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东晋五胡风云录 > 第91章 二次北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伊水出伊川,进洛阳出洛阳,终入洛水。

    龙门山与香山,对峙伊水两岸,望之若阙,故名伊阙。

    时值七月底,碧空如洗,白云飘飘,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伊水两岸,重峦叠嶂,绚烂多彩。

    正午阳光照着苍绿色的峭壁,洒在绿色的小草,金黄的野花,深红的杜鹃上犹如一幅设色山水画般闲恬静雅。

    一艘艘大小晋制战船正在向北岸的陆浑县(今河南嵩县)输送军兵,忙忙碌碌,热火朝天。

    全身戎装的桓温站在大船船头,踌躇满志,犹如这天空一般湛蓝的万丈雄心,这是他第二次北伐开始了。

    看着伊阙的风景,遥望中原大地,高声咏叹道:“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西晋太尉王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大人物说的话总是会被载入史册,桓温又创造了一个成语“神州陆沉”,直到现在我们还用它来比喻大陆沉沦,领土被敌人侵占。

    身后征西大将军府和荆州刺史署两套领导班子,紧紧的团结在桓温周围,幕僚、将佐几十人,爆发出了一片赞叹声和零星的掌声。

    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在众人的耳朵里。

    “国家的命运本来有兴有衰,怎能都是他们个人的过错?”

    大家循声望去,说话的是江左文宗,大文学家,荆州记室袁宏!

    四年前桓云掌兖州,出镇谯郡,桓温对袁宏久已仰慕,将这位陈谦的参军平级调动到了荆州。

    但袁宏一直对桓温的为人和作风颇为不满,出言加以反驳。

    桓温心中大怒,这么好的风光,北伐征途,竟然出言不逊。

    他环观左右,紫目含怒,撇嘴冷冷地道:“诸位都听说过刘景升吧?他有一条千斤重的大牛,吃的草料,比普通牛多十倍,可是拉起重载走远路,简直连一头瘦弱的母牛都不如。曹操进入荆州后,把大牛杀了来慰劳士兵,众人无不称快。”

    此言一出,大家顿感压力山大,股战而栗。

    还好,他没有像曹操当年夺过武士的槊,刺死刘馥那样做,毕竟袁宏的声望在江东太大了。

    袁宏只得默不作声,但也不服软,负手看向伊水水面。

    正在有些尴尬的时候,忽然有亲兵从后快步来到船头,禀报道:“大将军,前军振威将军桓冲等人已攻克洛阳!”

    “好!哈哈哈……”这个捷报迅速使刚才的不快烟消云散,桓温手拍船帮朗声大笑。

    身后众人无不喜形于色,纷纷向桓温道喜。

    “幼子打的好啊!我们终于拿下了旧都,十年了,距离灭蜀都十年了……”桓温感慨道。

    从事中郎车胤捻须赞道道:“朝廷几十年来整日口称收复河洛,祭扫先帝陵园,一朝被我北伐大军就收复了。”

    “大将军此次北伐,必定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横扫中原。”荆州主簿习凿齿兴奋地挥手道。

    “传令,加快渡河速度,迅速北上,以免桓冲前军孤立无援。”桓温下令道。

    亲兵躬身领命而去。

    五万大军在陆浑县稍作歇息整顿,沿伊水而上,浩浩荡荡直奔洛阳。

    两日后,大军行至距新城县(今河南伊川县)二十里处,有斥候飞马来到桓温马前报道:“禀大将军,新城县有敌军驻扎!”

    “哦?是谁的兵马?”

    “看旗帜上写的是羌族姚襄,大燕镇东将军。”

    “哈哈,姚襄又投奔慕容?y了,这个三姓家奴,本来就想找他报建康之仇,他送上来了!”桓温怒极反笑,对身边的牙门将竺瑶下令道:“传令大军一刻不停,直接进攻新城!”

    竺瑶领命而去。

    当桓温挥军赶到新城县城下时,已是杀声震天,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充斥鼻中。

    前军已在三弟桓豁长子十九岁的桓石虔指挥下,向新城城墙发起了猛攻。

    桓温立于高处,眯眼望去,硝烟弥漫,箭矢如雨,新城城墙上竖起几十架云梯,密密麻麻的晋军正在前赴后继地向上攀爬。

    城头上高挂一面大纛,上面写着燕镇东将军——姚。

    心中暗道,不抓住姚襄,碎尸万段,誓不为人,以报建康之耻!

    在马上高声喊道:“袁真、周楚、邓遐!你们三人各率军五千,将新城团团围住,一起攻城,勿使一个羌人逃脱。”

    袁真等三人一起躬身领命,率本部人马向新城县奔去。

    攻城持续到天色渐黑,不见起色,火把照亮了城墙,护城河里积满了晋军尸体。

    城上羌军有条不紊地向城下投掷滚木?石,一座座云梯被羌军用长枪从城上掀翻,装有麻油燃烧着的陶罐从城上扔下,烧的晋军哭爹喊娘,焦糊味代替了血腥味充斥空中,令人作呕。

    火把中,桓温紧锁眉头,面沉似水。

    “大将军,天色已晚,连日行军,军兵疲劳,不如明日再攻。”郗超在旁劝道。

    “嗯,也好。”遂转头吩咐竺瑶道:“传令,暂停进攻,退后五里扎营,令各主将来大帐议事。”

    一个多时辰后,众将和幕僚们先后来到桓温中军大帐。

    “镇恶,我在后面观看你主攻的南门,进展为何如此不顺?”桓温阴沉着脸看向自己最喜爱的侄子,宁远将军桓石虔道。

    年仅十九岁,一张黝黑国字脸,浓眉大眼,彪悍勇猛的桓石虔出列躬身道:“伯父,这姚襄好像早有准备,城上防守甚是严密,明日待我亲自上阵,一定攻下新城。”

    郗超出列摆手示意桓石虔退回,然后道:“大将军,新城本是小城,按理说不应该有羌军把守,姚襄的势力范围在许昌,怎会在此出现?而且准备充分,甚是可疑。”

    一听此言,一个不祥的预感涌上了桓温心头,糟了!桓冲的先锋部队……

    他紫目如电,眉头紧拧,对郗超道:“你是说桓冲他们……”

    郗超迎接着桓温惊异的目光点了点头。

    这时,有斥候跑进大帐,跪地急促地道:“禀大将军,振威将军的前军已被燕军周成部团团围困于洛阳,洛阳是座空城。”

    桓温拍案而起,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随即一撩战袍快步向大帐西侧的地图走去,众人忙跟在身后一起过去。

    “空城,中计了!唉,幼子还是冒进了些,他应该只带了三日的军粮。”桓温看着地图上距离新城六十里远的洛阳道。

    “末将愿前往洛阳救援振威将军!”冠军将军邓遐瓮声瓮气地道。

    “不可,周成围困洛阳有多少人马,姚襄在新城有多少人马,现在还未知。”习凿齿反对道:“就怕冠军将军进去了洛阳再被围困里面。”

    “那也不能不救啊!”邓遐不悦道。

    “明日我们猛攻新城,我就不信,这小小的县城能阻碍得了五万大军!”桓石虔愤愤道。

    桓温此时心乱如麻,今天攻城已损失了数千军兵,明日能攻得下来吗,万一攻不下来呢?

    正在这时,亲兵跑进大帐来报:“大将军,新城城门打开了,羌军出洞了!”

    “啊?”桓温有些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回头下意识地问道:“真的?多少人马?”

    “不得知……很多……”亲兵支吾道。

    “诸位,回营点齐兵马迎敌!”桓温下令道。

    众将躬身一揖,然后纷纷向大帐外跑去。

    一炷香的工夫,桓温披挂整齐,率领中军出了大营。

    放眼望去,心中暗暗惊讶,姚襄这是要夜战吗?

    只见新城城下,火把密密麻麻照如白昼一般,数不清的羌军骑兵一字排开,刀枪林立,旌旗密布,号角声战鼓声响成一片。

    队伍前面几十个将佐簇拥着一员大将,火光中身材魁梧,雄姿英发,梭子盔甲,手持铁枪,屹立于阵前,正是姚襄。

    许昌洛阳一带本就是姚襄的地盘,他早早就得知了桓温北伐消息,这次伐的不是关中,而是中原。

    于是由权翼制定了迎战计划,避其锋芒,诱使桓冲先锋部队进入空城洛阳,然后围起来。自己统帅四万精锐骑兵,以逸待劳,在新城等待桓温部。

    计划的是首日先守城挫敌锐气,待晚上偷袭晋军,但在城上眼见桓温大营秩序井然,防守严密,无懈可击,改为阵地战。

    桓温从来不把姚襄放在眼里,但夜战还是他想不到的,也是不曾打过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