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春秋不当王 > 第643、644章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田乞听得黎锄所言,便是缓缓点头道:

    “嗯……这也正是本卿让你过来的原因!”

    黎锄受到田乞的肯定,心中甚是欣喜,于是继续言道:

    “小人以为,之前孔丘在鲁国开设办学,所收的弟子不计其数,便是我们齐国,也有不少人是拜其为师。而且,现在他也已经摄了鲁国相事,其声势可谓极致。”

    “故而,大人还需得重视此人才是,若是任由其在鲁国如此发展下去,恐怕是比当年曹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所以,小人的意思是,不如趁其羽翼未丰,尽早将其除之,免留后患才是!”

    田乞闻言,眯了一下眼睛,饶有兴趣的问道:

    “哦?你也是如此想的?”

    黎锄听罢,更受鼓舞:

    “哦?难道……大人本就是如此打算的?对了,朝堂之上,大人曾提议在夹谷会盟……而夹谷又乃是莱人之所在……大人莫不是?欲借莱人的手,诛杀孔丘?”

    田乞却是不置可否,又是看向了竖牛。

    而竖牛却又是试探性的问道:

    “只是,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日后史书留名,恐于大人不利?”

    黎锄却当即回复道:

    “这个简单,可将此祸归咎于莱人!如此便可确保无有后顾之忧了!”

    竖牛却又是言道:

    “话虽如此……只恐鲁人的史书不会如此理会。”

    田乞闻言,却是不由突然大笑了起来!

    直把竖牛和黎锄是搞得有些莫名其妙。

    随后,只听田乞言道:

    “哈哈哈!不过虚名而已,有何惧哉?纵是我田乞罪于当代,但于我田氏而言,那也是功于千秋啊!至于身后之事,说到底不还是由后人杜撰?”

    “呵呵,只要我田氏不倒,又何虑无名?相反,若是我田氏果真不禄于天,那要得这些个虚名又有何用?”

    竖牛在一旁听着,倒也是极为佩服田乞的见解和勇气。

    毕竟,像诛杀孔丘这样的当世大贤,这事恐怕也没几个人敢干的出来。

    更何况,还要面对身后的恶名。而田乞显然是对此是看得极淡,这对于那一时代的人来说,确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因为,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还都是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

    他们大多数人都相信,一旦个人的名誉被钉在了耻辱柱上,那么自己的后代,甚至是自己,就有可能会遭遇报应和清算。

    就比如,牵涉到子孙后代的,有像因为赵盾弑君,导致其后代遭到了下宫之难。而直接自己倒霉的,也有类似崔杼这样的案例。

    所以,“道义”在那一时代,是一面多么显眼的旗帜,使得所有人都不敢忽视它。

    而田乞的这一番极为通透的话语,显然是已经跳出了这一“铁律”。

    他甚至是认为,所有的“道义”其实都是由后人来定义的。所以作为这一世的当家人,就应该好好的替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谋取更大的实惠

    也唯有这样,才能长久的保持自己家族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再说回鲁国。

    孔丘在拿下?邑之后,刚缓一口气,便在那寻思着该如何对季氏的费邑下手。

    而就在这时,鲁国却突然收到齐侯杵臼的诏令。鲁侯宋也是急招孔丘是一同议论。

    而鲁侯宋,在看完之后,便当着齐国使者的面却也并未多说,只道:

    “诸位使者还是先行下去歇息,待寡人和众大臣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齐国使者行礼离去,而待鲁侯宋时目送他们出了大殿后,便是忍不住将书信一扔,在那亦是愤愤不平道:

    “这些齐人,简直是欺寡人太甚。他们齐国纵是比我鲁国更为强大一些。但齐鲁两国皆为侯爵,他竟是以对臣子的口吻来写得这一封诏令,当真是岂有此理!”

    孔丘在侧,起身弯腰捡起了地上的信公文,并躬身重新将其放回了鲁侯案几上,并言道:

    “齐国自齐桓公之后,乃是始终以伯主之国自许。总以为自己是要高过别的诸侯一头,此乃他们不通于礼数所致,君上不必因此而恼怒。”

    鲁侯宋听得孔丘所言,也是逐渐恢复了平静,并是叹息道:

    “哎……如今齐侯让寡人前往夹谷与之盟会,不知孔卿如何看?”

    孔丘环顾了一圈,只见季孙斯和孟孙何忌等人,都是在那低头不语。于是,他便是开口道:

    “臣以为,此行是非去不可的!若是不去,恐将落得一个天下诸侯共伐鲁国的口实!”

    鲁侯宋闻言,却是不由迟疑了片刻:

    “但是……那个地方……虽然说乃是齐鲁交界,也不算亏待我们鲁国。但那边的莱人……若是齐侯别有用心的话,只怕……”

    孔丘则是拱手作揖道:

    “君上且不急着答复齐国使者,此事待臣与诸位大人再筹措商议一番,再定不迟!”

    鲁侯宋不由是点了点头,并是答道:

    “嗯,既如此,就有劳孔卿了!”

    鲁侯宋这时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头大。而众卿大夫见状,也是纷纷告退而去。

    而季孙斯和孟孙何忌,以及叔孙州仇,这时也专门在殿外是找到了孔丘。

    季孙斯先是开口道:

    “司寇大人,此番夹谷盟会,这等大事,其实便由大人做此决断即可!我等皆是无有异议的!”君上配齐左、右司马,与三军同去,如此便可万无一失!”

    鲁侯宋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寡人这便修书一封,且让齐国使者带回吧!”

    孔丘躬身道:

    “臣已替君上拟好,还请君上过目!”

    孔丘将自己准备好的信简递交给鲁侯宋,鲁侯宋看了之后,说道:

    “言辞得体,不卑不亢,甚好!甚好啊!”

    鲁侯宋拿出鲁国大印盖了上去,又命人是请来齐国使者,讲明原委,让其将答复带回,并交给齐侯杵臼。

    齐国使者接过信简,并是回复道:

    “在下这便回去与寡君复命!”

    孔丘则是亲自送齐国使者出了城门,然后索性也是出了城门,并是前往杏林议事。

    ……

    田乞这边,在得到鲁侯宋的回复之后,便召集竖牛、黎锄等人是一同商议此事。

    竖牛闻言,露出笑容。

    “果然是不出大人所料,鲁侯终究是选择前往夹谷了!”

    黎锄亦是在旁言道:

    “呵呵,那李然竟也在其中。真是天助大人以成全功!此番借莱人之手,可一举铲除李然和孔丘,永绝后患!”

    田乞也甚是得意的点了点头,并是捋着胡须道:

    “本卿之前让你们事先所筹备的,可都准备好了?”

    竖牛回复道:

    “在下已经和莱人的首领说定,待会盟之时,他们便会派人假意叛乱,进而挟持鲁侯,再趁乱杀掉李然和孔丘!”

    田乞说道:

    “嗯,如此甚好。只是……听说鲁侯此番前去夹谷,是配齐了三军呐!所以,此举……恐怕也未必能成!”

    竖牛胸有成竹的说道:

    “田大人放心,即便是此计不成,在接下里的享礼之上,竖牛也是作得一番周密安排!竖牛已安排了优施(侏儒)为戏,实则令其暗藏兵器于享礼之上,届时亦可趁其不备,一举杀之!”

    “而且,于夹谷所设立的高台,竖牛也已经看好地方,距离鲁军接应的地方较远,我们可派兵埋伏夹谷左近,一旦前者都失败了,那还可一不做二不休,对其进行伏击!”

    “竖牛便是不信,孔丘和李然难道还能有通天的本事?”

    田乞闻言,不由是微微一笑,并是言道:

    “如此甚好!竖牛的这些个安排,甚合本卿的心意!切记,不得有失!”

    竖牛躬身道:

    “大人放心!”

    随后,田乞又望向了黎锄。

    “黎锄,你这便前往夹谷,建立高台,以作和谈之用。本卿这就进宫再面见君上,议定此事!”

    “竖牛,你也和黎锄一起前去,务必和莱人的首领再确认一番,告诉他,此事若成,本卿自当另有重酬!”

    田乞十分自信,他确信齐侯杵臼一定会对他言听计从。

    所以,他提前就让黎锄和竖牛是去了夹谷,做好万全的准备。

    黎锄和竖牛领命而去,田乞则是收拾一番装容,入宫拜见齐侯杵臼

    齐侯杵臼对于会盟,自是也没有意见。

    只不过,对于鲁侯宋所要求的配备左右司马,却让他不无有些疑虑。

    “田卿,此番寡人与鲁侯不过是和谈而已,鲁侯为何要配齐左右司马?带得这么多兵马,却是何故?”

    田乞不动声色道:

    “君上,鲁国既是如此,那我们也带上便是,又何足为虑?”

    齐侯杵臼点了点头,并若有所思道:

    “这倒也是,我齐国国力数倍于鲁国,难道还怕他们不成?田卿,你这便替寡人传令下去,吩咐国、高二氏各派兵三千,与寡人同去夹谷!他鲁侯带得兵马,难道寡人就带不得了?此番寡人正好也去会一会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竖子!”

    齐侯杵臼本身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当年鲁昭公出逃齐国,齐侯杵臼对鲁昭公便不如何的尊重。

    甚至是将其视为臣子,而子家羁就曾对此是据理力争过。

    而鲁侯宋,作为鲁昭公最小的弟弟,齐侯杵臼自然是更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但是,转念间齐侯杵臼似乎又是想到了些什么来,竟是又与田乞是语重心长的言道:

    “田卿,此番虽是要使鲁国屈服于我齐国,但田卿还需记下,若非不得已,切不可当面与鲁侯起了冲突!要不然,恐为天下人所耻笑!也万不可伤到了鲁侯!听明白了吗?”

    田乞心下一个咯噔,但明面上还是假装答应道:

    “君上宽心,臣自是要以大局为重的,绝不会贸然行此等无礼之事!”

    田乞这显然是耍了一个花腔,听着好似是在国君面前答应了下来,但实际上说了也等于白说。

    什么叫“以大局为重“?什么叫“不贸然”?

    “以大局为重”就是代表了应当随机应变。

    “不贸然”代表了是深思熟虑,有所准备。

    而齐侯杵臼此时自然也听不出田乞的这些个话外之因,只是点了点头,并随后又是问道:

    “对了,那天下闻名的李然,这番竟也在出使名单之中。此人素有大名,如雷贯耳,此番寡人倒也是可以见到其真人了!那……据田卿所知,此人当真是如传闻中的那般厉害?”

    田乞却是嗤笑一声,并很是不以为然的回道:

    “回君上,世人对李然此人多有赞誉,但在臣的眼中,却也不过是一沽名钓誉之徒罢了!否则楚灵王、王子朝、鲁昭公等又岂会一败涂地呢?”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