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臣,总理山河朱翊钧 > 第五十七章 五峰船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沥港。

    此时大大小小的船只停满港口,无数活蹦乱跳的海鲜运下船来,又有成箱的茶叶、瓷器、丝绸搬搬上去。

    人群熙熙攘攘,数不尽的百姓争相前来购买。

    “给我来两尾鲜鱼!”一名农妇抱着一个小男孩,指着篓中的海鱼说。

    “妈妈,次徐,吃徐。”小男孩才两岁,话还说不清楚,咿咿呀呀很可爱。

    “你这小孩,是吃鱼,不是吃徐,跑海的人最多忌讳,我们徐海头领被困台州半个月了,希望平安才好。”卖鱼的汉子摸摸小男孩儿的头,笑着说道。

    原来,这些船队,就是所谓的倭寇,来沿海做生意是常态。

    别说在港口,风声缓的时候,杭州城、苏州城他们都能大摇大摆地进。

    他们离不开沿海百姓,同样,沿海百姓也离不开他们。

    这是鱼和水的关系,无关朝廷的大政方针。

    而徐海,正是汪直手下第一战将,统帅着最强的覆海船团,被称为头领。

    此刻,他的部队被明军三路围困于台州,危机重重。

    船主汪直正积蓄力量,预备营救。

    他们这支船队,是汪船主的亲属卫队。

    “妈祖娘娘保佑,徐团长不要出事才好,你们都是好人,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非要一天到晚打杀你们!”

    “你们来了,我们才能吃点儿好的,赚几分银子,你们要是不来,可叫我们怎么活。”抱女娃的妇女说道。

    “放心吧,船主运筹帷幄,不会有事的。和朝廷斗了那么久,他们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就在这儿生长,从汉唐时就出海做生意,倒不了!”汉子道。

    “是啊,朝廷大事咱也不懂,明明就是你买我卖,你情我愿,又不是不交税,怎么就得偷着摸着,哎,百姓苦啊。那边的那群孩子,是送到船上去的吗?”

    “嗯,都是你们这边百姓的孩子,十一二岁就行,送到船上管吃管喝,以后还能赚个辛苦钱。只是这几年愈发多了,说明年成不好啊。”汉子擦了一下脸上的汗道。

    “唉,出海多少能混口饭吃,比在家里强多了,以后我伢子长大,怕也要如此。”妇女看了一眼怀中的孩子,思绪似乎飘到了若干年后,眼神中闪现几许不舍。

    主船。

    一个不大不小的房间,几个人正围坐开会。

    坐在上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皮肤黝黑,但眼神清澈坚定,他就是汪直。

    汪直,号五峰船主,是最大的倭寇头子,也是最大的沿海行商。

    他在海外占据三十六岛,交通大明、东洋、南洋,贸易遍布四海。

    同时,他收拢海商、海盗,麾下对外声称有十万人。

    他自己兴造巨舰,最大的联舫有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驰马,装备西洋火枪,火力是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毫无疑问,他是当时东亚最大的武装海商集团的首领。

    但他自己绝不认为自己是烧杀抢掠的倭寇,他曾是大明百姓,跟胡宗宪还是徽州同乡。

    他原本为盐商,后赴广东海外贸易,\"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

    他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为了赚钱,他的部下可以堂堂正正出现在苏州、杭州等地的大街上,与百姓进行买卖,百姓则争相把子女送到他的船队中。

    这些年和官军没有断交火,无非是为了\"要挟官府,开港通市\",纯粹是无奈之举。

    如今,朝廷用了胡宗宪为总督,此人比之前的张经、李天宠不知道厉害多少倍,一上来就重用戚继光、俞大猷、谭纶,步步为营,把深入台州的徐海给围了起来。

    徐海手下是他最精锐的力量,足有八千人!

    如果被吃掉了,他的实力将大大削弱,别说朝廷还在剿他,就是不剿,在弱肉强食的海面上,也面临被其他海盗吞并的风险!

    兹事体大,涉及生死存亡!

    因此,他将手下所有几大船团头领和谋士召集到沥港,商量营救大计。

    大海无边,他们平时都在各处行商,接到指令立即前来汇合,还是用了十天之久。

    气氛异常沉重。

    营救徐海,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根据奏报,胡宗宪一共动用了三万大军!

    其中,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尤其是戚家军,招募金华、义乌凶悍百姓,用《纪效新书》练兵,组建“鸳鸯阵”,以十二人为一基本作战单位,结成阵形,长短兵器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可进可退,可攻可受,最适合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

    这些年,他们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