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83章 陈郎潘俊夺头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傍晚,陈维藩扛着一只豹子回到营地,旁人大多两手空空。

    翰林修撰杨维聪想了一天一夜,也没有将根号二的分数表示凑出来,最后只得到“一又万分之四千一百四十二”这个模棱两可的结论。其他人干脆只算到“一又五分之二”这个精度,就算不下去了。

    等到所有人外出打猎的人都回来之后,太常寺统计各人两日所获之总数,排名第一的便是陈维藩:第一日几只山鸡,第二日一头豹子。

    武平伯陈熹今天运气不好,一无所获,以第一日的一头黑熊屈居第二。看着自己错失的彩头花落别家,陈熹咬牙切齿,深恨江家后辈多管闲事。

    高台上,小皇帝笑道:“谁曾想,这彩头最后竟飞入陈卿之手,也算实至名归。”

    陈维藩赶紧近前,单膝跪地道:“托皇上的福,臣才能捕获那头豹子。这不是臣的功劳,全是皇上的功劳!”

    小皇帝笑着点头示意,魏德见状,便高声唱道:“正德十六年夏康陵围猎,获胜者,陈维藩!御赐白玉如意一对,吉祥金锁一只!”

    太常寺的杂役两名,手捧托盘,将彩头呈上。陈维藩高声道:“臣谢皇上赏!皇上之恩,如山高,比海深,臣万死不能报也!唯有忠于王事,为皇上建功立业,驰骋疆场,马革裹尸!”

    杨一清倾身向前,对王琼啧啧叹道:“这位小侯爷倒是能说会道。”

    陈维藩领完奖后,康陵围猎活动至此结束。小皇帝笑问在场众人:

    “可有谁将三道算学题目全都解出来了?”

    众人一听此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表示大家谁也没有做出来。杨维聪上前惭愧道:“皇上所出三道题,臣只解出了前两道。第三题计算量太大,臣实在算不出。”

    朱载酆遗憾道:“武彩头有人能拿,倒是这文彩头要与众人无缘了。”

    杨维聪心道:你出这样一道题,不就是难为人嘛。要真把这个数凑出来,只怕和当年祖冲之算圆周率一般,非花费数月之功不可。

    杨维聪的腹诽还没有结束,却听一个稚嫩的声音战战兢兢道:

    “臣……臣解出来了。”

    众人循声一看,竟是小皇帝身边的伴读潘仲骖。

    杨维聪急忙问道:“小潘大人解出的,究竟是哪两个数?”

    杨维聪算了一天一夜,都没有把根号二的分数表示给凑出来,他实在不相信眼前这个小孩能做出此题。

    潘仲骖赶紧起身,拱手诺诺道:“以臣观之,此数不是分数。”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赵廷瑞笑着对身旁的廖道南嘀咕:“我一早就猜着了,这个数肯定不是分数那么简单。”

    廖道南笑道:“信臣怎么不去争彩头?”

    赵廷瑞摆摆手,呵呵一笑。

    杨维聪听到这个奇异的说法,不由大吃一惊,斥道:“不是分数,难不成还是整数吗?”

    潘仲骖摇摇头道:“既不是分数,也不是整数。这世间除了整数和分数以外,恐怕还有其他数。”

    杨维聪急得恨不得跳起来。自己算了一天一夜,眼睛都快算瞎了,你突然告诉我,我南辕北辙了?杨维聪怒道:“这又怎么可能?!”

    在杨维聪发火之前,小皇帝急忙调停两方:“杨卿!需先让潘卿把话说完!”

    杨维聪这才闭嘴,回到自己座位上,气呼呼地一屁股坐下。身旁的赵廷瑞安慰道:“达甫不必气恼,且听潘家小子是何见解。”

    “见解?胡言乱语罢了。”杨维聪冷笑道。

    潘仲骖看了小皇帝一眼,心道:皇上啊皇上,你这是赶鸭子上架,逼我作算学家啊。潘仲骖硬着头皮起身上前,拱手对众人道:

    “凡分数者,皆可表为两既约整数之除,诸位以为然否?”

    《九章算术》中有“约分”一章,所以众人都听明白了“既约”的含义,于是都点点头表示认同。

    潘仲骖瞥了小皇帝一眼,咽了一口口水,接着说:“依《九章》中勾股之律,今有勾一股一,则弦长之积为二。用开方之术,可以迫近弦长。诸位以为然否?”

    所谓“积”就是指“平方”。潘仲骖话中所涉及到的算学知识并不超乎《九章算术》的范围,于是众人再一次点点头。《九章算术》中包含勾股定理,也包含开平方的算法。不过《九章》中并未处理“不可开方”的情况,只笼统说,遇到不可开的数,应该用邻近数字大致估算。

    杨维聪这一天一夜的计算所使用的,便是“临数相估,余数相迫”的古典割逼近思想。能把根号二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杨状元的算功还是很不错的。

    潘仲骖继续道:“现假设此数可表为甲分之乙,则甲乙两整数必既约。弦之积为甲积分之乙积,依勾股率,乙积乃两倍之甲积,故乙积为偶数也。然则乙必为偶数,因奇数之积必奇数也。乙既为偶数,则乙积可为四所约,故两倍之甲积可为四所约也,则甲积可为二所约,然则甲亦必偶数也。如此,甲乙两整数皆偶数,必不既约,与前言矛盾!”

    陈维藩听罢,突然忍不住噗嗤一笑,对身侧焦洵嘀咕道:“什么甲鸡,乙鸭,能生蛋吗?”焦洵传回一个如听天书的眼神。

    杨维聪将潘仲骖这番论证的每个字都听得分明。听罢,杨维聪大惊失色,久久不能回神。

    “原来是这么回事……”王琼点点头长叹一声。

    蒋冕立刻近前,大声对小皇帝道:“恭喜皇上,喜得良材!皇上身边人才济济,文有潘仲骖,武有陈维藩。臣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百官一听蒋阁老这话,纷纷跟上:“臣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潘仲骖瞥了一眼小皇帝,脸已经红了一半。这要真是他想出来的固然可贺,不过小皇帝圣谕帮他作弊,他也没办法啊,总不能抗旨不遵吧……

    康陵郊游活动至此结束,一文一武两个彩头,最后都被小皇帝身边的伴读摘得了。而伴随着这两个彩头而来的,便是两份中旨,和两个无人能驳的任命:

    晚宴现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朱载酆大手一挥:陈维藩晋为指挥佥事,潘仲骖晋为国子监司业。

    蒋冕一看就明白了,小皇帝要开始动军权了。波澜不惊之下,这个任命传递出一个巨大的信号,标志着小皇帝与王琼、江彬集团开始出现裂痕。

    王琼的一系列出格举动,自然而然引起了小皇帝忌惮。不出意外,御驾回宫之后,小皇帝便会和蒋阁老来一场新的交易。届时,蒋冕和英国公退后一步,留出位置给陈维藩、郭勋等新人,让他们在名义上提督禁军和团营,以换取与皇权的联合。

    皇帝利用朝中两派恶斗,浑水摸鱼,捞取利益。蒋阁老退一步海阔天空,挟天子以压王琼。随着朝局发生新的变化,等到江彬得胜之日,恐怕就是其失势的开始。至于这个结果能否顺利达成,还要看下一步王琼在面对兴王的时候,动作够不够野。

    宴会现场的氛围颇为和谐,百官纷纷上前,与如今的新秀潘仲骖、陈维藩碰杯。小皇帝没有预料到的是,蒋冕随口说的这句“文有潘仲骖,武有陈维藩”立时成了金句,文武百官人人都将这句话深深印在了脑海里。“文有潘俊,武称陈郎”的名号,也立刻响彻整个大明官场,成了无数人写文章的素材和典故,日后甚至在民间被编为戏曲,广为流传。

    小皇帝更没有预料到,后人在《绍治政要》中专门记载了这个故事,“陈郎潘俊”在后世便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成语,指代绍治初年皇帝手下人才济济的盛况,后来被引申为前途远大的少年英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