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224章 玉米带来的震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永宁指向了沈王府里的一座点将台,由于是用来观测战马跑动的情况,点将台比起一般的边光点将台要高大很多。

    崇祯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一脸的困惑,询问他想要做一些什么。

    周永宁笑吟吟说道:“陛下和官员们站在点将台上,一切自然就见了分晓。”

    东林党官员听了这句话,忍不住嘲讽了起来。

    “又想作妖了?你今天说破大天了,也不可能让沈王府马场长出大片的庄稼。”

    “只要长不出来庄稼,你就是违背了祖制,这辈子只能在顺宁府大牢里度过了。”

    “不就是看一眼点将台,有什么看头,本官就让你再多嚣张片刻。”

    崇祯心情复杂的走上了点将台,刚要说话,突然瞪大了眼睛。

    一脸的愕然,震撼的望向沈王府马场以北的地方。

    原来荒芜的土地上长满了青绿色庄稼,虽然不知道这些庄稼能不能给人吃,有一点可以确定。

    喂马没有问题,只要是绿草都可以用来喂马。

    青绿色的庄稼一望无际,蔓延而去,形成了一片如同草原般的草海。

    崇祯的嘴皮都打瓢了:“这…这…朕不是在做梦吧。”

    王承恩站在旁边,虽然震撼于沈王府马上突然冒出来的一望无际庄稼,心里更多是愧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东厂居然不知道。

    也不怪东厂不知道这件事,派来的东厂番子基本上都在周永宁的眼皮底下,全被他用各种手段安置在沈王府附近。

    沈王府和一望无际庄稼之间,有着几里路的荒芜土地,用来当做跑马场。

    除非东厂番子有鹰眼,否则发现不了几里以外的庄稼。

    王承恩请罪了:“是奴婢的疏忽,还请皇爷重重责罚奴婢。”

    崇祯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重重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如果是今天这般的疏忽,朕巴不得多来几次,越是疏忽对朝廷越有利。”

    点将台下方的东林党官员全都听傻了,崇祯和王承恩一惊一乍的又笑又哭,说出了东厂疏忽对朝廷有利。

    东林党官员更加糊涂了,东厂作为皇帝的耳目,做事疏忽还有什么作用。

    偏偏在崇祯的嘴里,东厂疏忽是一件大好事。

    东林党官员不禁怀疑崇祯的脑袋被风一吹,得了头风病。

    要不然怎么会胡言乱语,说出明显是患了脑疾才会说出的话。

    房可壮没有理会崇祯和王承恩一惊一乍,镇定自若的走向了点将台,满脸笑容。

    当他站在点将台的那一刻,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望无际的青绿色庄稼,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愕然张大了嘴巴,发出了‘咯咯’的声音,如梗在喉被噎住了。

    想要说话,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房可壮脑门上登时就流下了冷汗,脊背发寒,两腿不停的颤抖了起来。

    现在不是追究周永宁违背祖制的罪名了,让他躲过了一劫也就罢了。

    有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青绿色庄稼,意味着沈王府马场可以当做马场使用。

    这么说来的话,买卖了沈王府马场的太仆寺少卿,犯下了抄家灭族的大罪。

    而这名太仆寺少卿,就在刚才得意忘形说出了带着逼宫意味的话,更加坐实了抄家灭族的罪行。

    东林党官员看见房可壮的反应,彻底糊涂了,难不成他也得了头风病。

    东林党官员一个个忐忑不安了起来,不想去点将台上站着了,感觉冒着一股子邪劲。

    回头看了一眼沈王府里的旗帜,没有随风飘荡,看来点将台没有让人患病的大风。

    这就更邪门了,点将台上面的人全都反常了起来。

    东林党官员不愿意过去,只能心不甘情愿的走上了点将台。

    就在他们站在点将台上的那一刻,神情和房可壮没有两样,瞬间呆愣住了。

    呆呆的望着远方,不再是一片荒芜的贫瘠黄土地,眼前全是一望无垠的青翠色。

    想要用染料染成这种颜色是不可能了,先不说周永宁没有那么多的染料,就算是有也染不出来如此绿意盎然的颜色。

    只有一种可能,沈王府马场再次长出了庄稼。

    东林党官员一片哗然,青绿色庄稼就在眼前,还是难以置信。

    “难不成是海市蜃楼?荒旱土地上怎么可能在这装长出庄稼,如果能长出庄稼的话也用不着荒废这么多年了。”

    “一定是海市蜃楼!不然怎会突然出现石头里长草的景象。”

    “这…海市蜃楼只会在海上出现,或者是在北方的荒漠里,山西布政司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海誓蜃楼的先例。”

    东林党官员盯着青绿色庄稼,由于心里过于震撼,开始胡言乱语了。

    这件事打破了他们的常识,事实摆在他们面前,依旧不相信沈王府马场再次长出来了庄稼。

    “来人!摆架。”

    崇祯的呼吸明显急促了起来,立即招呼着宦官们摆驾,匆匆忙忙走下了点将台。

    坐上了銮驾,用最快速度赶往种植了庄稼的沈王府马场。

    崇祯心里的反应和东林党官员没有什么两样,过于震撼,心里十分不安。

    担心一件事,一望无际的青绿色庄稼是海市蜃楼。

    一切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随着崇祯的銮驾越来越靠近玉米地,闻到了熟悉的草香,心里安稳了很多。

    海市蜃楼只是虚像,不会散发出庄稼的清香。

    等到崇祯的銮驾停在玉米地旁边,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崇祯彻底放心了,匆忙从銮驾上跳了下来。

    旁边的宦官们心惊肉跳,生怕崇祯一个不小心,摔了一个嘴啃泥。

    崇祯一步步走到玉米地,颤抖的伸出了右手,抚摸了玉米杆子。

    感受到右手传来的实在感,终于可以在心里确认了,沈王府马场真的长出了庄稼。

    还是一种从未见过的高大庄稼,比起高粱粗大的多,简直像一棵棵小树。

    崇祯折下来一片宽大的叶子,看见了玉米杆子的内部,不是小树那般的木头,更像是粗壮了很多的高粱杆子。

    木头不能用来喂马,高粱秸秆就不一样了,是上好的马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