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275章 联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天的忙碌过后,曹芳站起身,张开双臂,做了几个扩胸运动,又扭了扭脖子。

    年关将近,政务、军事两开花,他有点应付不过来。一天忙下来,腰酸背痛腿抽筋,整个人都不好了,必须出去走走才行。

    叫上当值的许仪,出了门,沿着山路缓缓而行。

    已是寒冬,山上的树叶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远远望去,枝冠如同一层薄雾,略显萧索。

    “最近怎么样?”曹芳随口问道。

    许仪愣了一下,答道:“好。”抿了抿嘴唇,想再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曹芳哑然失笑。“出征在外,家里安顿好了吗?”

    “家里的事有从兄许仁主持,倒是用不着我操心。”许仪摸摸脑袋,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要说大事,也就是年后可能要娶亲,会请几天假。”

    “许仁是振威将军子?”

    “是的。”

    “他没入仕?”

    “他喜欢读书,不好行伍。有父辈的功劳在,家里有几亩薄田,够他生活了,也懒得受案牍之累。”

    曹芳眨眨眼睛,没再说话。

    许仁的父亲是许褚的兄弟,振威将军许定,随许褚一起入幕,追随太祖多年,官至振威将军。名声不如许褚响亮,却也是不可小觑的实权派。

    但许定没有封侯,只有俸禄,没有食邑。一旦过世,子弟便与普通人无异。

    许仁不肯出仕,想来是因为许定、许褚没分家,他不用担心基本生活,可以安心读书,等待从文的机会。这未必是许仁一个人的想法,很可能是许氏家族的安排。

    时代风气如此,弃武从文的不止是许氏。

    一年前,武艺出众、又有爵位在身的许仪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曲军侯,从军没出路是共识。

    九品中正制是一方面,曹爽等人的乱来是另一方面。

    曹爽虽然倒台了,余毒却还没有完全肃清。

    更别说九品中正制还是明面上朝廷承认的用人制度,暂时看不出有取缔的可能。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急,要动的利益太多了。

    这就是内部改良派的难处,过去的种种影响会长期存在,时刻有可能卷土重来。

    “你什么时候成亲,娶的是谁家的女子?”

    “安定胡氏,偏将军胡遵之女,校尉胡奋的妹妹。”许仪抿了抿嘴,又道:“还没下聘,只是说了一下,双方都觉得还算合适。”

    曹芳转头看了许仪一眼,发现许仪神情紧张,不禁会心一笑。

    “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成亲了。胡遵父子虽然算不上什么名将,征战多年,于国还是有功的。”

    许仪长出一口气。“谢陛下。”话音未落,后背就出了一层冷汗。

    曹芳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往前走。

    ——

    次日清晨,例行拜见虞太后时,曹芳顺口提到了许仪即将迎娶胡遵之女的事,并打算在战事结束之后,回洛阳里,顺便去谯郡看一眼。

    他想在谯郡待几个月,处理一些事情。

    虞太后没什么意见,当即答应了。

    曹芳告辞后,一旁陪伴的钟琰立刻提醒虞太后,胡遵是司马懿旧部,许仪这门亲事大有玄机,绝非简单的婚嫁,这背后可能有人在推动。

    许仪不是普通的将领,这是天子近卫,直接关系到天子安危的关键位置,非亲信不能担任。

    身为司马懿旧部的胡遵与许仪结婚姻,象征意义极大。

    虞太后大吃一惊。“天子知道么?”

    “应该是知道的。”钟琰说道:“这也是天子安定人心之举。连胡遵都不会受司马懿牵连,其他人就更不用担心了。”

    虞太后微微颌首。“话虽如此,许仪与胡氏结婚姻还是不太妥当。”

    “许仪年长,前些年因官位不显,一直没有娶亲,现在有人愿意提亲,他岂有拒绝之理。只是这样的事情可一不可再,如果成为惯例,可就不妥了。”

    虞太后看向钟琰,眼神欣慰。“你有什么好办法?”

    “天子来与太后商量,自然是希望太后能为他分忧。”钟琰笑道:“太后族中如果有合适的女子,选几个与禁军中的将领成亲,不就好了。”

    虞太后有些犹豫。

    河内虞氏家族不小,挑几个适龄女子出来联姻并不难。

    可若是联姻对象是禁军将领,愿意的人就不多了。

    再怎么说,河内虞氏也是正经的士族,与武人结婚,终究有点掉身份。

    当初她可是连曹氏都看不上的。

    如今虽说形势有变,不得不低调收敛一些,但一下子降到禁军将领这个层次,还是接受不了。

    钟琰嫁给王浑,受了颍川士族多少嘲讽?

    “这可有点难。”

    “正因为难,才需要太后出面示范。天子要驻跸谯都,接见乡党,招揽英俊,如果还能再促成几桩婚姻,以安乡党之心,岂不是锦上更添新花?”

    虞太后觉得有理。

    曹爽倒台之后,天子重整禁军,许仪、典震等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禁军将士有三分之一来自谯沛,将领更有大半是谯沛人。

    稳住谯沛人,就是稳住了禁军。

    稳住了禁军,天子的安全就得到了保证。

    不管怎么说,重要性都不容置疑。

    “我试试看吧。”虞太后有点勉强的答应了。

    “机会难得,太后还是用心一些为好。”钟琰再次劝道:“若非颍川士族影响太大,而我父亲又官卑言轻,我倒是想特色一些合适的人选,不让河内士族独擅其美。”

    虞太后?了钟琰一眼,笑道:“你啊,可惜是个女儿身,要不然做个散骑是绰绰有余的。天子想什么,我还没明白,你倒是一眼看破,简直就是天子的肚里蛔虫。”

    钟琰有点尴尬,脸色泛红。

    虞太后自知失言,随即又说道:“对了,征南将军那边可有动静?这里征东将军大捷,征南将军也该出手了吧?”

    钟琰摇摇头。“不会的,这个机会应该留给天子器重的人。他能全身而退,就已经是天子法外施恩了。”

    虞太后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觉得可惜。“说起来,征南将军也是个文兼武备的全才。只是一时糊涂,行差踏错,就再也跟不上了。”

    “这也许就是他的命吧,强求不得。”钟琰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惆怅。

    虞太后欲言又止。

    相处多日,她是了解钟琰的。

    钟琰这句话与其说是为王昶,不如说是为她自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