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87章 二十里接风洗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守仁躺在驿站的上房中,辗转反侧。故乡余姚近在咫尺,他却不敢回去。官当得越大,他就越不敢面对从前的熟人,这叫近乡情怯。

    此次入京,他当了两个月的兵部尚书,就匆匆忙忙回乡丁忧了。最大的成就,只在于一路宣扬心学。让他印象最深的人,就是那个从放牛娃飞上枝头的小皇帝。

    此时,王守仁脑海中一直回放着小皇帝的身影,尤其是他那一双漆黑的眼睛。

    门外突然传来家仆的声音:“老爷,季彭山先生来了。”

    “哦?快请!”故乡遇故知,王守仁非常高兴。

    季本信步迈入驿站房间内,见到自己的王守仁,激动道:“部堂大人!”

    “明德请坐。”王守仁坐起身来,示意下人去倒茶,笑道:“你不是在建宁府任推官吗?怎么会回绍兴?”

    季本道:“我已辞官,愿追随部堂大人,宣扬心学。”

    “什么!”王守仁惊道。

    话说这个季本,在宁王之乱时曾协助王守仁平叛,之后便系统学习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一时对王守仁的理论惊为天人。王守仁此次回家乡余姚丁忧,季本便也辞官回绍兴老家,准备追随王守仁,在浙北一带宣扬心学思想。

    王守仁可不愿误人前程,便想再劝人家一把。

    “你既已下定决心,我也不拦着你。只是,我等儒者,除研学问道之外,终归是要积极进取,实现抱负的。”

    季本笑道:“要想真正实现抱负,正应该追随部堂大人。”

    王守仁摇摇头道:“我所谓的抱负,是要为官、施政,而不是单纯地宣扬某一派学问。”

    季本道:“将来要做大官,现在也应该追随阳明先生。”

    看着王守仁奇异的眼神,季本解释道:

    “在下有一个胞兄,名叫季木。他在科举上不如我,学问却比我大得多,如今正在甘肃巡抚夏言的帐下做幕僚。我此次辞官,也是胞兄的安排。”

    王守仁一听这话,便知有故事,奇道:“夏言帐下做幕僚?你那胞兄对你说了什么?”

    季本道:“当着部堂大人的面,我也不隐瞒。部堂大人知道,我是亲民官,这辈子能坐到四五品,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家兄季木来信对我说,朝中恐有波澜,现在不是出来做官的好时机,应该蛰伏。等三年之后再出来做官,或有机会登堂入室。”

    “三年之后?”王守仁更加惊奇了。

    季本继续解释道:“兄长在信中还说,在下将来若想要在仕途上有所进取,现在就应该侍奉于阳明先生身侧。”

    王守仁笑道:“你兄季木在夏言的帐下做师爷,竟能有这般神鬼之才,能看到三年后的事,还能从本官身上看到机会?”

    季本点点头道:“家兄说的话,我一向都听,因为他的话向来很有道理。”

    “那这回的道理是什么?”面对这样的奇人,王守仁一下子就来了兴致。

    “家兄说,王阁老如今之所为,不合常理。但凡博弈者,必设局。要设局,一要有饵,二要有后手。这一局,王阁老的饵是他自己,而部堂大人便最有可能是王阁老的后手。所以,家兄让我追随阳明先生,蛰伏三年,三年之后再出仕为官。”

    王守仁哈哈大笑:“神了!王某今日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们绍兴的师爷,真是不简单啊。”顿一顿,王守仁又摇摇头道:

    “不过,你这位家兄算错了一点。我并不是王阁老的后手,我只不过是他的一条后路而已。如此,你还要追随我吗?”

    季本听罢,低头沉默一阵,随后抬头,坚定地说:“能托以后路,比起作为后手更加难得。在下愿意追随。”

    .

    肃州,江彬的大军姗姗来迟。

    夏言领着肃州本地的一干官员将领,特意出城二十里相迎,为宁国公接风洗尘。

    八月间,满速儿似乎是听闻了明朝这边即将派大军的消息,便趁着明军尚未集结的间隙,猛攻沙州外的堡垒。好在前任巡抚陈九畴潜心用事,堡垒修得都非常坚固,士兵操练有度,满速儿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夏言压力颇大。面对吐鲁番的军队,他还能应付。可面临即将到达肃州前线的江彬,他却深感头痛。之前,季师爷帮他分析过自己的处境,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可当事情真正来临的时候,他才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压力。不仅仅是因为肃州复杂的局势,更是来自士林、满朝文武甚至是皇帝的压力。

    他如果真的全心全意配合江彬,将要面临的,恐怕真如季师爷所言,是丢官罢爵的下场。另外,从京师传来的各种消息看,王阁老的地位似乎并不能又长又稳。

    “下官拜见宁国公!”夏言拱手作揖。

    “抚台大人快快免礼!”江彬下马,前来相扶。威名赫赫的江彬居然为他下马相扶,这让夏言再次倍感头痛。

    江彬笑道:“日后,还望夏巡抚能与本帅通力合作,一起收复哈密啊!”

    夏言赶紧回道:“保境安民,这都是巡抚的应有之意。江大帅切莫有疑,本抚一定与大帅通力合作,共同御敌。”

    江彬满意地点头道:“俺就说嘛,夏抚台必然与朝中那些腐儒不同!夏抚台虽然是文臣,但是快人快语,说话又好听,本帅听着爽啊!”

    夏言尴尬地点点头。

    短暂的接风宴过后,江彬升帐,京营众将与肃州本地的巡抚、总兵、参将、游击等一众班子一起会面。江彬局左,夏言居右,两方正式会谈。

    江彬道:“夏巡抚可知,此战对于王阁老、对于皇上的意义是什么?”

    到了军前,夏言也不藏着,直言道:“知道。对于王阁老来说,此战必须胜。对于皇上而言,此战是绍治朝的第一战,也没有输的道理。”

    夏言的话暗藏玄机。对于王琼来说,必须要赢。但对于皇帝而言,不输就行了。

    江彬点头道:“这一路上,本帅仔仔细细盘算了一遍,哈密之战究竟应该怎么打。盘算来盘算去,本帅以为,最后还得是硬打。既然要硬打,便要三倍之兵。”

    满速儿至少有一万五千人,三倍就是四万五千人。江彬自己只带了一万人,他的这句话,是要夏言交出军权。

    夏言皱眉道:“江大帅要调兵遣将,本抚一概支持。大帅只需将所要的人数告知巡抚衙门,本抚自会安排人顶上。”

    江彬的脸上出现不满之色。这就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文官御将,听调不听宣。毕竟,最终要对这场战争负责的,首推他江彬。

    “流程冗长,卡来卡去的,抚台大人就不怕贻误战机,掉脑袋吗?”

    面对江彬的威胁,夏言丝毫不祛,面不改色地硬顶回去:“本抚行事恐怕与大帅不同。本抚不但要考虑战事的进展,还要考虑朝廷的流程,江大帅不会不懂这里面的道理吧?”

    江彬“啪”的一声,大手拍在桌子上,身后武将纷纷拔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