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32章 天涯沦落喜相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诏狱中出来之后,狗蛋和颜悦色地对张永说:

    “张公公,前番是我鲁莽了,多有得罪,公公莫要放在心上。日后,司礼监该如何还是如何,不必有任何改变。”

    张永急忙跪下道:“奴婢不敢托大。皇上终究是皇上,是奴婢们的主子。”

    狗蛋微微一笑,并不接话。

    撇下张永,独自回到乾清宫后,狗蛋对赵嬷嬷说:“今日累了,明天早晨就叫翰林院的贾师傅别来讲课了,我要睡一天懒觉。”

    赵嬷嬷笑道:“这容易,老奴这便遣人去通知贾师傅去。”

    狗蛋步入偏殿,爬回自己的被窝,从袖子里掏出杨廷和故意留在书桌上的手稿。在床头的烛火下细读,狗蛋这才发现,原来杨廷和留下的,是自己在任内阁首辅期间,了解到的各个大臣的不法事迹。

    有一些是关于王琼的。比如王琼曾勾结钱宁,构陷彭泽,诬陷云南巡抚范镛、甘肃巡抚李昆等事。这些其实没什么用。

    但更多是他曾经的手下清流们做的。如在京的兵科给事中史道诬陷前兵部尚书王宪,前右都御史林俊等设法构陷大臣等事迹。这些属于大老虎。

    更多的则是小苍蝇,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地方官请托孝敬白银万两,某某地方官跑买官额,孝敬几千两等等。某年某月,某地方官要替族里摆脱什么案子,案子死了几个人,苦主什么背景,都一一罗列。

    涉及到什么人,具体做过什么事,桩桩件件,杨廷和都详细记录了下来,并在每一页纸上用墨汁都按了手印。

    狗蛋长叹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也知道杨廷和写下这些的本意,倒不是为了让新皇澄清吏治。

    杨廷和只是用自己的一份拱状,向皇帝买杨慎的后半生而已。

    狗蛋先前还奇怪,为何当时刑部断案时,只判了杨廷和死罪,杨慎流放滇南,再无其他株连。原来是杨廷和知道的太多了,树大根深,刑部不敢“秉公判罚”,于是选择了宽大处理。

    张太后和蒋阁老当日都盛赞刑部尚书张子麟识大体。狗蛋本以为是说张子麟在新旧交替的敏感时刻,不搞清算,安定朝局。没想到,蒋阁老还有另一层意思在里面。

    今夜,杨廷和转手给新君送了一把刀。虽然这把刀现在还没什么用,可小皇帝总有亲政的一日。到那一日,杨慎就可以回家安度晚年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狗蛋思索着,杨廷和送给他的这个礼物,可以用来交易些什么。

    .

    话说杨慎在判决出来之后,被催促着连夜收拾东西离京,走官道去往云南。杨慎本还想求通融,让他在杨廷和行刑过后,为杨廷和收尸,不过官府并未理会。

    没有任何人相送,只两个公人催促杨慎赶紧动身。

    “杨大人,请快些出发吧,莫要为难我等。”一个公人道。

    杨府早已是人去楼空,曾经煊赫的阁臣宅邸,被抄家过后一片狼藉。杨慎独自坐在杨府空空的庭院中,看着天边一轮冷月,想起杨家父子二人半生宦海沉浮,一种荒谬感不由涌上心头。

    路上行了二十多日。到了杨廷和行刑的日期,杨慎便在驿馆中改换孝服,大哭三日。周围同行的客商见状,皆叹息不已。杨慎本还想央求多留几日,让他在驿站设祭坛遥祭杨廷和,可惜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日期已经误了,公人也不敢通融,只得逼迫杨慎上路。

    走到长江边的古渡口,正是风高浪急,阴雨绵绵的时候。一群人排队在渡口前等待下一班船,公人向杨慎抱怨道:

    “杨相公,这风高浪急的,可惜没钱,坐不了大船啊。”

    杨慎看了看停在渡口旁的一艘楼船,船前列了个标牌,上头写着“一渡一两”。杨廷和苦笑道:“郎中羞涩,苦了两位兄弟了。”

    两个公人都摆摆手,示意杨慎不要再说了。这两位如今已经把这个宰相家的公子给看透了,说起来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天上文曲星下凡来,可惜兜里比脸上还干净,这回两人是十两银子都赚不到。

    正说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杨兄?”

    杨慎回头望去,却见一个穿着青衣官袍的年轻人,正神色激动地向自己走来。

    “陆兄?”杨慎一眼就认出来了,来人正是翰林院编修陆?。陆?当年中探花时年仅二十四岁,现年也不过二十六岁。他入仕时杨慎已经辞官回乡了,两人是在杨慎此次回京求官时结识的。

    “陆兄,你为何在此啊?”杨慎惊讶道。

    “哎——杨兄末提了,我被外放为广东按察使,正要去赴任呢。”陆?摆摆手,然后立刻提议:“同是天涯沦落人,不想千山万水,竟能在此地与杨兄相遇,实是难得的缘分。我请杨兄喝上一杯,如何?”

    杨慎看了看两个公人。俩公人一听按察大老爷要与杨慎攀谈,哪敢不应,急忙殷勤道:“老爷们请便,小人们自无不可!”

    陆?出钱,就在旁边的楼船上要了一个雅间,请杨慎喝酒。两个公人也跟着享福,在船舱中找了一桌吃吃喝喝打马掉。

    “陆兄,你在翰林院中干得好好的,何以外放?可是得罪了朝中的什么人?”杨慎先敬一杯酒。

    “哼哼!”陆?冷哼两声,叹道:“我因结交兴王,被王琼针对,这才调任地方。”说罢,一杯苦酒下肚,两人这便打开了话夹子。

    “我观当今陛下,实无人君之相。前番江彬要修宅子,皇上居然从内库中送出了几十车的厚礼,这番恩宠,闻所未闻。那江彬更是无礼至极,出言狂悖,目中无人,横行无忌。我与几位翰林院的同僚,就因未参加他江彬的酒席,便被江彬怨恨,过后竟然要伙同张永、王琼等人,罗织我等的罪名。”

    “兴王殿下又是怎么回事?”杨廷和接着问。

    “兴献王如今被加封为亲王,留在京师。想是太后与阁老们以为,皇上年幼,未必能站稳。”陆?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如若将来出了什么意外,好歹兴王还在京师中镇着,也不至于再出午门之变这样的祸事。”

    说道这里,陆?摇摇头,眼中含泪道:“如今的朝局暗无天日。杨阁老去后,蒋阁老一人在内阁中孤木难支。皇帝年幼,是非不明,朝政被奸佞把持,我留在京师中也没什么意思了。还不如外放到地方逍遥快活。”

    杨廷和笑着给陆?斟酒道:“苏东坡当年被贬广东为官,曾写下一首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举之马上也要有当年苏东坡的运气了。”

    两人哈哈大笑。笑完,陆?低声叹道:“不瞒用修,在弟心中,如今的大明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兴王殿下。”

    杨廷和惊讶地看着陆?。陆?把头凑过来,低声对杨慎道:

    “如今在京师中,大家都在暗中疯传,说太后一直属意兴王殿下即位,这才故意将殿下留了下来。现在,人们都叫兴王为外皇帝,而称呼紫禁城中的那位叫内皇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