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臣,总理山河朱翊钧 > 第五十四章 军饷之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房。

    朱翊钧拆开了邹应龙的信。

    “臣邹应龙稽首顿首,请世子爷安........”

    邹应龙在信里详细说了他担任江南巡盐御史的情况。

    按照朱翊钧的指示,他一上任就以雷霆万钧之势清理盐务,共查处各级官吏三十多人,收上欠税三百多万两,剩下的还在清理中。

    朱翊钧点了点头,继续看下去。

    “世子爷让臣留意经济人才,臣物色到一个,乃两江最大盐商叶青。”

    “叶青小贩出身,机缘巧合下成了盐商,他识大体、顾大局,讲义气、能担事,并未有恶行,在盐商里很有威信,在苏州本地也多行善事,广受称颂!依臣之浅见,叶青是个人才。”

    “这次清理盐务,他主动把所有欠款清缴,还自罚两成,在他的带动下,一切才能那么顺利。”

    “他知晓世子爷乃是明主,希图攀附,是否收用,向您奏报!”

    “另外,这些银两该如何处置,是上缴国库,还是另作他用,请示下!”

    朱翊钧满意地点点头,邹应龙办事很周到,很好地执行了他的意图。

    这个叶青,他之前也了解过,的确是个人才,既然如此有心,不妨顺势收用。

    朱翊钧深知用人的艺术,必须什么人都用,才能成大事,不能因为他曾经为严党效过力就对他有偏见。

    人都需要进身一个平台,然后才能施展才能。

    当时的情况下,他必须要依附严党。

    现在既然肯主动多缴欠税,就证明他还是有良心的。

    如此人才,当然要收用。

    不过盐务这一块不需要他,朱翊钧要用他统领江南丝绸。

    能干好盐,自然能干好丝绸!

    至于怎么干,还得当面跟他交代。

    另外,怎么处置清缴的银子,大有不同。

    如果上缴国库,是讨所有人的好。

    如果偏向内廷,是讨皇上的好。

    如果调作他用,就是讨其他人的好。

    对于这笔银子的用途,朱翊钧早就反复琢磨了无数遍了。

    国库肯定不行,钱一旦进了国库,就是肉包子打狗,肯定被层层盘剥,而且再调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当然,也要适当意思一下,给个小头,上下有个交待。

    古代通讯落后,事情办得怎么样,有多少钱,全凭经办官员一句话,想要核实成本太高了。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任用自己的人,这样才放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鄢懋卿收一年盐税抵别人三年。

    皇爷爷那里修万寿宫已经花了几百万两,已经快结束了,不需要这笔钱了。

    朱翊钧略一沉吟,当即批示:“让叶青速来见我!盐税一百万两递交国库,其余押送杭州,给胡宗宪抗倭!”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杭州,已是秋天了,可大雨还是下个不停,淅淅沥沥,如同鬼雨,让这个秋天变得凄冷无比。

    此时已是深夜,可浙江总督衙门却灯火通明,辕门外停着不少兵马,点着火把,把黑夜照得亮如白昼。

    “鬼天气!”一个佐领戴着蓑笠,骂骂咧咧。

    “别胡说,胡部堂正和戚将军、俞将军和谭知府商议军国大事,一会儿说不定还要行军,被人听见你说怪话小心军法伺候!”一旁的人说道,从他蓑笠里的服色看是个千户。

    佐领听了这话,缩了缩头,嘴里不知道呜喃着什么。

    总督签押房。

    这是一省最为机要场所,每天从这里不知道发出多少指令,指挥着各府州县政务以及抗倭大局。

    总督兼巡抚胡宗宪来到这里已经两个多月了,每天宵衣旰食,处理各种十万火急的军务政务,常常是鸡打鸣才休息。

    此刻他满脸疲惫,坐在一张大案后,眉头紧蹙,底下坐着两个将官和一个文官。

    将官是浙江总兵戚继光和福建总兵俞大猷,文官是台州知府谭纶。

    谭纶虽是文官,但颇有武备韬略,上任后招募乡勇,艰苦训练,几场大战下来,竟如同正规军一般精锐,成了抗倭大业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这三人,是抗倭的中流砥柱,也是胡宗宪最为倚重的人。

    上任后,胡宗宪对他们全力支持,让他们放开手脚干,并亲自指挥调度,连战连捷,如今,已经把倭寇逼到了浙江以南的位置,形成决战势,眼看就能重创对手!

    这一仗,如果打赢了,将会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部堂大人,我们三家兵马已对倭寇渐成合围之势,大战一触即发!”戚继光道。

    “有劳三位了,万世之功就在眼前,可.......”

    胡宗宪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他的脸比当初在北京的时候还要黝黑瘦削。

    “部堂是否在愁钱粮?”俞大猷问。

    他们都已抗倭十几年了,对朝廷的弊病,情势的发展,都一清二楚。

    仗打到这个份上,钱也该没了。

    “唉,事到如今,必须给你们交个底了!连年兵事,浙江藩库衙门的存银早就花完了,我拿着王命旗牌找地方大户乐输了八十万两白银,如今也已经见底!军饷,就要拿不出了!”胡宗宪脸上露出悲悯的神色。

    戚继光、俞大猷、谭纶他们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无奈悲痛之色。

    这一关,终究是迈不过吗?

    打仗,看起来是兵事,打的却是钱粮!

    战争机器一旦运转,就是一个巨大的销金窟,金山银山也得给化没了!

    如果没有粮饷在后面支撑,这场仗,说什么也不能打,几十年一遇的大好局面,就要白白溜走!

    胡宗宪已是急得几夜未眠,可他已经尽力了!

    阁老临行前答应他的饷银只到位了三分之一。

    盐务上出事了,他人虽在浙江,却也知晓。

    钱袋子被别人拿了去,定然不会给他,让他给阁老脸上增光。

    找户部,可国库也快见底了!

    又有徐阁老他们盯着,弄一点儿钱都千难万难!

    要不是如此,他也不用逼着那些浙江大户乐输!

    那些大户虽拿出了钱,但个个都如丧考妣,他们俱不是凡人,手眼通天的有很多,很多还连着宫里的太监!

    得罪了他们,后患无穷,可为了抗倭大业,为了浙江的百姓,为了肩上的担子,胡宗宪义无反顾地做了!

    只要对大局有力,个人生死荣辱,都可抛诸脑后!

    可即便如此,钱也花完了。

    再没有钱,仗是万万打不下去了。

    大明朝啊,富有四海的大明朝,北逐蒙古的大明朝,竟被一个蕞尔小邦欺负到家门口,却无力驱赶,不知史书要如何写这一段?!

    “部堂大人,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要军饷,保家卫国,驱逐倭寇,就算饿着肚子,也得把仗拼下来!”谭纶把心一横道。

    胡宗宪摇了摇头:“这不是让兄弟们送死么?就算人不吃饭,军械呢?药品呢?车马呢?如此一来,此战必败,还会涨了倭寇的气势,还不如不打!”

    他说的是实情,几人都沉默了。

    可.....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好不容易形成的大好机会白白浪费,让倭寇从眼皮子底下逃走,如果日后再剿,怕又是千难万难,百姓不知道还要受多少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