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52章 不问苍生问权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狗蛋吃了一惊。杨一清要讲故事?

    魏德招呼左右的宦官宫娥们主动退下,殿门紧闭,大殿之上只剩下君臣二人。

    “朕尝闻先帝南巡时,曾到访过阁老宅邸,与阁老相谈甚欢,竟聊了两个昼夜。却不知先帝与阁老当时究竟聊了什么。”

    “先帝与臣主要谈了满朝贤良忠奸。不知皇上想听哪位?”

    狗蛋深吸一口气。杨一清这是在给他出选择题,狗蛋接下来说出的任何名字,都意味着不信任。杨一清与绍治皇帝接下来的对话,被杨一清记录在日记中,后世收录于《绍治政要》,历代史学家无不引为怪谈。

    “我该问哪一位?”狗蛋道。

    “海内咸传皇上聪明睿智,自有主见。”

    狗蛋虽套不出来话,却也不想把自己心底的疑惑暴露给这个初来乍到的杨一清,于是耍起了心眼。

    狗蛋笑道:“先帝以为,江彬是忠是奸?”

    杨一清嘴角微微一笑。“先帝说,江彬此人,不得势时便忠,得势时便奸。故先帝在时,江彬从未真正得势。”

    狗蛋皱眉,这是拐着弯指责自己纵容江彬啊。

    杨一清接着说:“先帝在时,江彬不可谓不忠。先帝与虎豹相搏,那老虎突然冲突笼子,将先帝逼到了墙角,现场百十人,只有江彬一人冲上前去搭救。江彬的作为,可以称得上铁胆忠心。然而江彬所忠者,实非先帝也,江彬的眼里只有他自己的前程。”

    江彬是一类人的缩影。这类人没什么背景,白手起家,为博上位便什么都敢做。在杨一清看来,江彬不可靠。可狗蛋自问,在这世上,江彬何其多。

    杨一清道:“先帝用江彬,从来只以幸臣待之,给他小恩赏,却不会让他得到大功劳,更不会倚为柱石。”

    狗蛋听明白了。杨一清的话,除了批评自己对江彬这个野心家倚为柱石以外,还在暗示哈密边事。杨一清认为,江彬不能有拓土之功。如今朝野上下,已经找不到一个有拓土之功的人能压住江彬了。如果让他功高震主,朝廷又该把他置于何处呢?

    随着绍治皇帝的位置越来越稳,将来江彬就越来越不能见容于皇帝。

    狗蛋道:“善。”

    杨一清心中隐隐有些失望,于是不再谈江彬。两个人陷入了尴尬的寂静。

    狗蛋率先打破寂静,小声问:“先帝还说了哪些人?”

    “皇上想听哪些人?”

    狗蛋皱眉不语。瞥了一眼四周,确定现场再无一人之后,狗蛋终于开口了:“杨廷和。”

    只要兴王不登基,杨廷和的历史定位就已经被盖棺定论了。不过,官方的结论写在史书的结尾,人心中的结论则在字里行间。

    杨一清笑着点点头,打谅着狗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地狗蛋非常不舒服。“皇上终于问杨介夫了。”

    杨一清娓娓道来:“对先帝而言,杨廷和是个贤臣,远胜王琼、蒋冕之辈。”

    贤臣?狗蛋惊讶了。天下人说杨廷和是贤臣,朱厚照也不会这样说,否则自己屁股下面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杨一清笑道:“先帝到死,也没有杀杨廷和。众所周知,杀杨廷和的是绍治,而不是正德。”

    狗蛋叹服于面前这老头刁钻的角度。杨一清说得也没错,正德皇帝到死,都没有任何对不起杨廷和的地方。后世史书上也只会记载,一代贤臣杨廷和因擅拟遗诏,被正德皇帝的儿子所杀。

    狗蛋把屁股向前挪了挪,倾身问道:“先帝真的以为,杨廷和是贤臣吗?”

    杨一清摇摇头道:“先帝曾因杨廷和沟通宁王之事,当着老夫的面怒斥过杨廷和,可见先帝对杨介夫有怨。不过这大明朝,总得有个把贤臣出来维持体面。既然先帝让江彬做佞臣,让杨廷和做贤臣,他们想做也得做,不想做也得做。”

    狗蛋明白杨一清的意思了。在朝堂上,要有佞臣,也要有贤臣。具体谁来填哪个坑,由皇帝说了算。

    “为什么一定要有佞臣呢?先帝为何不让江彬也做贤臣?”狗蛋心道,打起仗来,江彬比你们所有贤臣都要猛。

    杨一清摇摇头道:“朝中若只有贤臣,言官们会弹劾谁?”

    狗蛋心道,历史上的嘉靖皇帝,不会就是你杨一清教出来的吧?

    狗蛋最后问道:“先帝又是如何看待张永的呢?”

    .

    当天夜里,张永披着斗篷来到兴王府邸。

    现在的局势越发凶险,随着士子放榜而处处喜气洋洋的京师,暗中却透露着紧张的气氛。

    张永已经获悉,两日后的早朝,将会有不少人突然对他发难。因为杨廷和的关系,兴王一派在朝中也有不少同情者,可这些同情杨廷和的中下层文官不可能站出来维护“八虎”之一的张永。所以,不出意外,张永会失去提督九门、提督东厂之权。

    张永迫切希望能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现在,只要有一个实权派大臣站在兴王一边,张永就可以立即发动政变,控制住小皇帝,还兴王之帝位。

    “张公公这几日周旋于朝臣间,实在是辛苦了。”昌国公张延龄也在,张延龄拉着张永的手进入兴王府的密室中。

    小小的密室里聚集着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昌国公张延龄,兴王府的陆松、袁宗皋、刘既,以及创业团队的核心:兴王朱厚?小

    朱厚?械溃骸把钜磺宀豢险驹诠抡庖槐摺N?碇倚模??换鼐┚腿グ菁?诵』实邸9掠质б磺吭? 

    张永坐在太师椅上,捏着额头道:“蒋冕与小皇帝达成交易,要在后日金銮殿上唱名时,发动言官弹劾于我。如果咱们丢了提督九门、提督东厂之权,皇宫大内,便只有太皇太后手上的一只净军可以调动了。”

    张延龄道:“张公公不是认识不少团营的人吗?”

    张永道:“人心不足侍。谋事要密,做事要狠。咱们起事,只能用自己手里靠得住的人马。”说罢,张永转头问张延龄:“太皇太后究竟什么时候才肯拟诏废帝?!”

    张延龄一时语塞。太皇太后这个时候依旧优柔寡断,不肯下定决心。

    兴王道:“太皇太后的诏书若迟迟要不到,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永冷笑道:“怎么办?在座各位都有退路,唯独杂家挨活剐罢了。”

    这时,刘既上前谄笑道:“王爷,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咱们何不早定乾坤?”

    袁宗皋附和道:“王爷,后日金銮殿上唱名之时,便是咱们唯一的机会。如果再不起事,等张公公手下失去可调之兵,咱们就再无机会了。”临了,袁宗皋不忘再次劝说朱厚?校骸巴跻??衷诤蠡冢?估吹眉啊!

    兴王目视前方,仿佛在审视万里河山。大事当前,他的心中却出现了一丝忐忑。

    刘既再接再厉,劝道:“大明江山,不能交给那个妖孽啊!皇上!不能再犹豫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