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 第17章 天降神桥,当赏百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长安城民众一次性吃了两件事的瓜。

    首先当然是蓝田县五十名学子,出师授官之事。

    哪个时代都不缺嫉妒之人。

    太子将官职私相授受,自然引来御史们的弹劾。

    只不过大唐太子是滚刀肉,李承乾才不在乎御史们的弹劾。

    更何况,掌管御史的可是魏征,他可是坚定的嫡长子拥护者。

    因此,此事也就关中百姓津津乐道。

    另一件事,便是乡野黄氏两兄弟,敲锣打鼓进京进献祥瑞。

    大黄小黄两弟兄,原本是泾阳人。今年关中洪灾过后,家中只有两兄弟活了下来。

    朝廷还未赈灾时,两兄弟偷偷摸摸的南下,来到蓝田县讨生活。

    结果被官府给抓了。

    李承乾见两兄弟可怜,便从官府手中要过文书,两兄弟便成为光荣的家奴。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秋天的长安,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刻。

    整座城市美轮美奂,犹如从童话中走出来一般。

    最美的风景,永远是百姓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

    经历过春的播种,夏的艰辛与劳碌,百姓们终于期盼到秋的收获。

    尤其今年风调雨顺,紧绷了大半年的百姓们,秋的丰收让他们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长安城东西大街上,游人如织。他们都穿着体面的衣裳,头发梳得油光发亮,来长安采购所需的物资。

    黄氏两兄弟敲锣打鼓献祥瑞,自然引来大量百姓看热闹。

    敬献祥瑞的戏码,可不是随时随地能见得着的。

    很快,两人领着十几个托来到万年县县衙。

    万年县衙在宣阳坊,紧挨着东市的西边。

    “大人不好了,成百上千的民众朝我们衙门过来了?”

    万年县吴县令,整个人都不好了。

    长安县县令与万年县县令,是最难当的两个官。

    别的不谈,光他吴县令,当官一年都没有,已经挨了几十次的打。

    长安城的达官贵人,实在是太多了。

    吴县令苦着脸骂:“天杀的,还要不要人活命啊!!”

    虽然一肚子不情愿,但吴县令还是穿戴好衣帽来到外面的大堂。

    清了清嗓子,吴县令拿着惊堂木重重拍下:“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大黄装着逼道:“敬献祥瑞,天大的祥瑞!!”

    在吴县令的追问下,他很快搞明白事情的经过。

    不过,他整个人被电懵了。

    不是扯淡嘛,还天降祥瑞,天降神桥。

    简直像茶楼说书一般。

    不,就是茶楼说书都不敢这样写。

    太扯淡了!

    “啪!!”

    吴县令厉声呵斥道:“大胆,乡野小民可知,欺骗上官可是砍头的大罪!”

    大黄不慌不忙道:

    “县令大人,我两兄弟为了让联通黄河两岸的天桥降临,十年间散尽百万家财。

    不信的话您可以派人去查,但切莫污蔑我与弟弟的爱国之心。”

    顿时,围观的民众一片哗然。

    跟过来的托起着哄道:

    “爪子嘛,世上竟有如此爱大唐之人。圣上不赏个几百万贯,真说不过去啊。”

    “天啊,难怪昨晚睡觉,我似乎感受到大地震了几下。”

    “祥瑞,天大的祥瑞。两兄弟竟然散尽百万家产,朝廷当赏两百万贯,否则寒了百姓的心。”

    ...

    吴县令被怼得不知怎么办好,他只能将情况上报给朝廷。

    很快,李君羡将情况告诉了李世民。

    “啥,祥瑞?天桥降世,联接黄河两岸?”

    李世民脑袋晕乎乎的,此刻他呆愣坐在龙椅上,脑海中不知想着什么。

    良久,回过神的李世民,看见无舌走了进来。

    “陛下,段尚书求见。”

    “宣!!”

    没等段伦开口,李世民直接问:“段爱卿,陕州天降神桥,联接黄河两岸?”

    段伦脸皮抽搐两下,他硬着头皮应了声“是”。

    李世民顿时变得激动起来,瞳孔瞬间放大,不可思议盯着桌上的地图。

    然后他激动着直接站起来,把段伦都吓了一大跳。

    “哈哈......”

    “朕真乃天选之子,此等祥瑞都能降世,哈哈......”

    没过多久,李君羡又急匆匆走进来,此刻他脸上露出浓浓的不敢置信。

    “陛下,百骑司传来密信,陕州天降神桥,天桥恰好将黄河两边的铁路联通起来。”

    “什么!!”

    这一次,段伦真的被震惊到。

    段伦忍不住吸一口凉气,原来高明真不是骗他,还真能天降神桥。

    看着李君羡古怪的脸色,李世民脸上涌现出不好的预兆。

    “说吧,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没有讲完?”

    李君羡咬着牙道:

    “陛下,据打探的消息,乡野黄氏两兄弟,散尽百万贯家产为陛下求来天桥。

    长安城民众议论纷纷,皆言陛下当赏两百万贯给黄氏兄弟,才不会寒天下人之心。”

    “什么!!”

    李世民直接傻眼了。

    ......

    蓝田书院的出师典礼,即便过去两个月,李承乾府邸被庶民们团团围住,依旧不愿意散去。

    这些庶民百姓,都是蓝田周边县里的百姓。

    李承乾显然低估了。

    朝廷同样也低估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虽然是被人看不起的制科,而且还是太子殿下主持的制科,但是再怎么说都是朝廷命官。

    五十名庶民子弟授官所带来的影响,在关中引起巨大的轰动。

    不仅庶民百姓轰动了,就连朝廷不少官员也躁动了。

    世家系的官员们,从中看出浓浓的危机。

    如果任由太子殿下折腾下去,等那些人成长起来,一定会挤压世家子弟们的上升空间。

    对勋贵们而言,边疆小地方的芝麻小官,他们是压根不会在意。

    再说,也不看看吏部每年为选拔流官,胡子都抓掉不少。

    “少爷,您真不出去讲两句,围着的百姓实在太多了。”罗莹莹边说,边帮李承乾松着筋骨。

    不愧是将门虎女,不仅下面洁白无瑕,手上的力道也足得很。

    “他们喜欢待着就待着呗,本太子最烦别人用大势压人。”

    似乎想到什么,李承乾问罗莹莹:“对了,都放假了,阿成那孩子还住在书院不肯回来吗?”

    罗莹莹心里窃喜不已。

    殿下心里有她呐,否则怎会老关心她的弟弟。

    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让罗莹莹的心儿醉了。

    “孤花费如此大的力气培养他,可是希望他能成为一员虎将。

    也该去检查一下他的学业如何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