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降落在清初 > 第9章 乱世童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东北的秋天已经颇有寒气。城外道路上的落叶,被经过的八旗士兵踩在脚下。又被行进时大队骑兵卷起的风,吹到了路的两边,与尘土混在了一起。

    皇太极筹划的这次锦州大战,引的众多身经百战的将领和功勋们纷纷参加进来。都想在这其中分一杯羹。

    由此一来,叶布舒的年龄和那点军功就不够上台面了。因此这次大战就没了他的份,正好他也不想去参加,难得乐得自在。只是时不时的请旨去宫中看望他的母亲。

    随着皇太极的锦洲大战进行,不断有军马被调往前线,志在大位的豪格,带着一众将领主动向皇太极请战,三日后带着正蓝旗八千精兵,蒙汉步军各一万人,合计两万八千人,秘密向锦州方向增兵增兵。

    心高气傲多尔衮见自己的弟弟多铎被派去前线,但皇太极却没有让他带兵,心里一时气恼,在家喝着闷酒。几天后又听说豪格向皇太极请命成功,就也想去求见皇太极,可连上了几折子,可皇太极却没有召见他。

    盛京城中,最坦然的就算是叶布舒了,虽然如今自己暂时接下了镶红旗旗主的位子,但他知道这是皇太极临时决定,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收走,给了别人,因此对镶红旗的大小事务各都让旗内的大小旗总管理,并不干涉太多。

    半个月后,战报传回盛京,多铎大军与明军激战多次,各有损伤,锦洲城内的两千守军在祖大寿的指挥下,拼死抵抗,加上城中藏有十多门大炮,让攻打锦州的多铎伤亡不小,五千人马死伤近千人,要不是豪格的大军及时赶到,差点让明军击溃,也借着这个混乱之际,锦州城中送出了第二份求援军报

    在数日前,接到满人大军向锦州进发的情报后,蓟辽总督洪承亲点吴三桂等八位总兵,统领步军、骑兵合十三万,从关内出发,急援锦州。这天洪承畴率大军到达连宁远城中,从宁远再往前,就到了锦州外围的塔山、松山一带。立即放出斥候,前去侦察。

    大军刚在宁远城驻扎,蓟辽总督洪承畴召集八位总兵来商讨对策。八位总军分别是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

    八位总兵来到大厅,见过洪承畴,便分左右道分坐两列。

    总督洪承畴端坐中央,面如沉水,中气十足的说道:

    “各位将军,这几日的军情你们也知道了,接下来如何行事,大家都议议吧。”

    王朴在总兵中年龄最大,他左右看了一下众人,就第一个出声:

    ”无论如何要,尽快穿过塔山,打下松山卫,一、可保锦州城不失,好向朝廷交待,二可把锦州城里的祖大寿和数千将士救出来,要是再过些日子,天气冷下来,这关外滴水成冰,可就没有办法了和满人打仗了,只能等明年开零春了“。

    另一位总兵白广恩,听完接着说道。:“请洪总督,速速发兵,我们能等到明年,可锦州城物资有限和祖大寿可等不到明年啊。”

    一时间几位总兵私下讨论起来。大家都觉的必须马上行动。这时一个声音吸引的众人注意,就是最年轻的总兵吴三桂。

    “若是满人屯重兵与杏山一松山一带,借地势和天气埋伏我大军前行,此一带大军不易展开,一旦不能速破敌军,我十几万大军会有让满人截成数段的凶险,要是满人一支大军再绕到到我大军后面,攻打空虚的宁远城,一旦宁远城丢掉,我们这十几大军怕是都要死在这里了。”吴三桂坐在椅子上,缓缓说来,一脸凝重。

    王朴听言,看了一眼吴三桂:你所想的周到,便却解决不了眼下,如果不去救援,一会寒了将士的人,二来锦州若失,朝廷会如何处置我等,即便是战死了,也好过扣上一个怯懦不战,连累家人的下场。

    洪承畴看着下属们的神情,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莫名的痛苦,如今的辽东只有他手中的这十几万人马也,不能有丝毫大意,想当年“萨尔浒之战”这战,数十万精锐,损失殆尽,导致辽东沦陷,攻守易势。

    开战,危险重重,不战,锦州必不能保,再者,锦州一丢,朝廷每年花数十万两在辽东,不就成了笑话,那背这个罪名的只能是自己这个蓟辽总督。一时间洪承畴难以决断。

    正在这时,一传令兵传了一封急报,这是祖大寿发来的第二封军报,洪承畴内心忐忑的报打开,: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能战之兵不足两千,若敌再增兵强攻,锦州难保。看完又传阅给各位总兵。

    等各位总兵看完,洪承畴立身大厅之中,大声说倒:

    ”各位,锦州若失,宁锦一线气脉中断,宁远、松山、杏山、三城势必难保,朝不逾夕矣“

    洪承畴立即安排做战部置。得到军令的各部总兵都回营准备。只见两万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统领下,连夜向塔山松山方向进发。其后紧随的就是杨国柱统领的三成联兵。

    第二天,天一亮,剩下的九万大军,一万人交给总兵王朴驻扎宁远城,其它入万人,开始向锦州方向移动。

    看着前行的大军,洪承畴说实话也没有太多把握,万事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日益强横的满清。锦州的丢失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的大明朝廷内忧外患,外有草原强敌,内有陕西李自成的乱民造反,朝廷为镇压李自成调动关内数十万大军,花费巨大,是不可能再给辽东增兵和增加军费了。

    相比愁苦无比的洪承畴,皇太极则是要欢喜的多。原来西藏达赖五世罗卜藏嘉木错派遣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和厄鲁特蒙古戴青绰尔济等向清朝通好。

    虔诚佛法的皇太极分别与两位特使多次谈论佛法,两位特使也利用这个机会,将藏传佛教的信仰深深的扎在了皇太极内心。

    随着雪花飞舞,寒冷的冬季来到了盛京,

    这天叶布舒进宫看望母亲,天空有些阴沉,黑云压低了天空,不久便起了风,硕大的雪花伴着风洋洋洒洒飘落下来。风一吹,雪花打着旋儿,又飞了起来。

    大大的雪花扑到脸上,便是柔柔的一凉。若是不小心让雪花挂于眉间,粘在睫毛上,则让人看去多了几分童趣!

    叶布舒看着眼前的雪景不由得想起了以前自己在学校打雪仗的时的快乐。伸手接住一一片雪花,仔细观察起来,样子和几百年后的一样,看来这世界除了人在改变,其它的都没变。

    行走在宫中,两边已经有不少宫女太监出来打扫,见到四贝勒叶布舒都躬身行礼问候,叶布舒也不倨傲,都摆手回应。

    让一众宫女,太监好不感动。没办去,对一个现代人来说,这是基本的礼貌。

    叶布舒正在一边走着,一边观赏雪中的皇城美景。红墙、绿瓦、白顶。

    从一宫门里,忽的跳出一个几岁的小娃娃,手里捧着一个大雪团球,看见行走的叶布舒,立刻喵准:

    “嗖”的一声,“扑”的一下,直接砸中了叶布舒的皮帽子,雪团散开,眉宇门沾满了雪花。

    叶布舒只得站住,挥手将脸上的雪拭去,又摘下帽子,把上面的雪球清理下去,刚想戴上,“嗖”又一个雪球落到他头上,

    “被我打中,你怎么不倒下,”一个稚嫩的声音在他身过响起。

    “你看他们(太监),被我打中都倒下了”,这个孩子走到近前,仰着头问叶布舒,

    叶布舒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见他穿着富贵,又是在皇宫里,心里便猜到了:一定是哪个他没见过的弟弟。

    “你叫什么?是哪个宫里的?”叶布舒蹲下身子问。

    “我叫爱新觉罗.福临,是永福宫的”小孩子回答着。

    “原来你是庄妃娘娘宫里的”

    “你是谁?你怎么知道!”

    叶布舒眼前的这个孩子,这就是将来大名鼎鼎的顺治皇帝,叶布舒忍不住好奇,仔细瞧了瞧,天庭饱满,眉目清秀,皮肤白皙,是个美男子的样子。

    “我叫爱新觉罗叶布舒,是你的四哥”。说着就伸手将他一把抱起,放在胸前,两人目光平视,福临也不认生,任由他抱着,看着叶布舒笑了起来,还用小手拍拍叶布舒的脸。

    “走,到我额娘哪里吃好吃的去,如何?”叶布舒问小福临。

    “你额娘是哪位娘娘?”

    “到了你就知道了”

    .....

    几个永福宫的下人,是认得叶布舒的,见仁妃娘娘的儿子,四皇子叶布舒把福临抱着离开,也没人敢拦下,就急着跑去永福宫告诉庄妃。

    庄妃听说是叶布舒抱走了福临,笑了笑,心想:自己原想通过仁妃与四皇子叶布舒结好。

    没想到福临和叶布舒倒是有些缘分,自个儿认亲去了,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呀!

    笑着对下人说道:“我当是什么事,这是去妹妹仁妃宫里,由他四哥护着,出不了事,由他去吧。”

    宫门的另一边,一群太监跟着一个男人,为首的太监,举着一把明黄大伞,伞下站着一个人,看着叶布舒抱着福临远去。

    注目良久,才不舍的迈步离开,前往关睢宫看望宸妃海兰珠。

    叶布舒和这个幼弟玩的很是高兴,福临也是第一次有人陪着如此玩耍,叶布舒给小福临折了纸青蛙,小纸鹤。还做了一个小飞机,从来没见纸飞机的福临,在仁妃宫中追的飞机到处跑,玩的不亦乐乎。

    一真玩到快要天黑。

    叶布舒不能留在宫中过夜,只能又抱着福临,送到他永福宫门口。

    “四哥,你什么时候再来,一定要找我玩,”小福临嘱咐他。

    “好的,九弟!只要我进宫来,就一定找你玩。”

    叶布舒刚走出去一段路,就听身后一个稚嫩的声音:

    “四哥,别忘了来找我玩”

    “九弟!四哥记住了”,叶布舒对着永福宫大声说话。

    宫里藏不住任何事,很快就有人把两兄弟的事,汇报到了皇太极那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