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165章 解决的办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永宁听到一句开义仓,坐不住了,咬牙切齿的说道:“好一条连环的毒计,黄图安这是要把自己朝着抄家灭族的方向逼啊。”

    东厂档头:???

    应该是坑害周永宁才对,怎么变成了黄图安在坑自己。

    万一真的打开义仓开仓放粮了,最后追查下来,就连藩王们也担待不起这个罪名,何况是外姓人国舅爷。

    东厂档头急忙说道:“国舅爷还是尽快回宫里一趟,给皇爷解释清楚这件事,免得让东林党人钻了空子。”

    涉及到私自开放义仓,谁也不敢怠慢。

    周永宁嘱咐了一句:“你在这里好好盯着,切记没有本伯爷的命令不能轻举妄动。”

    东厂档头重重点头:“国舅爷放心,寒门读书人闹着要把大明官营厂作给砸了,奴婢也只会在一旁看着,一切等到国舅爷来了再行定夺。”

    周永宁满意了,立即带着两兄弟急匆匆坐着景泰蓝官轿回去了。

    一路上没有耽搁,直接前往了紫禁城的暖阁。

    周永宁前脚刚刚踏进暖阁,就听到了东林党官员的激烈抨击。

    “陛下,周永宁钻研出的印刷作坊冲击了寒门读书人的活路,已经闹的是两京十三省民怨沸腾了。”

    “想要赚银子可以,但是不能让全天下的寒门读书人没了活路,数百万寒门读书人逼上了绝路可就完了。”

    “这是内阁积压的大量弹劾奏章,全是来自两京十三省。”

    东林党官员抨击周永宁的同时,还拿出了大量的实证,拉出来整整一箱的弹劾奏章。

    直接摆在了崇祯面前,让他知道两京十三省的民怨是有多么的沸腾。

    崇祯心里一惊,早就想到这一点了,只是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民怨。

    崇祯愁眉苦脸了:“各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平息了民怨。”

    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崇祯还是不愿意关了周永宁的印刷作坊,看来是铁了心要保住自家小舅子了。

    东林党官员气得想骂娘了,两京十三省民怨沸腾了,还要保着那个混账二世祖。

    看来大明距离亡国不远了,真应了那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话了。

    周延儒乐呵呵说道:“寒门读书人没了活路倒是不打紧,他们要是投靠了闯贼……”

    这句话没有说完,只是提到了闯贼两个字。

    崇祯的脸色骤变,不得不做出权衡了:“这也是没法子,国库一直是寅吃卯粮,好不容易开辟了一条财源,弥补国库的空虚实在不想放弃。”

    东林党官员全是一脸的鄙夷,没有点破崇祯的心思。

    他那是想弥补国库的空虚吗,分明是想给自己赚银子,崇祯和皇后娘娘两口子就是一对钱串子。

    真要弥补国库的空虚,怎么没见他把银子往国库里放,全是运到了宫里的内帑。

    东林党人同样是眼馋印刷作坊在两京十三省赚来的银子,只可惜不能染指一分一毫,就只能毁了这门生意了。

    东林党御史们一脸严肃的站了出来,振振有词的开始抨击周永宁。

    “周阁老说的对,闯贼李自成一直不成气候,就是因为得不到官绅们的支持。”

    “如果因为这件事,导致大批的寒门读书人投靠了闯贼,他就不用四处流窜了。”

    “痛心疾首啊!到时候就有了治理地方的本钱,攻打下来大片疆土交给读书人来治理。”

    崇祯沉了脸,倒不是听信了东林党御史们的抨击,因为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实。

    只是……

    印刷作坊每年能给宫里带来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相当于多出了一省的税银用来赈灾。

    不关闭了大明官营厂作的印刷厂,导致严重后患。

    关闭了,又能拿出什么来填补国库空虚的财政。

    一时间陷入了两难。

    周延儒瞥了一眼周永宁,见他一直不说话,想必是说不出任何托词了。

    周延儒乐呵呵说了一句:“周永宁总是能在危难的时候绝处逢生,想必这次一定会有应对的法子,陛下不如询问周永宁的意思。”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东林党官员们的一阵哄笑。

    “当然有办法了,那就是关闭了所有的印刷作坊。”

    “依照现在的形势来看,周永宁站在了所有寒门读书人的对立面,只有一个法子能够解决这件事。”

    “要么是寒门读书人死,要么是周永宁死。”

    崇祯皱着眉头问道:“难道就没有合则两利的法子。”

    合?

    周永宁和寒门读书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你死我活地步。

    还怎么合,难不成让全天下的寒门读书人活生生的饿死。

    崇祯叹了一口气:“实在没有办法,只能……”

    还没等他把这句话说完,周永宁站了出来,信誓旦旦说道:“怎么就没有合则两利的法子了,只要陛下去一趟大兴县,就能解决这件事。”

    东林党官员已经看出了周永宁的意图,大致猜到了他的想法,直接揭露了他的真面目。

    “陛下不能去,周永宁这是在陷陛下于不义。”

    “不错,两京十三省各个县衙的义仓遭到了寒门读书人的围攻,不得不开仓放粮赈济寒门读书人。”

    “周永宁的法子肯定是与义仓有关,是想让陛下下达命令拨出一部分义仓里的粮食,养着没有活路的寒门读书人。”

    涉及到了义仓,这是谁都不能触碰的底线。

    崇祯的脸色彻底变了:“现在是从没有过的灾年,各种旱灾水灾连年发生,谁给你们那么大的胆子敢开仓放粮。”

    东林党官员把周永宁不停扯到义仓,借着义仓这件事彻底摁死周永宁。

    但是令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的是,都涉及到朝廷的底线了,崇祯还在那护着自己的小舅子。

    东林党官员彻底无语了,一个个在心里暗骂崇祯的昏庸无能,一心宠幸外戚的昏君。

    如果换成是大宋朝的天子,哪能容得着周永宁对士大夫们如此的放肆,早就随便捏造了一个罪名把他关在大牢里一辈子了。

    周延儒都有些无奈了:“陛下不能在这个时候再袒护周永宁了,现在最紧要的是解决两京十三省的民怨,既然周永宁说他有办法,那咱们就去一趟大兴线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