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春秋不当王 > 第641、642章 拿下郈邑!隳三都的开场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驷赤和侯犯撩开车帘,只见几名穿着皮甲的人站在城门口,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而那些守城的将士们,却在此刻纷纷是从城墙上往下俯身看去,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举着火把,都在那是注视着他们。

    显然,他们也是茫然的。

    侯犯跳下马车,躬身为礼。

    “诸位,在下既已经决定出奔,还请诸位行个方便为好!”

    人群中,突然是有人是开口道:

    “侯大人要走,我们自当不会阻拦。”

    “但是我们如今已准备向叔孙氏投降,而大人你们还穿戴着叔孙氏的皮胄,叔孙氏日后若是问罪下来,我等小人恐怕也是担待不起啊!”

    “大人也知道,叔孙氏如今对我?人只怕是好感全无的,所以我们又岂敢不再小心侍奉于他们呢?”

    “还请侯大人莫要为难我们,归还身上所穿的皮胄。”

    驷赤这时也从马车上下来,侯犯见状,还上前搀扶了一下,驷赤站定之后,开口道:

    “尔等为何要做得如此过分?我们虽是穿走了几副胄甲,那也只是为了预防出奔在外会遇到流寇,而且我们所穿皮胄都没有叔孙氏的印记,所以又如何会给尔等带来麻烦?分明就是尔等落井下石,在此故意刁难!”

    这时,人群中又有一人说道:

    “不行,坚决不行!必须要确定了才能放尔等出去!否则若是叔孙氏真的怪罪下来,我们岂不糟糕?!”

    也难怪,毕竟这些国人如今都惧怕叔孙氏会将他们秋后算账。所以,对待侯犯等人如此凉薄,如此的不通情达理,那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

    而侯犯此时也不由得是心急如焚。毕竟,鲁国之师如今就在城外不远处驻扎着,一旦知道了这里的情况,他们一定会马上派人前来接手?邑。

    到了那个时候,侯犯他再想要出奔,恐怕是连机会都没有了。

    驷赤看出侯犯的急切,便是开口道:

    “大人,不如你先走,我留下来进行清点,正好?荦接赤的家眷也尚未来到!赤也好等等他们!”

    侯犯握住驷赤的手,说道:

    “这……赤兄……你投奔与我,却反而还要让赤兄置身险地。只是……万一鲁人来了,你却该如何是好?”

    驷赤本来想要和侯犯摊牌,但是见侯犯对自己情真意切,也是于心不忍:

    “犯兄,你我相识一场,已是难得。今日之局既已如此,便让赤为犯兄再做得一些事吧!请犯兄速速离去,鲁人对你已是恨之入骨,你于此地多留一刻,便是多一分危险。我驷赤本出身微末,实不足为虑,犯兄不必替赤担忧。”

    侯犯不无感动道:

    “赤兄,那犯这便先行一步,还望赤兄能尽早赶上!”

    驷赤也不由落泪,他甚至是感觉有些对不住他。

    但是,他又转念一想,侯犯他如果一直负隅顽抗,其最终的结局也必不会好

    而且还会给鲁国,乃至天下带来更大的危害。

    如今侯犯能出奔齐国,说不定下半生虽是会归于平淡,但如此倒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结局。

    驷赤为了心中的大义,不惜自残身躯,不惜将家眷置于危险之中,甚至还牺牲了自己的朋友之义,这一切到底值得吗?

    可能答案是不一的。

    但对于驷赤而言,显然他是觉得是值得的。

    侯犯上得马车,与之依依惜别。

    而驷赤则是留下来清点皮甲,驷赤在将侯犯及其家眷,还有愿意跟随侯犯的士兵,一并放出去之后,便是合上了城门。

    至于?荦,明里说是要去护送驷赤的妻小,实则是带着他们离开了居所,来到?邑一处安全的地方进行安置。

    而?人和驷赤,就这样十分平静的等待着鲁人的来临。

    ……

    天亮之时,叔孙氏的大军果然是来了,?邑的城门应声洞开。

    叔孙氏和孔丘,终于是如愿拿下了?邑这块硬骨头。

    孔丘特意前来处理后事,其实这也是为了避免叔孙氏单独入城,对?人恐生恶意。

    所以,孔丘作为大司寇,他必须前来“和解”此事。

    而李然在宫儿月和褚荡的护送下,也是一同入得?邑。

    毕竟,这是他们所谓“隳三都计划”的第一场胜利。

    虽然因为侯犯的死守,其进展曾一度不顺,但是好在结果终究还是好的。

    孔丘和李然进入邑宰府邸,而子路眼下已经成为季氏的家宰,所以这次前来,他也正是代表了季氏这边,是一齐查看?邑的情况。

    李然见左右没有旁人,开口道:

    “这番行动,虽是受了一些波折,但好在有惊无险,且如此一番闹腾,倒也不失为是一件好事!”

    孔丘听李然如此说,不由问道:

    “哦?恩公何出此言?”

    只见李然是微微一笑,并是言道:

    “?邑之难,如果过于容易了,又如何能令叔孙州仇下定决心,就此堕去?邑城墙?而且又如何能让孟氏和季氏看出其尾大不掉的危害!呵呵,他们两家如今应该也在那忐忑不安了吧?”

    孔丘点了点头:

    “恩公所言甚是,其实此前季孙斯甚至也已是找到丘,表明其对于公山不狃的忧心,接下来……是否该对费邑下手了?”

    子路则是说道:

    “季孙大人也曾经跟仲由说过这些,仲由一开始对此不置可否,侯肯来相见,当可和鲁侯以我们齐国利益为先,令其签订盟约,让鲁国依附于我们齐国之下!”

    齐侯杵臼听到这话,沉默了一会儿。

    国夏这时说道:

    “虽然说齐鲁这几年争纷不断,但也大都只是小打小闹,最终也大都是不了了之。”

    “如此做……恐伤两国的和气啊。如此挑事,万一是激恼了鲁侯,只怕亦是不妥啊!”

    田乞眯了一下眼睛:

    “有何不妥?难不成我齐国还惧怕他鲁国不成?”

    齐侯杵臼则亦是长叹一声:

    “只是……若鲁国依旧不肯臣服于我齐国,却为之奈何?”

    齐侯杵臼毕竟是年纪大了,虽有雄心,却已无胆气。

    若是真到了和鲁国生死相拼的时候,他不免是又有所退缩。

    田乞深知齐侯杵臼的心思,当即说道:

    “君上欲图谋天下,鲁国便是我齐国不可逾越的一道沟壑。而如今,那孔仲尼除了有李子明相助,还兼有诸多弟子各司其要。仲由、闵子骞等人,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才。还有那端木赐,更为商贾之奇才。”

    “一旦鲁国在孔仲尼的掌控下,就此强大起来,即便不显于今,但也恐将危及我齐国的未来!君上可万万不能将此祸患遗留给子孙后代啊!”

    齐侯杵臼听到这话,不由是坐直了腰身。

    “嗯……田卿所言甚是,寡人这便给鲁侯修一份诏书。来或不来,就看鲁侯他是不是有这个胆量了!”

    齐侯杵臼当场命人是拟定了诏书,并以伯主之国的口吻邀其前来齐国会盟。

    但刚开个头,齐侯杵臼便是抬起头来问道:

    “只是……约于何处相会较好?”

    其实田乞对此也早就已经盘算好了,说道:

    “夹谷位于齐鲁之间,君上可选于此地与鲁侯会盟!”

    齐侯杵臼闻言,却是稍稍犹豫了一下:

    “那里?……那可是莱人的所在……”

    田乞不假思索的说道:

    “莱人早就已经被齐国所降服,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田乞的语气已经没有多少耐心,齐侯杵臼微微一怔,虽然听了出来,却也并不生气,只道:

    “行吧,那就定在夹谷吧!”

    齐侯杵臼一边说,一边是命人拟定诏书,又盖上了齐侯大印,并派使者是送往了鲁国。

    ……

    下朝之后,田乞便回到府邸,唤来竖牛议事。

    竖牛还不知是何事,赶到行礼之后,问道:

    “大人是有何吩咐?”

    只见田乞是颇为得意的捋了捋胡须:

    “前不久,你提出让君上和鲁侯相会一事,本卿已于朝议上议定了。君上已经给鲁国发去诏令,而且地点就定在了夹谷!”

    “竖牛,你可以安排下去做好准备了!”

    竖牛眼前一亮,但是很快冷静了下来:

    “那鲁国那里……?”

    田乞不禁是冷笑一声:

    “呵,那也不是他们想不来就不来的。如今我齐国乃为晋东盟主,若不听此诏令,届时我齐国便可出师有名,与卫、郑两国共讨鲁国!”

    “但他们若是敢来……届时便可当场挟持鲁侯,并将那孔丘和李然是一并制服,且押来齐国为质。如此,天下可定矣!”

    竖牛听罢,却是一时有些不明:

    “哦?大人何以料定李然亦会前来?”

    田乞却是嘴角微微一扬,甚是不屑的说道:

    “呵呵,本卿岂能不识人?李然既是出现在了?邑,又为我暗行众之宿敌,如今本卿既要前往夹谷,那他又会如何不来?”

    “李然此人,之前本卿也是只闻其名,说到正面为敌,如今却还是首次。呵呵,正好也可以见识见识他的能耐!”

    说起暗行众,竖牛其实已经跟随过多人,从丰段到季孙意如,再到范鞅。而眼前的田乞,却给他一种不同的感觉。

    首先,田乞在齐国的名声是极好的。他既不像丰段他们与民争利,也不像范鞅那样自恃而骄,锋芒毕露。

    所以百姓们拥护田乞,而齐侯杵臼又对田乞是极为信赖。也只有在这种特定的时候,田乞那种隐藏于深处的杀气,才会显露出来。

    其次,便是田乞对于人心的把控,的确是要更胜一筹的。

    竖牛闻言,便当即回道:

    “既如此,小的这便前往夹谷,做好准备!”

    田乞却又是一个摆手,与他止住道:

    “此事倒也不急,且等鲁侯那边来了消息再说。”

    随后,田乞的眉毛又挑了一下,并是说道:

    “你且去把黎锄叫来。”

    竖牛当即出去,叫来了黎锄。

    黎锄也是齐国的大夫,却和田乞勾连,俨然成为田乞的狗腿子。

    事实上,如今齐国上下,类似黎锄这样成为田乞泥腿子的卿大夫,也绝对不在少数。

    毕竟,一方面田乞乃是当朝的大红人。而另一方面,田乞的钞能力也绝不是盖的。

    黎锄前来,与之行礼后,田乞便是问道:

    “黎锄,你如何看待鲁国的孔仲尼其人?”

    黎锄听田乞与他如此问,便是当即拱手回道:

    “孔仲尼不过一介儒生,知礼而无勇,根本算不得什么。当年君上想要重用于他,后来反悔,而此人竟然也不敢为自己多言一句,由此可见,此人实不足言!”

    “不过,如今此人执掌鲁国,或与我齐国为敌。大人亦早日图之,免留后患才是!”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