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鲜衣怒马当纨绔 > 第95章 风雨前的宁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全凭陛下做主。”虞之秋躬身说道。

    梁帝笑容一敛,捋着胡须摇头苦笑道:“你们这些臣子,平日里口口声声的说替朕分忧,等朕真的需要你们的时候,连个官员都不敢推荐...”

    虞之秋老脸一红,羞赧道:“臣惭愧。”

    梁帝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虞卿啊,江左的局势很复杂,京城若不指派官员去安抚,怕是要闹出大乱子。”

    沉默半晌,虞之秋看了眼面无表情的梁帝,试探性问道:“陛下,既然江左地位特殊,何不派皇子前去?”

    “因为此事不可宣扬,只能秘密进行。江左如今谣言不断,人心不稳,若派朝廷重臣或者皇子去,则有欲盖弥彰之嫌,让人察觉出京城对此事的重视。”

    停顿片刻,梁帝接着说道:“如此一来,藏在暗处的人将对我等更加提防,一旦让其寻到破绽,便会愈发兴风作浪,更何况...”

    梁帝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沉声道:“更何况朕的那几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各有各的算计,朕担心他们之间,有人跟此事有牵连。”

    “这...应该不会吧?”虞之秋微愣。

    梁帝冷笑道:“你以为江左之地的谣言只是几个心术不正的人,闲着没事随口说来取乐的么?他们的背后,定然有大背景大势力的人撑腰,要不谁敢有这么大胆子?”

    “这次派官员去江左,就是要把背后的人连根拔起,因此朕有意寻个年轻且有能力的朝臣去,一来能让暗地的敌人心存轻视,二来他要代表朝廷安抚民心,全权处置赈灾事宜,重新建立朝廷和官府的威望...”

    虞之秋沉默不语,但梁帝的话他听懂了。

    这一趟差,朝廷指派的官员在明,天子在暗,一明一暗,先抚后剿,不仅仅是抓几个造谣的人那般简单,最重要的是引诱背后的大鱼上钩。

    说到底,无论是谁出使江左,都是帝王手中的棋子。

    而下棋的人,一位是大梁的天子,另一位则是在江左搅弄风云的人。

    虞之秋眼神闪烁了下,拱手对梁帝道:“陛下,臣突然想起一人,或许可担此重任。”

    梁帝眉头微展,询问道:“是何人?说来听听。”

    “户部侍郎,蔡追。”

    蔡追,官居三品,在户部绝对是虞之秋的左膀右臂,做事勤恳踏实,能做到深入民间,扎扎实实地体察民情民意,是不可多得的实干家。

    而且他的能力非常出众,处事圆滑,从不参与党争,既不是太子的人,也不是襄王的人,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因此,说他是纯臣也不为过。

    梁帝微微一笑,盯着他的脸,道:“此人朕略有耳闻,富有才学,处事公允,也懂进退,既是虞爱卿举荐的人,朕信得过。”

    “这样,待朕考察其人品性情之后,再下达旨意,钦命其巡查江左。”

    虞之秋拱手应道:“是。”

    ……

    安乐村。

    顾简正蹲在田埂边,脸色凝重地注视着眼前的土地。

    此时的他,已完全不见嚣张跋扈的纨绔模样。

    顾简沉思良久,目光看向身旁的曹旺,忽然道:“曹叔,家里今年的收成如何?”

    闻声,曹旺露出惨然之色,摇头叹道:“很差,秋收时地里的收成大约只有往年的五分之一,麦穗根本没长好,很多穗子里面都是空壳。”

    顾简皱了皱眉,询问道:“大梁今年并没有出现旱灾,为何会这样?”

    “虽没有旱灾,但有涝灾。老朽推测,今年粮食产量急剧减少,可能跟江左前些日子的洪涝有关。”曹旺思索道。

    江左与建康相邻,两者在地貌上互为犄角,一方出现洪涝灾害,另一方土地也会受到些影响。

    顾简又问:“若地主免租,官府免赋,凭秋收的这些粮食,农户们能过得了这个冬天吗?”

    “难。”曹旺满脸愁容地摇头,缓缓道:“顾少郎,这根本不是减租减赋的事,安乐村还好,托少郎的福,家家户户都存了些余粮。再撑半年也没问题。”

    “但周围那几个村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初冬已至,很多人食不果腹,怕是在年底之前,会迎来一场大饥荒。”

    顾简沉默地注视着这片缺乏生机的土地,眉头皱得越来越深。

    “官府不会坐视不理的,相信再过些时日,赈灾的政令就能颁布下来。”顾简轻声叹道。

    曹旺摇了摇头,语气愈发凝重:“政令是政令,但老朽可听说建康城的粮食都炒成了天价,有钱都买不到,大灾之年,那些奸商狼狈为奸,将粮食早早囤积起来不准贩卖,只等朝廷缺粮,百姓生死攸关之时,再趁机卖出大赚一笔,到那时官府可不一定管得了。”

    “老朽也活了几十年,旱灾,涝灾,蝗灾,雪灾,大大小小的天灾什么样的没见过,吃一顿饿一顿也就撑过来了,活下来已是大幸,就是可怜了那些乳臭未干的娃娃们...”

    闻言,顾简眼中的瞳孔微微一缩:“建康城的粮食竟卖出了天价?”

    “不止京都,方圆百里的村落都有商人趁机囤积粮食,前些日子,村里的默叔带了近百文钱去买粮,那些钱几乎是他们全家所有的积蓄,准备全部换成粮食过寒冬,结果进城一打听,猜猜多少?呵,糠米二十文一升!”

    “二十文?敢问以前是什么价?”顾简好奇地问道。

    曹旺沉声说道:“粮食没涨价之前,一升糠米约五文钱,黍米则更加便宜,不到三文。”

    顾简倒吸一口凉气,怒声道:“整整翻了四倍不止,这群发国难财的奸商,真是该死。”

    “过些时日粮食的价格怕是会更高。”曹旺的神情甚是落寞:“唉,穷苦的百姓攒了一辈子的钱,还买不起一升粮食,想想真是滑稽,这天杀的世道啊。”

    顾简不动声色地看着他,认真道:“大灾之年,必有赈济。放心吧,官府肯定会做出反应,将粮食的价格打下来。”

    “如若官府没有作为,或者掌控不了局势呢?”曹旺继续问道。

    迎着刺骨的寒风,顾简口中吐出白色的雾气,眼神略显冰冷:“没关系,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会出手。”

    曹旺浑浊的双眸盯着他,呢喃道:“顾少郎,您在京城,究竟是什么官?”

    顾简摇头轻笑,接下来的话透着掩饰不住的锋芒:“官不官的重要么?我只知道在京城,有很多人惧怕我,这便够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