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降落在清初 > 第10章 锦州战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军虽然来势汹汹,占据了锦州城外不少卫所,但却没完成最后一击,明军在东北最后的战略重镇锦州依然坚固。

    年看近六十的祖大寿,穿着铠甲,腰中挎刀,带着几个儿子,亲自在城头巡视,虽然经过数天的战斗,部队也伤亡不少,但因为成功的打退了多铎的进攻,大军的的气势四升,斗志不差,祖大寿内心稍微安稳一些,

    众人来到城头,看见一军士在清理一门大炮,走过去伸手用力的拍了拍那名军士,问道:“你用这炮杀了多少鞑子?”

    “报总兵大人,死在这炮下的鞑子至少有几十个了”。

    不错,我记的你,你是十多年前和我一起安家在宁远城的吧?

    大帅好记性,我家人都在宁远城里,跟祖总兵府院只隔一条街。

    看着这个跟了自己十多年的老兵,祖大寿一时感慨,打仗几十年,也不知道有多少这样跟随自己的军士死在了战场上,已经花甲的祖大寿心中渐渐有了一丝不忍,一丝自责,心想如果这一次能解困,就带着这些老兵解甲归田,

    等,这次解了鞑子之围,回到宁远城,我请你到我府中喝酒,如何?

    多谢大帅,

    边上的一众军士听到喝酒,纷纷聚过来,

    祖总兵大人,我们也要到府上喝酒。

    祖大寿一挥手,“好,当时有一个算一个都去喝酒”。

    这时一个百总走过来,对着人群叫嚷:“都散了吧,你们这些粗胚酒鬼,祖大人家也不是财主,非让你们喝穷了不可”,一众军士笑道散开。

    百户上前给祖大寿行礼。

    祖大寿对着几个儿子和城头的百户说道:”当初我卖了老脸,和洪大帅耍赖,要了十多门大炮藏在这锦州城中,没想到这回都用在了多铎这家伙身上了。要是没有这大炮,怕是多铎这小子真给冲上来了。

    提起多铎,这个皇太极的弟弟,和祖大寿率领的辽东军数次交锋,互有胜负,这回多铎攻打锦州城,吃了大亏,丢了脸面,怕是不肯善罢甘休。

    ”大人,据斥候报,这几日鞑子也运来了几门大炮,,其中还打城墙打坏几处“,祖大寿急忙让部将查看,还好,缺口不大,几日就修好。

    回到锦州原先的巡抚衙门。祖大寿,对鞑子运来大炮的报告,十分忧虑,要是再有城墙被大炮轰蹋,可就不好办了。想了好久,没有对策,不由的起身出了屋,想到院里透透气,这时天色阴沉起来,一场初冬的小雪不期而遇。

    祖在寿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原先的忧虑一扫而空。

    城外的豪格和多铎则在锦州城外商讨着如何攻打锦州。

    在大帐里,豪格看着一脸不悦的多铎,心里舒服的很,嘴上却不停的劝慰

    :”胜败是兵家常事,皇上知道你难处,这不派我来了吗“

    多铎年纪不比豪格大,但却是努尔哈赤的十五子,皇太极的弟弟,论辈分是豪格的长辈。多铎一向看不上豪格,见他言语暗讽,便懒洋洋的说道:

    :”肃亲王能征善战,想必这锦州城,用不了几日就能攻下,那我在这里摆好酒宴等着你攻取锦州的消息。

    “明日,我正红旗全部撤退回广义城,”多铎对着豪格讲道。

    豪格心里一阵鄙视,这是想当众拆我的台,以为我要求着他留下不成,便回道:

    “军务大事,不要请皇上决断,我明日就上书皇上,请旨让你率部去监工广义城的修建。”

    多铎听完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我打不下来的城,你豪格也一样打不下来,到时还不知谁看谁的笑话呢?

    扔下手中的酒杯,:“为不打扰王爷的军务,别等明天了,今天晚上我就去广义城”,也不等豪格答应,起身直接离开大帐。

    鳌拜见多铎离开,上前对豪格说道:“多铎怕是记恨上王爷了。”

    随他去,他不要这里,也省得有人碍手碍脚。

    “大炮到位了吗?”豪格问道。

    盛京城最后造出来的大炮五门,已经运到城下,只等攻城时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豪哥满意的点点头,轻蔑说道:“这些汉民,打仗怕死,捣鼓这大炮倒是在行。”

    经过数日争战,已经快到12月底,东北的寒冷已经扫过锦州,豪格点起兵马,准备进行他第一次攻城的试探。

    来到阵前,远远望着锦州城。发觉和平时不太一样,从城头到城墙,变的发白的许多,阳光下,有些剌眼,

    原来,祖大寿命全城人马,日夜从井里,小河护城河里,把冰块运上城头,烧化成水后,浇在城墙外面,经过一夜,城墙都结上了厚厚的冰层。

    把大炮拉上来,五门最新的大炮运到阵前,照着城头就连开五炮,声音振天响,打在冰墙上却威力大减。

    城头上的明军也想用大炮还击,但冻了一了一夜,炮管和城墙冻结在一起,无移动喵准,只得让人先用火烤着。没法使用大炮。只能任由城下清军的大炮开火。

    都来到城下了,也不能这亲撤回,豪格只得强令攻城,一万汉军步卒,先行攻城,在攻打了两个时辰后,死掉数百人后,依然没有攻下城头,这个时候,解冻的明军火炮终于可以使用了,城头明军在大炮一响,攻城大军乱做一团。

    豪格在远处观看,知道一时无法有进展,无奈中下令撤军。

    夺取整个辽东是皇太极筹划多年的构想,盛京皇宫里的皇太极一个人在拿着战报,想着眼下的战事,该如何应对。对于多铎没有快速攻下锦州他心里多少有点失望,在接到锦州战报后,就果断让豪格,前去支援,同时带走两万汉军。

    想到汉军事宜,在皇太极心里总有一种不安,就是近几年,随着归附的汉将汉兵越来越多,原先汉军旗已经有六万人,由投降的明朝将领统领。对于这股势力皇太极并不放心。

    这天,皇太极下旨要在养心殿召见叶布舒,他想听听这个有不同思维的儿子有什么奇特的好想法,

    听懂过午饭,叶布舒奉旨进宫,刚到大殿门口,就见三位汉臣也立在殿外,年级皆有五十多岁,看样子也是在等待招见。

    这几个人叶布舒还是认识的,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当时号称“三顺王”,

    ,这些原都是明朝将毛文龙的部下,在毛文龙被袁崇焕借故杀掉后,成了丧家之犬,四处漂流,后来努尔哈赤觉的这几个人都有些本事,便招降到麾下,并给几人封王,

    这几个人很有意思,前半生为大明誓守国土,也曾拼的血溅三尺。后半生为大清开疆扩土。凭一己之力,加速了大明的坍塌。

    若拿好坏来评价他们,有些太简单了。若拿忠奸来衡量他,也有些不太准确!

    但实话讲,明末那个“口舌小人站朝堂,君子忠臣遭杀戮”的死样。灭国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叶布舒的礼貌一向都很好,见到三们老家伙主动上前问好施礼,

    “见过三位王爷,一直听闻三位王爷风采,无缘得见,今日得见,真是有幸!”

    “三个家伙也有点意外,这小伙子太客气了,他们是投降过来的汉臣,虽然皇太极对他礼遇有加,高官厚禄,但满人心里却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是叛徒,更少拿正眼看他们。

    可这个四皇子,辅国将军,还代管着镶红旗,却对他十分尊敬,看态度还很真诚,一时间让三个老家伙感觉有点出乎意料。

    赶忙回礼:“原来是四贝勒,辅国将军,我等也甚是有幸,能见到四贝勒”

    “三位大人为我大清立下过大功,父皇也曾多次对我讲起,要是按汉人的说法,三位算是我的长辈了,若有机会,还请三位大人能指点一二。”

    “不敢,不敢!”

    几人在寒暄之时。

    一小太监过来:“四贝勒,三位王爷大人,皇上召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