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14章 后继有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仔细阅读了孙礼的履历,并做了必要的核对,曹芳最后接受了张华的观点。

    孙礼与司马懿不是同党,只是同道。

    从他以往的经历来看,这人还真是个宁折不弯的主。

    他未必欣赏司马懿,但绝对讨厌曹爽。

    从考功来看,孙礼也算是文武兼备。当初先帝让他协助曹爽,并拜为散骑侍郎,也是一片苦心。

    可惜全被曹爽浪费了。

    曹芳不禁陷入了沉思,压力山大。

    按理说,孙礼的资历、能力都足以胜任并州刺史,承担御敌的任务,为何王凌、钟会等人不约而同的忽略了他,推荐其他人?

    王凌是想推荐王昶。

    钟会呢,大概率是揣摩上意,见他对孙礼印象不好,就顺他的心思推荐邓艾。

    如果不是张华提醒,他真听了钟会的推荐,转邓艾为并州刺史,最后很可能是一地鸡毛。

    但钟会有损失吗?

    什么也没有。

    所以,不排除这里面有顺水推舟的意思。

    人心深似海,聪明人的心则是马里亚纳海沟。

    自己只是个开挂的,能搞得过这些人精吗?

    《韩非子》还是要多看,要不然迟早被人糊弄了,还要给他们加官晋爵。

    见曹芳出神,张华也不敢多嘴,拱着手,静静地站在一旁。

    这时,诸葛靓走了进来,见此情景,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

    曹芳回过神来,看向诸葛靓,迅速恢复了从容,不动声色的收起文书,交给张华。

    “何事?”

    诸葛靓在三步外停住,拱手施礼。“小臣冒昧,有几句狂悖之言,请陛下斟酌。”

    “说。”

    “陛下,邓艾虽有才力,却不宜迁并州刺史。”

    曹芳心中一动,和张华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随即示意诸葛靓继续说。

    诸葛靓的理由与张华刚才说的类似,只是侧重点不同。

    他认为邓艾不熟悉并州形势,仓促上阵,难免疏漏,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邓艾对匈奴人迁入塞内居住一向持反对态度,让他和匈奴人配合作战,恐怕会适得其反。

    当前形势紧急,不宜轻举妄动,还是以静制动,先撑过这一波,然后再说比较好。

    曹芳觉得有趣。

    诸葛靓虽然年幼,见识却超过他的父兄,这点很难得。

    他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诸葛诞,态度却很鲜明,根本不赞成诸葛诞的意见。

    曹芳表示,自己会考虑诸葛靓的意见,并表示,议事的时候畅所欲言是他的原则,不会因此责怪任何人。以后诸葛靓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当面提,不必顾忌。

    诸葛靓如释重负,再拜告退。

    诸葛靓离开后,曹芳又和张华商量了一下相关的事务。

    张华建议,曹芳最好是回洛阳,而不是离在谯县。

    并州作战,需要朝廷的钱粮支持。

    孙礼为人耿直,与朝中大臣关系都不太好。如果天子不出面主持,孙礼很难得到充足的钱粮,自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曹芳立刻答应了。

    经历过亲征,他太清楚后勤的重要性了。

    如果不是他亲自坐镇,??鸺蟛豢赡苋〉萌绱私救说恼郊ǎ?鍪悄诓糠制缇湍芨闼浪?

    只是如此一来,他打算在谯县多住几个月的计划要放弃了。

    “召五兵尚书来,认真议一议,估算一下所需兵力及钱粮、辎重。”

    “唯。”张华匆匆去了。

    曹芳有些挠头。

    北疆战事的烈度、规模超出预期,也就意味着需要的钱粮可能大大增加,不仅并州当地的积储不够,洛阳也抽不出足够的余粮供应,只能从周边州郡抽调。

    这又是一场需要全力以赴的大战。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四面受敌的日子不好过啊,天天愁钱粮,没个消停的时候。

    ——

    诸葛诞回到住处不久,诸葛观、诸葛靓兄弟就先后赶到。

    诸葛靓说明了自己晚到一步的原因。

    他去求见天子了。

    当时张华也在,虽然不知道天子和他谈了什么,可是从张华的神情来看,张华很可能已经说服了天子,并州作战的任务大概率会由现任并州刺史孙礼承担,而不是邓艾或者其他人。

    所以,推荐将领的事,以后就不要提了。

    诸葛诞抚着胡须,叹息道:“朝中无人莫作官,诚哉斯言。”

    诸葛观表示不能简单的这么认为。

    张华虽然和孙礼是同乡,但张华为人谨慎,不会轻易为孙礼说情。天子也是有主见的人,也不会被张华说动。

    如果真如诸葛靓分析的那样,只能说张华的理由充足。

    被两个儿子当面反驳,诸葛诞的老脸有些挂不住。

    诸葛靓眼尖,立刻给诸葛观使眼色,让他不要再刺激诸葛诞了。

    “如果天子决定还是以孙礼为并州刺史,那他很快就会返回洛阳。阿翁如果还有进言,尽快准备一下。书不尽言,有什么话,还是当面说最好。”

    诸葛诞没有多说什么。

    他知道诸葛靓的意思,只是一时还无法决断。

    为了避免尴尬,他又埋怨起了王凌、王广父子。

    王凌是老糊涂,王广则太奸猾,出的都是主意嘛,险些惹来麻烦。

    诸葛靓听了几句,突然说道:“姊夫这主意倒也不是完全不行。”

    诸葛诞恼羞成怒,声音也大了起来。“刚才说不行也是你,现在说行的也是你,你究竟想说什么?”

    诸葛靓起身施礼。“如果阿翁听从天子安排,回朝任职,这门亲事就非常合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张华年轻有才,小妹有容,正是佳偶。”

    诸葛诞皱着眉头,没吭声。

    诸葛靓也没多说,推说有事,起身告辞了。

    诸葛诞心中不快,抱怨道:“这竖子在忙什么,连陪老子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么?”

    诸葛观连忙劝道:“阿翁,仲思参与军械研制,的确很忙,并非有意怠慢。”

    “参与军械研制?”诸葛诞又惊又怒。“他已经决定从事工匠之事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吴纲也很惊讶。

    他只知道诸葛靓对机械感兴趣,却不知道诸葛靓已经是正式的研究人员。

    “这也是为他的安全起见。身负秘密,自然不能声张,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算是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诸葛观笑道:“你也不希望他被人掳走,甚至杀害吧?”

    “有这么严重?”

    诸葛观点点头。“我诸葛子弟中,他是最有可能继承孔明叔机械之学的人之一,深得杜元凯器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