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225章 亩产一万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种和高粱杆子类似的庄稼,同样是上好的马料。

    用来养殖战马没有问题,沈王府马场又能再次启用了。

    周永宁捅了捅身边的毛承斗,示意他上前说话,能不能挣来一身大红色麒麟服就看这次了。

    毛承斗说出了一个让崇祯更加惊喜的消息:“启禀陛下,末将从外洋带回来的玉米,除了耐旱以外,青贮饲料的收成在一万斤以上。”

    一万斤!

    崇祯人都傻了,他要是说个一千斤,不…一百斤都是足够大的惊喜。

    结果张嘴就是一万斤,匪夷所思的程度,比起周永宁当初说出土豆的收成是三千斤还要让人难以置信。

    过了很久,崇祯这才缓过劲来,皱着眉头问道:“你说的是一万斤?还是一百斤,这话可不能乱说。”

    东林党官员自以为找到了抨击太子党的机会,试图用这件事掩盖房可壮的过错,不管怎么说,不能再让东林党高官死在周永宁手里了。

    “一万斤?你真敢说的出口,明显是犯下了欺君的大罪。”

    “不错,这样都能放过毛承斗,房可壮买卖沈王府马场的罪过也就不算什么了。”

    “陛下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为毛承斗是周永宁的兄弟就放过了他,因为房可壮与周永宁不对付,就严惩了他。”

    崇祯正想借着这件事严惩房可壮,敢把养殖大量战马的沈王府马场随便卖了出去,这让缺银子都快缺疯了的他,恨不得把房可壮给千刀万剐了。

    抄家灭族的命令还没说出口,就因为毛承斗的一句亩产一万斤,又被东林党给搪塞了过去。

    不得不说东林党在党争方面,无人能出其右了。

    毛承斗一本正经的再次说了一句:“不错,正是一万斤。倘若是少了一斤,末将就把自己的肉割了补上去。”

    崇祯见他说得信誓旦旦,心里一百个不相信,还是做出了安排:“王伴伴立即安排人去收割玉米。”

    站在一旁的房可壮松了一口气,用官服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暗道总算躲过了一劫。

    周永宁有移山填海的神仙本事,也不可能让庄稼亩产一万斤。

    已经不是突破常识了,简直就是把东林党官员当成了蠢货。

    收成再好的上等水浇田,一亩地收成不过三百斤粮食,毛承斗张嘴就是一万斤,真当庄稼是地里不要钱的黄土。

    崇祯、东林党、太子党都是神色悠闲的等着玉米收割,心里的想法各不相同。

    对于崇祯来说,不管是一百斤还是一万斤,只要旱地里能够长出来庄稼就是利国利民的幸事。

    东林党笃定不会有亩产一万斤的庄稼,虽说刚才小输了太子党一场,这回又赚过来一局,维持了一个不输不赢的局面。

    周永宁在昨天提前收割了一亩地的玉米,收成甚至是超过了一万斤,达到了一万两千斤。

    心里有数,丝毫不慌。

    周永宁看了一眼神色悠闲的东林党官员,又出来搅局了:“陛下,毛承斗发现了亩产一万斤的玉米,利国利民,应该封了他一个伯爷。”

    崇祯点人点头,赞同周永宁的说法,如果这还不能封赏一个伯爷,还有什么功劳可以封赏。

    只不过,崇祯在答应之前,看了一眼东林党官员,怎么没见他们出来阻止。

    东林党官员不是不想出来阻止,只不过是在浪费口舌罢了,傻子才会相信世上有一亩产一万斤的庄稼。

    在这种事上浪费口舌,无异于自己羞辱自己愚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百名关宁铁骑收割眼前一亩地的玉米,不停的送过来称量。

    一百斤。

    三百斤。

    一千斤......

    当东林党官员听到一千斤的时候,脸色阴沉,有些站不住了。

    只是收割了一小部分,连半亩地的一半都没有,已经达到了一千斤。

    房可壮的脑门上再次冒出了冷汗,浑身颤抖,赶紧走了过去。

    他站在宦官旁边,亲眼看着玉米杆子过秤,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就怕宦官和周永宁勾结在一起,鼓捣出一些猫腻,用来哄骗东林党官员。

    可是无论他怎么看,宦官都是光明正大的称量玉米杆子,没有半点的猫腻。

    宦官被他瞧得实在有些不自在,满肚子牢骚的说道:“你要是信不过杂家,过来亲自称量玉米,免得说杂家动了手脚。”

    房可壮正有此意,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得罪宦官了,直接从他手里接过来秤砣。

    亲自上手,称量起了玉米杆子。

    两千斤。

    三千斤。

    五千斤……

    收割了大概半亩地的玉米,房可壮亲自称量过的玉米杆子已经达到了五千斤,宦官站在旁边报出了一个个惊世骇俗的数目。

    崇祯一脸的喜色,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儿,心里的喜悦之情无以加复。

    房可壮早就汗如雨下了,拿着秤砣的手不停颤抖,就连悬挂着秤砣的麻绳都挪不动了。

    幸好秤杆是有两名关宁铁骑扛着,如果是让他扛着,早就瘫软在了地上。

    崇祯等了半天,只看到玉米杆子不停送到房可壮旁边,就是不见宦官报出新的数目。

    崇祯当即就黑了脸:“发生了何事,怎么不继续禀报数目了,朕亲眼看着玉米不停的送了过去。”

    宦官浑身一激灵,瞧见皇爷面带不悦之色,恨不得一脚踹到房可壮。

    为了平息崇祯心里的不悦,宦官赶紧解释了起来:“倒不是奴婢不禀报数目,只是房可壮怎么都不肯挪动秤砣,称量不了玉米杆子的重量。”

    崇祯烦躁的摆了摆手:“来人把他抬到一边去,你继续称量玉米的重量。”

    宦官赶紧走了过去,挤开了房可壮,开始称量玉米的重量。

    六千斤。

    八千斤。

    一万斤!

    随着宦官一声声地报出数目,所有人听到了一个极为震撼的庄稼收成。

    真的达到了令人震惊的一万斤。

    “哈哈。”崇祯顾不上君王的威仪,仰天大笑了起来:“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有了亩产一万斤的青贮饲料,何愁养不出大量的战马。有了足够的战马,大明中兴有望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