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亡国就封神,我要做昏君! > 第12章 国舅爷坐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杀了他!

    白檀从赵雄英身上感觉到危险的气息。

    此人留不得!

    否则绝对是天下义士的大患!

    白檀甚至隐隐觉得,有此人在,造反只怕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样的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如同燎原之火。

    一发不可收拾。

    白檀决定就算是拼死也要为红巾军铲除赵雄英!

    十指如利爪,带着破空之声袭来,正中赵雄英的后背。

    嘶啦!

    华丽的长袍在白檀的爪下四分五裂。

    当满天的碎布飘飘荡荡地落到地上,白檀看到赵雄英的身形宛如鬼魅一般闪现到面前。

    她的利爪抓在赵雄英的身上除了搅碎长袍,没有对赵雄英造成任何伤害。

    身上连一点伤痕都没有!

    “你是一品宗师!”白檀终于意识到不对,想转身逃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拦腰被赵雄英抱在了怀里。

    当赵雄英的手接触到白檀的瞬间,白檀马上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身体就好像被一股力量所禁锢。

    这是武道境界的绝对碾压!

    谁又能想到大明朝的天子居然是一品宗师!

    造反?

    白檀此时动摇了。

    甚至想到红巾军顺利攻进神都可能都是皇帝的阴谋。

    全天下都被他给骗了!

    赵雄英用力,白檀只感觉身体撞进了一个火炉,浑身变得燥热起来,瘫软在赵雄英的怀里。

    “嗯!”白檀强忍着内心的躁动,鼻子里还是发出一声娇哼。

    赵雄英似笑非笑地看着白檀,说道:

    “造反可以,想要杀朕可不行!

    为了惩罚你,在放你离开皇宫之前,朕得在你的身上留点纪念!”

    “你要干什么?”

    “不要啊!”

    赵雄英抱着白檀倒在龙床上,向后挥手,宽大的寝宫里所有烛火同时熄灭,只有皎洁的月光穿过窗户,照射进来。

    倒影出两个人纠缠在一起,肆意扭动的身子。

    ……

    天恩元年,九月初八。

    距离七日之乱已经过去一个多月。

    曾经繁华的神都依然满目疮痍。

    不过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逐渐恢复正常。

    东西两市也重新开市。

    只是街面上多了很多全身披挂战甲的五军士卒。

    其中还有不少锦衣华袍的精锐。

    他们身形高大。

    眼神中透着一股子杀气。

    举止粗鄙,跟常年驻扎在京畿附近的五军和京卫官兵截然不同。

    他们是边军!

    马三福的动作挺快。

    短短一个月就把边军调入了神都,编入了东厂之中。

    并且开始履行东厂的职责。

    如今的官场隐隐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下。

    所有官员都变得谨小慎微。

    东厂的作用开始凸显。

    此时在神都所有衙门中,户部临时设在白马寺的衙门成了最热闹的所在。

    天天都有大小官员拿着请款的公函条子守在寺庙门口,找户部的官员讨要钱粮。

    比求佛的香客还要虔诚。

    这些公函还都盖着中枢省的大印。

    说明是经过皇帝御览,点头同意的。

    可是国库的存银就那么多,根本就不够分啊!

    拨给了刑部,就得得罪兵部。

    把银子给了兵部,京畿的三司衙门又成了嗷嗷待哺的弃儿。

    如今户部的官员最怕日出。

    出门都得乔装打扮。

    张保保端坐在大堂上首,焦头烂额地听着属下的禀告:

    “国舅爷,最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江南的赋税又无法运抵神都。

    国库早已空虚。

    目前只余白银七百三十二万七千四百两,黄金二十万两。

    各类粮食五百万石,其中还包括右相北征前暂存的两百万石军粮。

    此次兵部请款抚恤阵亡将士的款子就需要三百万两白银。

    照这样下去,不到五日国库就得被掏空啊!”

    “怎么可能!”张保保只是白衣,没在官场待过,更没有管一个国家钱袋子的经验。

    他以为从皇帝那里讨了一份美差。

    一个月下来才知道是被皇帝架在火上烤了。

    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张保保不停擦拭额头的汗水,天真地问道:

    “先皇十年前就下令开放海禁,鼓励与外邦贸易。

    我记得第一年海运所征收的赋税就高达三千万两白银。

    这十年下来每年的税银只多不少!

    这些银子呢?”

    “这……”户部的官员们面面相觑。

    这样的问题恐怕也只有官场的新瓜蛋子才问得出来。

    谁不知道东部和东南沿海最近几年匪患猖獗。

    这些海匪不就是眼红海洋贸易的高额回报吗!

    海匪挡在大明和外邦的商人中间,两头收刮利润。

    朝廷征收的海运赋税已经大不如前。

    再加上南方的商人多依附于凤林党人的羽翼之下,其中的勾当更不足与外人道之。

    官商匪沆瀣一气。

    最后落入国库的银子自然寥寥无几。

    大明的国库如今还是靠着各地的农税撑着。

    这些话没人会告诉张保保。

    张保保见属下像一尊尊泥菩萨,气得直拍桌子,大声呵斥道:

    “说话啊!

    各个衙门都来找本官要银子,你们倒是给本官出出主意啊!

    再不说话大家都回家啃地瓜得了!”

    “国舅爷。”户部正六品主事温大权是个老户官,年事已高,颤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出来,说道:

    “户部的差事繁杂,不过其根本无外乎‘开源节流’四字。

    如今开源解不了近渴,那就只剩节流一途了。

    大人可将请款的衙门,以及办的事务分出个轻重缓急,急的先拨付多拨付,缓的自然是压一压。

    兴许能撑到秋后,待今年的赋税入京。”

    “可是哪个急哪个缓啊!”

    张保保看着满满一桌的公函抓得本就不多的头发大巴大巴地掉。

    这个时候下面的官员又装起了哑巴。

    不管张保保如何询问,再没一个人敢说一句话。

    抚恤阵亡将士急不急?

    修缮神都被毁的房屋,急不急?

    发放赈灾粮,急不急?

    谁要是说出其中一条不急,那都是掉脑袋的死罪。

    就连户部自己的衙门被烧了,都还没有修缮呢。

    孰急孰缓最后还得由背后有皇帝撑腰的国舅爷拿主意。

    “刑部?”张保保随手抓起一份公函,看到是刑部的条子,看也不看就随手?G到了地上。

    “礼部凑什么热闹啊!”

    得,礼部的条子也被张保保踩在了脚下。

    “工部!”

    张保保在凌乱的公函中摸到了工部的条子,赶紧拿在了手里。

    他倒不是对工部特别偏爱。

    工部是这次除了兵部闹得最欢的衙门,各种请款的名目多不胜数,让张保保不厌其烦。

    张保保之所以对手里这张工部的条子特别注意,是因为上面写着“东陵”两个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