果更不堪设想。

    由此可见,虽然在芍陂训练了一个多月,他们的基本功还是不够扎实。就像骑兵们还只能骑在马背上前进,却不能冲锋,更不适应激烈的对抗一样,我们对水战的熟悉还差得太远。

    长水营、屯骑营也跟着介绍了自己遇到的情况。

    王广随即做了总结。

    他着重讲了两点:

    一是最适应步战的步兵营遇到的问题都这么多,其他营可想而知。今天打成这样,并不意外。

    二是巢湖上的风浪虽然大,和长江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归根到底,通过这次战斗,大家应该认识到双方在水战上的差距,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进行克服。

    与此同时,他又为诸将鼓气。

    陆抗所领部曲是吴军中实力最强的,我们还能打成这样,说明敌人也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胜的地步。只要加强训练,保持谨慎,很快就会有战胜他们的机会。

    踏平江东,指日可待。

    诸将情绪高涨,轰然应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