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臣,总理山河朱翊钧 > 第七章 严嵩调羹之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严家府邸。

    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院子里全是递手本等候接见的官员。

    有京里九卿衙门的实权郎官,有地方上的布政使、按察使这样的方面大员,有总兵、将军这样的军中巨擘,都是镇地一方的存在,但在严府如同初蒙孩童,诚惶诚恐,满脸堆笑,谨小慎微。

    但他们不是来见严嵩的。

    因为没有资格!

    严嵩除地方督抚外一概不见,他们都是由严世藩接见。

    但此刻严世藩却没有时间。

    严府大堂,严嵩高高坐在主位上,已经换上了居家的绸袍,严世蕃在一旁指手画脚、高谈阔论,底下是赵文华、仇鸾、鄢懋卿、罗龙文、胡宗宪等一众严党骨干。

    一众婢子飞快地端着托盘走出去,脚下悄无声息,显然经历过严密的训练。

    她们手里托着的是冰盆。

    夏季厅里摆上十几个冰盆,里面堆满冬天存在地窖里的冰块,沁心沁脾,暑气全无。

    不过此时大雨已下,凉风袭来,就得赶紧撤下去了。

    “伯翔(仇鸾的字)、景卿(鄢懋卿的字)、汝钦(胡宗宪的字)啊,今天可是你们三个的大喜事,可喜可贺!”严世蕃高声道。

    “这都是义父和大爷栽培,儿子们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厚恩!”仇鸾道。

    在这些心腹里面,他和通政卿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跟的时间也最久。

    “如今天下兵马开支一半都在宣府、大同,伯翔,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严世蕃道。

    “大爷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仇鸾说着就要下跪。

    宣府、大同是抵御蒙古鞑靼的前沿,一年军费少说也有五六百万两。

    当然,这是户部和兵部账面上的数字,最后这里面有多少会进入各级官吏将领的腰包,实在不得而知。

    这其中,孝敬严嵩、严世藩的绝对少不了。

    “你看你,都做到封疆大吏了,何须动不动便跪?何况你已经不是总兵了,不再是武将,而是一方总督,还是天下第一总督!这称呼,可得换一换了!”严世蕃赶紧扶住仇鸾。

    “是,但礼不可废,下官不管当多大的官,都是阁老的恩遇,小阁老的栽培,醋是哪里酸的,盐是哪里咸的,下官得明白!”

    “是啊,没有阁老、小阁老哪有我们?下官如今总理天下盐务,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不给阁老、小阁老丢人,让皇上看看谁才是忠臣!”鄢懋卿说道。

    “你过去后跟各盐务衙门和盐商打好招呼,把过去几年的亏空都清了!以后上下收钱都得有规矩,该拿多少就那多少,想多拿多占小心脑袋!今年就要赶出一笔钱来给皇上修宫殿!让皇上明白!办事儿还得靠咱们!清流那些人除了一天到晚耍嘴皮子招风惹雨,什么都干不成!”严世蕃自负地说。

    “明白,我让人初步核算了一下,四地盐务,一年至少能多收三百万两银子!”

    “你们都看看,什么是忠臣?什么是能臣?去年收的盐税加起来还不到三百万两,老鄢一去就翻番,皇上怎么能不开心?放心去,好好干,干好了,户部尚书那个位置我给你留着!”严世蕃哈哈一笑道。

    “谢小阁老!”鄢懋卿大喜道。

    户部尚书啊,掌握天下财政大权,计相、大司农、大司徒,那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官位。

    严世蕃的正职是吏部左侍郎。

    吏部是六部中最重要的一个,尚书号称天官、冢宰。

    下设左右侍郎。

    左侍郎是第一副职,相当于后世的zzb常务副部长。

    虽然在吏部还有个尚书李默,但严世蕃父子早就把他架空了。

    吏部官吏只知小阁老,不知有尚书。

    天下官员举荐罢黜,多出自世藩。

    “还有汝钦,东南同样重要,天下税赋三分之一都在江南,你去了尽快把倭寇肃清!”严世蕃接着嘱咐胡宗宪,不过语气有些冷淡。

    胡宗宪虽然是严嵩一手提拔起来的,但大事讲原则,从不溜须拍马,也没给严世蕃送过钱,严世蕃心中早就对他有意见了。

    不过严嵩一直看重胡宗宪,严世蕃也没有办法。

    胡宗宪站出一步说道:“阁老、小阁老,下官本是朽木之才,难承封疆之重任!承蒙阁老不弃,举荐学生出任浙江总督,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已,就算把这百八十斤筋骨舍在浙江,也要外御倭寇,内安百姓,给圣上,给阁老,给百姓一个交代!”

    他的语气至诚至恳,黑瘦疲倦的脸上露出一丝决绝,满脸的皱纹让他看起来如同一个乡下老农。

    “行了行了,浙江又不是地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金粉世界,老爷子把你放在那儿,还说这样的话!在我严家把那一套收起来!”严世蕃没好气地说,坐在身旁的圈椅上摆弄起香炉。

    鄢懋卿、赵文华等人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

    胡宗宪这个人很有些不识时务,也不知道阁老哪里看中了他,对他如此抬举信任。

    “东楼(严世蕃的号)儿啊,不要这样说!”

    高坐的严嵩站了起来。

    下面的人慌忙弯腰聆听训诲,就算是严世蕃也赶忙放下手中的玩意儿站起来。

    “各人的差事不一样,各人的秉性也有所不同,治大国如烹小鲜,你们都是国之栋梁,如同各式各样的食材,调羹之人把你们调和好了,味道才能鲜美,宾客才能喜欢!如今,我是这调羹的厨子,皇上是饕餮的食客!怎么让他老人家满意?”

    严嵩借食材比喻臣子,众人都潜心聆听,不敢造次。

    借做菜比喻政治,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历史上有很多厨子宰相,最有名的就是商朝伊尹。

    伊尹做的汤羹,武王觉得很好吃,问其中缘由,答曰,五味调和之故。

    治大国如烹小鲜。

    后世也因此把宰相称为“调羹之臣”。

    “无非是把各种食材的特点都发挥出来而已。为政之要,在于得人,人才各安其位,我大明朝才能如日中天!人皆有长短,取彼之长,弃彼之短,朽木枯石也可入药,破铜烂铁也能成钢。譬如伯翔(仇鸾的字),武人世家,一代悍将,要用你的霸气抵抗鞑靼,守住边关。景卿(鄢懋卿的字)善于机变,有经济之才,又有好几次盐务、漕运、粮储差事的历练,让你总制盐务,必然能给国库多增银子。而汝钦(胡宗宪的字),大事上把得住,小事上肯琢磨,能攻善守,把你放在浙江,我是给予厚望啊,光步步留心还不够!依老夫看,怕这天下总督巡抚里,担子最重的怕就是你了!”

    众人大惊,一是阁老竟对胡宗宪如此看重,评价还在仇鸾和鄢懋卿之上!二是浙江真的如此重要?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你们不要这么看着我。”严嵩摆摆手嘿嘿一笑,快八十的人了,有的时候像个调皮的孩子。

    “观我大明国运!一是浙江,一是辽东!”

    严嵩的眼中精光开始凝聚,纵论天下大势的时候,好像换了一个人。

    底下的人全都屏气凝神。

    “蒙古铁骑虽然厉害,但他们的时和势都已经过去了!当年被太祖逐于漠北,现在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他们内乱频频,前来寇关无非是抢些粮食布帛,要些银子而已,能成什么气候?伯翔啊,等你去了宣大,虽然还不能开马市,但暗地里也得用些粮食布帛跟他们换些马。饿狼喂饱了就不伤人了,明白吗?”严嵩说得直接了当。

    “是!”仇鸾赶忙道。

    “等过几年,还得重新向皇上上奏开马市。《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前几次有动议,可惜那些清流拦着不让,说什么通敌卖国,宋朝亡国前车之鉴!都在胡说八道些什么?让蒙古人吃饱了,还能换些上好的战马,有什么不好?现在宣府大同得有十万大军镇守,还得修长城,要花多少银子啊!有时候该绥靖还得绥靖!”严嵩继续道。

    “儿子明白!”仇鸾钦服地说。

    严嵩所说的话切中要害,是老成谋国之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