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金榜盘点:开局点评古今十大美女 > 第122章 一穷二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农民军流窜,不事生产,只懂烧杀抢掠。

    实际上不能单纯用对错来比较,包括前期的朱元璋,刘邦,这些从底层崛起的帝王们,起兵之初都是如此。

    并不是完全不顾惜民力,没有统一天下的志向。

    而是没有办法……

    农民军起义,第一,你得有人跟你混。

    但你本身就是个一无所有的农民,别说粮饷了,你连自己都吃不饱了,所以才造反,你怎么给你的士兵吃饭呢?

    于是你只能抢别人的粮食吃。

    有些人可能会说,你抢了吃的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烧了别人的房子。

    不烧你房子,你就有后路,你有后路不跟我混,我怎么增加队伍的士兵数量和人口?

    人都是不到最后关头,轻易不肯付出生命的生物。

    生命才是人们最重要的宝物。

    打仗那就是威胁生命,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会跟着你打仗呢?

    这才是造反起义之初,大部分人都烧杀抢掠的原因。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

    至于最后成势,还维持着这样的做法,那就有取死之道了。

    造反的初期,地盘不是你的,是人家的,人口也不是你的,是人家的。

    但一旦造反到了中后期,你打下的地盘那是你的啊,你地盘上的人也都是你的人民。

    你还抢你自己的人民,那只能会造成你的势力越来越衰弱,越来越不堪一击。

    可惜……百分之九十九的农民起义军根本转不过来弯。

    李自成算是比较可以的了,洪秀全也很能打,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来。

    你都是皇帝了,天下都是你的了,你想要什么没有?温水煮青蛙不就好了?非要大肆搜刮,弄的沸沸扬扬。

    比如李自成,占下北京城后,你就是大顺的皇帝了,吴三桂只需一纸降书就能说服,你非要纵容手下去抢人家家产干毛?

    还抢人家小妾。

    洪秀全就更是了,还没统一呢,慈禧还在,列强还在呢,先享受开了……

    你倒是把敌人都打跑了再享受啊。

    此时的城头子路就是农民军的中期,在初期,在冀州掀起浩大的声势,一开始也有一些好名声。

    但打下渤海,乐安,河间之后,他跟力子都继续抢。

    巨鹿攻不下,关中不敢打,北方更是刘林的势力打不过,竟然开始抢自己地盘,自己人民的粮食和财产。

    你这样搞,肯定会闹得天怒人怨啊。

    这次来青州,城头子路依然抱着这样的想法。

    济南城打不下,那就化整为零到处抢。

    可惜……城头子路这次碰到了诡异至极的现象。

    小兵侦查回来说道:“老大,周围没有村庄,只有一些村庄的遗迹,都破破烂烂的没什么好东西,也没有人。”

    城头子路下意识的就开骂。

    “放屁,青州乃乱世乐土,现如今我等已靠近北海郡,怎可能会有如此凄凉景象?”

    “难道所有人都在欺骗我们不成?”

    “何况在济南城下,我等亲眼看过那些物资和粮草器械堆积如山。”

    “难不成是李世民是天上的财神爷,凭空在人间变出金银财宝,物资装备?”

    “放你个罗圈拐子屁。”

    小兵被骂的不止一步的退后,城头子路飞扬的吐沫都喷在了脸上。

    此时他脸上阴沉不定的看着前面千野平原。

    实际上城头子路是害怕了,恐惧了。

    这一路上走了不少地方了,越是靠近北海,反而碰到的人越来越少,能打劫的地方越来愈少。

    可是按理来说越往腹地走,应该越繁华才对。

    这种反差,让城头子路不好受,更让他恐慌。

    他们是流寇,是山贼,是悍匪,他们不事生产,没有人口,没有农田的结果,就是被饿死。

    他唯一做的正确决定就是把近十万人部队分成小队分散抢掠,否则现在早就已经饿死一大片了。

    “青州为什么如此诡异?”

    “难道青州的粮食真是从天上搬下来的吗?”

    “周围没有农田也就算了,已经经过秋收,但为什么连村庄都没有了?”

    “这完全不合理,也不现实啊。”

    “他们这样是如何在春耕时期种田的?”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城头子路疯狂挠头中,他不懂种田,也不懂内政治理,实际上这里面很复杂,能做的不少,但能做到得心应手,做到如臂指挥的人不多。

    打天下只是过程,治天下才是目标。

    很多人把建设一个国家最难的地方视为打天下,当然,军事无小事,在某些时刻并不算错。

    但实际上,即便是打天下中,治天下也是非常重要的。

    内政人才,是一个势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玄龄知道想要在乱世之中休养生息不易。

    本身种田,发展设施,建设各种利民工作就很困难了。

    更别说乱世之中,这些设施很容易就会被战乱摧毁,到时所有投资入不敷出,赔的底朝天。

    更别说青州最初一穷二白,虽说没有什么土地兼并,苛捐杂税,众多徭役等。

    但要人没人,要地还得自己开垦,十分困难。

    于是房玄龄就发布消息,召集了许许多多的人口集中在一起,进行有明确分工的工作。

    比如今天你干什么,明天你干什么,后天你开垦多少地,大后天你浇多少肥等等。

    让人口精简化,做的事情也精简起来,让民力真正的高效率工作起来,并且转动。

    战乱年代,依靠城池自然是最安全的,于是最初的设施都放在了各个大城的周围。

    北海郡的许许多多基础设施都在北海城周围,这是城头子路没看到任何农田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房玄龄发现仅仅城池周边的农田已经不足以使用,必须向外开垦土地。

    但房玄龄依然清楚现在是乱世,不能随意的让人民朝着四面八方开垦,很容易被乱军破坏。

    于是房玄龄就亲自规划了整个北海郡周边的农田。

    他实地考察,并且根据地形,根据很多因素划分了无数的种田部落,相当于村庄的那种形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