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宋风流 > 第139章 江湖里的政治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昨日忙了一整天精油作坊的事情,日上三竿,萧明还在床上酣睡,浑然不知梦璃前来敲门。

    “萧大哥,是我梦璃!你快起来,有急事,朝廷派人来了!”梦璃站在门口又是一阵急切的敲门。萧明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摇摇晃晃的从床上站起身来。拖着摇曳的身体去吧门打开了。

    “哈......”萧明伸了个拦腰,嘴里还不停的发着打哈的声音,笑道:“梦璃,你再怎么来了?”。

    梦璃略显焦急的说:“朝廷今天一早就到了位钦差大臣,我父亲和林大人已经迎驾去了,我听林大人说这次钦差大臣是来查核绥德政绩的,顺便说要见见你”。

    “见我?”萧明一脸的窘迫,心道,自己又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见我干什么,就算是上次天山马贼的事情,不是有内侍王宪代圣上来过了吗,更何况这次解试自己是一塌糊涂,又有什么值得朝廷多此一举呢?

    “嗯,你没有听错,就是要见你,是那位钦差大人王安石亲口说的,我都听见了”梦璃一副天真的点点头十分肯定道。

    “王安石!”

    萧明一听这个名字,那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不论是小学,初中,又或是高中,大学,王安石的大名那简直是无处不在啊。

    此人不但是伟大的诗人,词人,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就连苏联领导人列林也称赞王安石是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改革家。

    萧明算了下时间,现在王安石应该是神宗最器重的同平章事,等到他把变法的事宜提上日程后,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

    此人一生都极其的受神宗皇帝信任,这赵顼现在派这样的一个心腹重臣来绥德真是匪夷所思,让萧明摸不到头绪。

    “那我们现在就去吧!”萧明说着将房门关上了。

    萧明本以为这王安石接见自己会是在衙门,可没想到的是,自己和梦璃刚一走到街上就看见在林丰和唐启开的陪同下,中间走着一位身着紫色官袍,头戴七梁冠,腰配玉带,容颜威仪,正气凛然的中年男子。

    萧明和梦璃一路疾走正好撞见王安石,萧明一个驻脚,双膝跪地道:“草民萧明参见大人!”。梦璃自然也学着萧明的样子跪拜在地上:“民女唐梦璃见过大人!”。

    王安石虽然气象森严,但是为人却是十分的和蔼,忙的将萧明和唐梦璃唤了起来,对萧明和唐梦璃来回打量了一番才颇为满意的笑道:“唐大人,这位唐小姐,就是你的千金吧?”。

    “回大人,正是小女”唐启开给梦璃递了个眼神,要梦璃站到他的身边去。

    “诶......”王安石伸手阻止道:“别这样,你来看啊,他们两个这样一站,是不是活像一对小夫妻啊,哈哈,简直是郎才女貌,妙不可言呐!”。

    “呃......”萧明满脸的黑线,这王安石怎么这样,等自己回去后,一定要告诉历史协会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在你王安石的生平简介下再加一句:喜好为老不尊,开善男信女的玩笑。

    人家都这样说了,萧明心中固然气恼,但好歹也要回应一下,萧明双手抱拳道:“大人说笑了,唐大人千金,知书达理,性情温厚,萧明恐怕高攀不起啊.......!”说着,萧明故意对梦璃做了个鬼脸,搞得梦璃直想发笑,但是碍于颜面,还是强行的忍住了,心道,好你个萧明回去后有你好看的,竟敢让我在钦差大人面前欲笑不能。

    王安石颇为满意的点点头道:“好一位谦谦公子,果然是温润如玉,听说林大人说你在田庄村还有一处鱼塘产业和在建的农家乐,是吗?本官久居庙堂,对这乡土人情,风俗地理向往已久,如果方便的话,不知道可否去田庄村走走?”。

    人说王安石喜好游玩山川名胜,今日一见果然,无妨,反正农家乐的大部分设施都已经修建完毕,就带王安石去逛逛,说不定还对他的变法思路有一定的促进和补助作用。

    “方便方便,农家乐的工期就快结束了,大部分的设施低都已经完备,大人这边请!”萧明站在一旁对王安石做了个请的姿势,一行人便又浩浩荡荡的往田庄村去了。

    这表面上王安石是来游山玩水的,但是心中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赵顼交给他的任务。一路上王安石不止一次的提出些关于政治经济民生之类的问题,要萧明谈谈自己的见解。

    没想到这萧明仿佛事先做好了备忘一样,谈论起这些事情来头头是道,言辞中肯,无处不透露着他那股为国为民的情怀,看来出发时琅琊公主告诉自己的这些事情都是真的,萧明果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其中关于民生的想法简介,竟然和自己正在筹划的变法内容异常的相似,真是个奇人!

    其实萧明也只是顺着王安石的意思发表了一下后世对于“王安石变法”的利弊的看法罢了,要知道在宋朝这种保守的时代,变法改革是一种十分困难的事情,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不是一点点。

    首先这变法就是要打破原来维持了很多年的东西,这中间肯定会触碰到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朝中的贵族顽固派。在萧明的印象中,中国古代敢变法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商鞅变法虽然提高了秦国的国力,使得秦国后来有能力统一六国,但是却触犯到顽固派的利益,最后竟然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王安石的下场虽然比商鞅要好不少,提出的变法内容也大多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大宋的综合国力,可是同样触犯到了皇亲国戚的利益,最后竟然被罢官还乡了。

    萧明刚才说的几条也都是在警告哪些利益是不能够一下子连根拔除的,不然一定会引起保守势力的反弹。所以王安石觉得萧明讲的很有道理。

    “大人,这就到了!”萧明指着前面的虎头山山头道。鱼塘在虎头山山脚,而田庄村就在虎头山的对面,这虎头山一到,田庄村自然就在眼前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