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汉起辽东 > 第100章 世家问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涣回道“也简单,几位先生可以邀自己的学生来辽东,愿意出仕的出仕,不愿的三位先生自行考核,然后下到各郡任教!”

    “同时刺史府也会发出布告,招募有识之士到各地任教!我们现在有了最高学府,下一步就是郡一级的中学了!然后接着往下推进。”

    “最后就是待遇问题,想要任教的人由几位先生自行考核,县一级的先生束?年两百石,山长三百,郡一级先生年三百石,山长四百石,州一级的先生年四百石,山长五百石!”

    嘶!等刘涣说完,众人都诧异的看着他,这待遇真是太好了,虽然刘涣现在治下的各县和各郡的俸禄都比大汉的标准高出了三分之一,但对比下来简直就和现在大汉的县吏和郡吏的俸禄差不多一样了!

    现在的汉制,一般县吏在两百石,县尉、县丞都是三百石,县令都是四百石以上(大县能到五百石),郡一级的普小吏在两百到三百石,郡丞、郡尉都在四百石,郡守在六百石以上(之前的郡守在一千两百石,后来改制了)。

    到了州一级小吏在三百石,普通佐官在四百到五百都有,长史、?e驾、功曹这类可以到六百石以上,一州刺史在八百石(大州会到九百以上)。

    而朝中一般的衙署小吏在两百石,佐官会在三百以上,其他一些主官会在四百石,侍郎一职就是四百石,博士、侍中、常侍一类的在五百石到七百,士大夫这些会在八百石,超过一千石的也是尚书令这类的高官了,两千石以上都是九卿一类,至于万石的只有那么几个了,三公就是一万石的俸禄。

    至于将军的俸禄这就有些乱了,一般都会在封将军的时候说秩比多少石,有固定俸禄的只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等少数几个将军,而这些将军封号除了大将军外,一般都不常设。

    过了一会蔡邕问道“让世家和平民一同入学是一件好事,要怎样才能消除世家和平民之间的隔阂呢?”

    刘涣回答道“我已经有了办法,所有进入学院的学子由学院统一发放院服,在校内期间必须穿院服,而且除了学子外,其余随从都不得入院照顾学子!还有就是制定院规!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嘛!”

    “我要从源头消除这些世家子弟的优越感!让他们和所有学子穿一样的衣服住一样的地方,吃一样的饭,所有人都没人服侍自力更生,做到相对公平!”

    嗯?众人都在暗暗感叹,刘涣的办法不错!如果真的按照刘涣的做法,那么世家子弟和平民子弟在学院内,基本算公平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了!

    为什么说是算公平呢?毕竟世家几代人或者几十代人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努力积攒的底蕴,绝不是平民几年时间就能超越的!

    刘涣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让众多学子在学院之内维持一定的公平!剩下的就看平民子弟能否自己争气了!

    这也是刘涣能为平民子弟争取到的最大公平了!公平只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公平!

    众人见提出的问题都被刘涣完美解答了,便开始思考了起来!

    是啊!如果真能照这套制度实行下去,到时候小学六年以后没有考上中学的人也有一定识字基础,如果中学没有考上高等学府,那么自身九年的学识也不会太低!

    整个辽州照这样下去,两代人以后识字的人将会达到一个可怕的数字!再想想刘涣能从这些人中得到最精英的那一部分。

    众人都有些不敢想下去了,毕竟从十人中选一人和从一千人中选一人,这一人必然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且这还是一个良性循环,既可以选材也可以教育天下!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世家的问题!荀攸眼神复杂的看着刘涣,一方面自己也很希望见到天下人都能读书的盛景,另一方面就是世家的未来可能不会这么好发展了!

    荀攸知道世家从来都不是一个团结的势力,只是一群有着共同利益的集体罢了!一旦有了利益冲突,那么分分钟分道扬镳。世家之间也不是大家看着的那样和谐,内部的争斗残酷只有自己人知道。

    而刘涣依仗着手中的书籍这样的神器,绝对会吸引一大堆世家在身边,明知道刘涣在给世家挖了坑,但还忍不住的跳下去。

    其实刘涣一直在研究思考世家问题,世家和当权者之间矛盾一直延续着,想彻底剿灭世家是不现实的,世家和王朝一直都在崛起和覆灭着。

    现在的大汉如果比作一个人的话,世家就像一个制造和供应血液的心脏,如果硬要拿掉这个地方,那么绝对是痛彻心扉的存在,一个弄不好将是灰飞烟灭的下场!

    在唐以前的千年间,做官的都是世家子弟,少数是寒门子弟,平民太少太少了。

    寒门是什么?寒门就是指寒微的门第,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而已,从来不是说平民子弟。

    现在的大汉就是这样,世家为朝堂上培养了大量人才,这就导致在朝廷基本都是世家的人!让汉灵帝都有些害怕,后来才有了两次党锢之祸。

    世家的根从来不在兼并了多少土地和多少人口,而是在垄断知识,因为世家垄断知识每一代都会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些人即使不能入仕为官,也能在家教授家族子弟。

    世家只要某一代有人出仕为官,那么有家族力量支持,很快就能高居庙堂之上!也给家族史留下浓重的一笔增加底蕴!

    而大汉的选官制度,也是一大漏洞,举孝廉制,而这些名额基本都握在世家手中!平民子弟想要出仕也不容易,只能依附着世家。

    如果教育推行下去,被兼并的人会不想读书?只要有人出来读书学有所成,就绝不会在甘愿归附世家了,世家的势力就会逐渐消退,一但没了人有再多的土地有什么用?

    而世家又不会轻易放这些人离开,这样就会产生一些争斗,甚至是流血冲突,更进一步消耗世家的精力!

    这也是刘涣想见到的,不怪刘涣心狠了,事实如此刘涣这也是无奈之举!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