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 第16章 出师典礼,授官边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月十二日,辰初。

    今天对蓝田的百姓而言,是能光宗耀祖的日子。

    几乎所有的蓝田县老百姓,都来到蓝田书院,参加出师典礼。

    对他们庶民而言,家中能出一个读书人,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此刻,他们的笑容是灿烂的,他们的感激是发自肺腑的。

    “赵老汉,你家祖坟冒青烟啊,赵狗儿成为第一批出师的学子啊。”

    说话的是位中年汉子,他眼神中充满着羡慕。

    赵老汉踹了他一脚,十分自傲着道:

    “以后不准叫他赵狗儿,要叫他赵子龙,太子殿下亲自取的名。”

    “啥?”中年汉子瞬间呆住,眼神中满满都是嫉妒。

    边上观礼的老叟道:

    “以后的确不能再叫小名,太子殿下说过,出师后他们会外派到边疆为官。”

    边上众人连忙附和着。

    庶民的子弟能做官,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快看,太子殿下过来了。”

    “真的耶,连皇帝与皇后都过来观礼。”

    ...

    李承乾选的日子不错,天公作美,风和日丽。

    李承乾对此次毕业典礼很重视,原因很简单,大唐缺人才。

    尤其是边疆地区,更缺人才去建设、去治理、去教化。

    虽然此次出师的学子只有五十名,而且全部都是庶民子弟。

    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去边疆。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两人,在李承乾带领下来到观礼台。

    看着台下几百人的方阵,尤其是前方的五十人方阵,李承乾心里充满着成就感。

    “高明,为何他们手中拿着长剑?”

    见老爹好奇,李承乾让人取一把,给老爹鉴赏一番。

    剑鞘与剑柄并不华丽,相反很普通。

    接过剑后,李世民朝李承乾开着玩笑:“高明你也太小气了吧,怎么不送些好剑?”

    李承乾嘴皮抽搐一下道:“父皇抽开看看便知。”

    李世民狐疑的将剑抽出来,隔老远就感受到剑锋上传来的锋利。

    “君羡,把你的剑拔出来!!”

    “唰”的一声,李世民手中的剑砍了过去。

    “铛——!!”

    李君羡手中的剑直接被砍成两截。

    李承乾的脸色很平静,而周围的李世民与众臣,却彻底的傻了眼。

    李君羡是谁,百骑司的统领,他用的剑能差到哪里去。

    送给学生的剑,居然能斩断李君羡的剑。

    天啊!!

    一定是宝剑。

    观礼的几万百姓,顿时哗然一片。

    别的不说,光太子殿下授的剑,就是无价之宝啊!

    李世民心里也挺震惊。大唐军队要是全部换上此种刀剑,那岂不是天下无敌!

    虽说现在本来就无敌,谁又嫌弃刀斧更锋利。

    不过台下几百人,观礼的百姓几万人,李世民可不想掉底子。

    耍了一个漂亮的剑花,他将剑插回剑鞘。

    “不愧是朕让高明铸造的贞观剑,果然没让朕失望。”

    李承乾觉得他的脑袋有很懵。

    老爹他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没皮没脸的。

    还贞观剑,真尼玛不要脸。

    原本还想让老爹讲两句,看来还是算了,天知道他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用鄙夷的眼神看下老爹,李承乾朗声道:

    “受剑仪式开始,升龙旗,唱军歌!!”

    随着李承乾话音落下,大唐龙旗在高亢嘹亮歌声中,缓缓升起。

    “巍巍大唐,壮志骄阳。威震海内,德被四方。”

    “君子六艺,锦绣文章。膏腴天赐,物华德尚。”

    ...

    “四夷拜服,藩国慕上。八方来贺,礼敬大唐。”

    “凯旋京都,帝君大赏。诸君同袍,再把威扬。”

    ...

    “授剑!!”

    随着五十把贞观剑授予出师学子,他们异口同声道:

    “谢皇帝栽培,谢太子殿下栽培,原为大唐效死!!”

    授剑仪式结束后,便是最激动人心的授官环节。

    唐朝一个县设有四个官,分别是县令、县丞、主簿、县尉。

    虽然这些官职很小,但毕竟由吏部铨选、皇帝任命,算得上朝廷命官。

    五十人中,有十四人被任命到茂州当官。之所以如此,一来茂州新纳入大唐,二来茂州下辖三个小县。

    茂州需要官员去治理,需要官员去教化。

    其余的三十六人,一半派往西域,另一半在派往草原。

    五十人所授的官,都是在边疆地区,都是在最危险的地方。

    李承乾当然不会让他们去送死,他们都会得到专人的指点。

    他们先到马周、刘兰成、杨师道三人处,好好学习一段时间,才会正式上任。

    张世豪、沈万三、王元宝、蔡京、邓通五人也在观礼。

    此刻五人,甚至比授官的家长们,还要开心。

    对庶民与商贾来讲,阶层的跨越太不容易了。

    时间过得真慢啊,还得三五年,才轮到他们的子弟。

    ......

    又是一年秋!

    蓝田县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整个蓝田县经过几年治理,俨然成为关中的标杆县。

    县里所有老百姓,全部住上漂亮的石头屋。石屋上面高耸的阁楼,成为孩子们最爱的场所。

    往年的蓝田县,可是关中最穷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就是没什么耕地。

    自从太子殿下来蓝田后,蓝田县的梯田全部退耕种草,农民们全部养起牛羊。

    每家最多留两亩菜地,种些土豆与蔬菜。

    养牛羊马匹,喂些鸡鸭,种些水果与蔬菜,日子过得像神仙一般。

    大唐今年只有关中几个县发了洪水,其余地方可谓是风调雨顺。

    大唐的盛世已经拉开帷幕!

    李承乾刚从蓝田县视察回来,段伦两口子找上门。

    “高明,黄河大桥两端的路基已经修好了,天上真的会掉一座天桥过来?”

    李承乾原本想要工部自己造黄河大桥,经过勘察后,工部给出的答案是需要八到十年。

    他压根就等不了如此长的时间。

    没办法,李承乾只得将系统送的公铁大桥用了。

    哎,老爹也是的,扣得像铁公鸡一般。

    怎么才能从他那里坑点钱呢?

    记得看过一本主角叫王博的小说,里面好像用到一种手段。

    没错,就这么办!

    段伦听完李承乾的吩咐,他整个人被震懵了。

    太离谱了吧!

    天上真的会降一座大桥?

    如果是真的话,一定是祥瑞,更是神迹!!

    “高...高明,太...太假了吧,怎么可能天上降一座桥下来?

    再...再说,陛下的钱...钱不是那么好骗的。”

    段伦心里疯狂吐槽着:

    高明啊,你作死就算了,为何要拉上姑丈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