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文明六:1901 > 344 西南联合的千里马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千里马,汉语词语,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

    在韩愈的《马说》中,韩愈将千里马比喻为难得一见的人才,而将识马者比喻为拥有慧光之眼的人才发现者。

    在秦石璜的武汉三镇的外出规划当中,除了视察沿途的建设工程之外,比如武汉长江大桥,秦石璜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日程。

    那就是迎接留法一年,即将归来的西南联合留学生们。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临近,不仅是欧洲,就连整个世界都陷入到了暴风雨前的宁静当中了。

    而在大背景下,秦石璜派出的第一批的留法学生们,他们也完成了他们一年半的学业,在1912年底,他们完成了法国里昂大学的学业,即将回归中国了。

    听到这个消息,王杰一愣,但是他还是主动说道:“既然秦主席明天有安排的话,那么明天的大桥参观,我就先告知底下人别准备欢迎了。”

    闻言,秦石璜心里默默地有了个主意。

    因此,秦石璜也没有搞乱王杰的明天的部署,他只是接着补充到:“供养这批学子的学费,这还是当时我们和法国签订了一个经济条约而获得的呢!”

    看着窗外??飨赣辏?厥??钣懈锌?乃档馈

    一晃大半年过去了,而在这一年中,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了。

    在留法学子刚去的时候,在那时候,他们还是以川省军政府的名义去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南联合的成立,这批一百人的留法学子也成为了西南联合的第一批留洋学生。

    称呼的变化,不仅是体现在历史的变迁上,更体现在时间的流逝上,更体现在留法学子的丰满的知识储备上。

    汽车慢慢的行驶在汉口的东郊的平原上,在谈论完明天的部署之后,秦石璜一行人就朝着今天的目标,汉口东郊的武器厂去了。

    ~~~~~~

    “签订了条约也好,这样,我就再也不用为那些要钱的底下人而厌烦了。”

    咳咳咳,时不时的喘息声,连续的咳嗽声,颤抖的手指,这些表征都在表明一点:眼前的这位脸上布满了老年斑的大总统已经命不久矣了。

    “总统,这是六国银行借款条约的副本。您过目一番。”

    尽管心中有些难过,但忍着伤心,唐昭仪还是把这一份经济条约,把这一份代表着北洋某些主权即将失去的文件,递给了老袁。

    严格的说,在打输了几场战斗之后,北洋的颓废势头就变得势不可挡了。

    即使大家都知道:北洋仍然是国内排名第二的势力。

    即使众人也知道,要是没有西南联合,那么北洋清扫其他势力是有本事的。

    但是这注定改变不了一点:西南联合即将成为唯一一个代表这片土地的势力。

    或许,有一句话语很能够概括老袁的心情:人们往往记得第一,而对于第二,人们的态度往往是不屑一顾的。

    当然了,之所以北洋会有一种日暮西山之感,是因为北洋代表的不是革命势力,而是原有的封建残余的势力,原有的清朝势力。

    “咳咳咳,文件我就不看了。昭仪啊!后续的财政拨款以及和洋人的对接,这些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在这段时间,你就暂管总统府的权利了。”

    其实,总的来说,早在很久之前,老袁就已经知道了洋人的盘算了。

    简单地说,洋人为什么要借给北洋贷款?

    一个成语:有利可图。

    更准确的说,在这份条约中,老袁用一些国家权力换取了洋人的财政支持。

    而这些权利,包括晚清的对洋人的特权承认,包括东北,山东,以及满蒙地区的各国的利益承认,包括某些地区的修建铁路权利等等。

    每一个要溺死的人都会不顾一切的抓住任何救命稻草。

    而这句话或许就是形容现在的北洋最贴切的一句话了。

    “大总统,那么我就准备启程前往山东了,毕竟洋人再催了。而京中事务我也会处理完毕的,而您就先养伤吧。”

    接过了老袁的话头,唐总理话语中有些心力交瘁了。

    当然了,要是唐总理知道一点:此行的山东之行会带来一阵反对北洋当权的浪潮的话,他或许会更加心力憔悴。

    但是,洋人的山东约定,北洋也不能够不去履行。

    毕竟要是不去山东招募民工的话,那么洋人的钱可是不会给北洋财政部的。

    听着唐昭仪的话语,老袁点了点头,就躺下了。

    但就在唐昭仪离开了不到十分钟,一封千里加急的电报就送到了袁府。

    “总统,成都传来的最新电报。”

    听到是成都传来的之后,老袁的心里面不由得一震,而在看过这封紧急电报之后,老袁更是满满的吐了一大口鲜血。

    “天要亡我啊!我的儿啊!”

    沉重的病躯,再加上内忧外患的刺激,终于,在1912年底之际,这个叱咤晚清,民国的窃国大盗迎来了他最后的人生阶段。

    ~~~~~~~

    在后世,有人曾经就袁克定遇刺做出了推测。

    有人说:这次刺杀估计是北洋内部的太子党势力策划的。

    有人说:这是秦石璜为了报北平刺杀的一箭之仇。

    更有人说:这是前清的叛乱分子想要老袁这个窃国大盗断了后。

    。。。。。。。

    而注定的,也是必定的,这一场因为“意外”爆炸而引起来的刺杀案件的真相已经被埋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了。

    按照袁克定的计划,在十月份初,在谈完了停战协议和求完药之后,这个北洋太子就要启程回到北平,接受保安团的训练了。

    但是,或许是想要变强,亦或是要探寻西南联合的强大的真理,北洋太子做主留在了成都,他带着随从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探查了。

    当然了,对于三个月的实地探查,袁克定获益颇多的。

    在后世,为了回忆这一段的遭遇,逃到了国外袁大公子还专门出了一本《成都回忆录》,而在这本书的开始,有这么一段话语。

    一到成都,我就感觉到成都勃勃的热情。

    而或许正是这股勃勃的热情才是西南联合真正强大的原因。

    而或许正是因为没有这股勃勃向上的热情,所以才导致了北洋一步错,步步错。

    ~~~~~~

    1912年,十月份。临近意外的前一天。

    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今天我的心情很是复杂。

    在参观完成都南郊的汽车厂之后,我突然发现一点:或许,北洋真的没落了。

    汽车厂这种高科技的工厂,我还只是英法德的报纸上见到过。

    而今天早上,在成都这片土地上,我竟然亲自完成了一辆汽车的部分组装过程,因此,今天我时常在想,或许今天的我是不是活在梦里了?

    不过,“汽车下线了”的喊声和阵阵机器声却是将我拉回了现实。

    或许,大概,也许,北洋应该考虑考虑,如何从政治方面赢得西南联合了,比如从议员选举,比如从地缘政治方面,比如等等。

    因为西南联合的军事,工业,经济已经无比强大了!

    ~~~~~~

    从袁克定的回忆录中,我们不难看出一点:在参观西南联合工业的过程中,这个北洋太子或许已经被西南联合强大的工业实力,人们强大的热情给折服了。

    或许,要是没有出现第一机械厂的意外刺杀案件的话,要是北洋太子仍然是能够回到北平的话,那么后来的历史也会变化了。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1912年12月7日,在成都第一机械厂,袁克定被工厂的意外的一次机器爆炸而袭击了。

    在成都济世医院的抢救下,袁克定还是活了下来了。

    但是因为伤势过重,袁克定失去了他的双腿,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而紧接着,随着袁克定的重伤发生,北洋迎来分崩离析的局面。

    ~~~~~~

    “主席,明天的议程是去长江大桥,但是今天早上,您说,不去了。因此,我们明天早上去哪里啊?”

    左手拿着明天的议程,右手拿了一盒烟,任必武走进房间,对着正在看着报纸的秦石璜询问着明天早上的日程安排。

    “嗯?明天早上的日程不变,我们还是去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工地。”

    闻言,任必武瞬间就察觉到了秦石璜的真是心思了,但他还是问道。

    “秦主席,这件事情还要通报王杰吗?要不?”

    关上报纸,秦石璜伸了个懒腰,回应道:“明天早上,你就直接叫他来汇报工作就行。”

    “至于其他的,你就不用多说了,微服私访吗!”

    没有预先通知,没有预先演戏。

    因此,秦石璜真正目的,显而易见,他就是想要亲眼看一看底下的建筑工程真正的情况。

    值得一提,武汉长江大桥,这是接下来三年强国计划的重点的建设工程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和三门峡大坝,和西南联合电力网,和西南联合铁路网并称为西南联合伟大三年计划的“四大建设工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