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鲜衣怒马当纨绔 > 第94章 江左局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简并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

    “老人家,陛下不会不管百姓死活的,相信朝廷赈济乡亲的旨意不日便会下达,还望老人家对朝廷有信心,以后这些流言蜚语,您可别信了。”

    说完,顾简命人将一大袋子粮食递给汉子,又捧出些干肉条、银饼,一并让给老人一家。

    “这都是些吃食,老人家请妥善收好,此去建康城还有百里之遥,这些食物能够让您家人撑上一阵子。”

    “其实,去不去京都建康并非必要,老人家试想,这一路如此多的受灾乡亲,难民大量涌向京都,就算您携一家老小到了建康城,那数以万计的百姓聚于城下,想找到养家糊口的活计,怕是比登天还难。”

    “因此,依小子所见,建康城不去也罢,若您信得过我,不如辗转江左,回到故土再静等些时日,相信朝廷会有施为,定不会辜负百姓所托。”顾简认真地说道。

    老人家愣了许久,目光恍惚,神情颇为犹豫。

    抬头再看向顾简时,浑浊的眼眸中露出了一抹坚定。

    他并未直接回答顾简,而是转过头看向自己的儿子,沉声问道:“老朽老矣,不再是当家作主的人,孩子,贵人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怎么说?老朽听你的。”

    汉子倒是个痛快人,咧嘴道:“爹,贵人救过我们的命,定然不是坏人。”

    “这一路上流言不少,盗匪横行,各有各的倚仗和说辞,孩儿觉得我们应该听贵人的,相信陛下不会害我们,官府也不会让我们饿死。”

    说着,汉子拍着胸脯保证道:“江左虽穷苦,但孩儿相信也能找到养活一家老小的活计,咱不必背井离乡,儿子有的是力气,有手有脚,就算种不了地,就算不靠官府接济,我也能养活这个家!”

    老人家笑了,厚重的声音响起:“有志气,不愧是老子的娃,我们就听贵人的,回江左!”

    说完,一家人朝着顾简行告别礼后,面带坚定的笑容,转身朝故土走去。

    那步伐坚毅沉稳,背影也没有了当初的沉重。

    在众多难民的队伍中,这一家四口缓步逆行,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华丽前行。

    顾简一行人没有再朝江左地界行进,而是调转马头,连夜策马回到京都建康城。

    老人的话让顾简心生警惕,疑心窦生,那些流言,不会无缘无故的传播,它们的背后怕是有着不安分的人在操纵。

    有心人将北燕战事和江左灾祸联系在一起,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如今却像绳索一样,紧紧捆绑在一起。

    其目的就是给梁帝施加压力,不要再将战事继续拖延下去。

    那背后策划这一切的到底是谁呢?

    太子?世家?权贵?亦或是其他皇子?

    ......

    建康宫,风华殿。

    户部尚书虞之秋急匆匆地走进大殿,转弯进了偏殿的御书房,此时的梁帝正额头冒汗,满脸焦急地盯着一张偌大的羊皮地图,手指不停地在地图上划拉着什么。

    梁帝时而眉头皱起,时而摇头叹气。

    “陛下,这是户部公函,江左十二县县令呈紧急公文。”

    虞之秋将公函递给梁帝,梁帝劈手夺过,粗略一扫,脸上的忧愁之色更浓。

    “江左粮食告急,大批难民正向建康城聚集涌入,县城井坊流言四起,皆言北方边境的国战,导致国内穷兵黩武,粮食匮乏,因而人神共愤,惹得天怒人怨。”

    梁帝苍老的眸子愈发冰冷,继续道:“更可气的是,有些流言直指朕的皇家萧氏,说萧氏不足为谋,不配为天下之主!”

    虞之秋闻言,战战兢兢的站着,大气都不敢喘。

    “呵呵,我萧氏不配为天下之主,谁配?好个贼子狂人,竟如此猖獗,敢在我大梁兴盛之地散播谣言。”

    说罢,梁帝猛得拍了下桌子,大怒道:“朕必须彻查幕后主使,看看到底是何方宵小敢与皇室作对?此贼不诛,王法何用?朕又有何颜面治天下?!”

    龙颜大怒,虞之秋顿时伏地,拜道:“陛下息怒。”

    梁帝怒极攻心,急喘几口粗气,随即脸色迅速化作一片通红,红里透着几分不健康的青紫之色。

    “来人,速宣太医!”见梁帝情况不妙,虞之秋连忙扭头,朝着外面大喊道。

    梁帝挥手制止,从书桌上取过一个金色的锦盒,然后打开将锦盒中黑色的药丸取出,和水一并吞服。

    没过多久,梁帝的呼吸平稳了许多,脸色缓和了不少。

    虞之秋静静地看着他,从他的脸色上可以看得出,梁帝似乎病了,整日靠着丹药延续生命。

    疲惫的阖上双眸,梁帝默然养神。

    虞之秋轻声道:“陛下,还望保重龙体。”

    梁帝抬眼看向他,目光中透着许些落寞:“江左是我大梁东边的门户,也是太祖的龙兴之地,它的地位仅次于京都建康,江左若乱,则江东乱,江东乱,则大梁乱!”

    “陛下,当此之时,何不派兵进驻江左?”虞之秋不解地询问道。

    梁帝叹了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天下之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如今的江左,人心已乱,各处流言四起,若派兵进驻,该杀谁?要杀谁?你能分辨的清么?”

    “若一言不合,挥下屠刀滥杀无辜,反倒陷朕于不义。”

    “别忘了,世家和天下士子都瞪着眼看着建康城呢,在这个节骨眼上,朕若兴起刀兵,怕是会引起更大的祸乱。”

    虞之秋垂头沉默。

    他听明白了,沉默半晌后,接着道:“陛下,如今初冬刚至,还未到腊月,城外的难民就已有了几千之数,这些难民无论是在城内还是城外,都是巨大的隐患。”

    “朝堂眼前的当务之急,不仅要赈济难民,还要提防城内外宵小挑拨民意,煽动是非,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民心。”

    “一旦京都的民心有变,整个京城怕是会陷入内忧外患的绝境当中。”

    梁帝忧愁更甚,沉声道:“是啊,江左的形势很复杂,京城也是个烂摊子。”

    “朕思考良久,有意挑选个可靠的官员,前往江左赈粮,同时安抚民心,当地的官员怕是指望不了了。”

    “虞爱卿,依你所见,何人能担此重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