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宋风流 > 第140章 他就是皇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哇!你这个鱼塘很大嘛”王安石看这山下这片围绕着整个山坡转了半圈的大鱼塘吃惊不已,这萧明当初是用了多大的的决心才盘下这块鱼塘的?要是赔了的话简直就是血本无归了,这年轻人不但有眼力见更有干大事的魄力,真是后生可畏。

    萧明不好意思的谦虚道:“其实也没有多大,这鱼塘上个月刚刚清了塘,不然一定让大人享受一下垂钓的乐趣啊”。

    “哦?你也喜欢钓鱼?”王安石仿佛遇见了知音一般,喜道:“本官也很是喜欢垂钓,还自诩为钓鱼高手,日后有机会我可要找你比试一番!”。

    “呵呵,大人说笑了”萧明颔首道:“大人身为朝廷重臣,高居庙堂,成天勤劳王事,为百姓民生殚精竭虑,哪里有时间和我这个闲人钓鱼啊”。

    “诶!此言差矣”王安石摇摇头道:“这钓鱼钓的是一种心性,本来就是一种陶冶情操,磨炼人的品性的活动,钓鱼可以让身在官场的人褪去一身的名利欲望,让人变得淡泊稳重,不骄不躁.......”。

    萧明对于这些钓鱼大道理可没有王安石理解的那样透彻,在萧明看来钓到鱼心中就很激动,很开心,这就是钓鱼的乐趣。

    一群人走着走着,已经过了山头,来到鱼塘边上。梦璃眼睛看得远,早就看见了那个架空在鱼塘水面上的六角兰亭,急道:“萧大哥,这个亭子是什么时候修建好的啊?可以过去坐坐吗?”。

    “哦,你说那个亭子啊,这个亭子也是农家乐的一部分,建好快一周了吧,应该没有安全隐患的,你想过去玩儿?”。

    “嗯嗯!”梦璃可劲儿的点着头。

    “那大人......?”萧明可不敢忘记,今天在场的人中,王安石才是主心骨,你说过去就过去啊?还得看看人家大人愿不愿意过去坐坐。

    王安石也顺着唐梦璃手指着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有一个精美的兰亭架空在水面上,就像是悬空了一样,惹人好不神往,笑道“那好,我们就过去看看吧!”。

    王安石找了个靠近岸边的位子坐上了:“你们也坐啊?”。

    见众人都落座完毕,王安石才仔细的瞅了瞅这座精美的亭子对萧明道:“萧明啊,你把这亭子还有农家乐里面的其他设施都修建的这么光鲜漂亮,应该费了不少的钱吧?下这样的巨本,能够赚到钱么?”。

    对萧明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不在少数,萧明也都据实回答:“确实是费了不少的钱,这段工期一共花了上百两黄金,但是萧明肯定是能够赚到钱的。这个旅游业他是一个不单一的产业,由农家乐这个旅游产业我可以在里面延伸出,住宿,钓鱼,品茗,打猎,投壶,棋牌,读书等一系列的产业,而这延伸出来的每一个产业都是可以捞金的地方。

    虽然目前大宋国内除了萧明这一家农家乐之外就没有了其他相同的产业机构存在,这是一个没有前任成功例子的产业,但是任何事都不是因为前面有人做了才跟着做得,总有一个人是敢于在没有的情况下推陈出新,做这第一人。

    现在我萧明就是在做这第一人,只要我取得了成功,后面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跟着我走,几十年后农家乐的产业一定会遍布大宋江山的每个角落。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就说明我大宋的百姓人人丰衣足食,不用饿肚子,大家都有多余的钱财来满足精神上的消费,这也是我萧明办农家乐的初衷。我希望可以通过农家乐带领田庄村的百姓致富,带领全天下的百姓致富!

    而这农家乐的服务对象也就是像刚才大人说的那样,那种久居官场或者烦劳于各种琐事,希望在嘈杂喧嚣的世界中找寻一方宁静淡雅的乐土的人,钓鱼可以怡情,净化人的浮躁焦虑。

    这农家乐也有着同样的功效,让那些追逐名利大人放慢脚步,停下了听听大自然的声音,让那些嗜血杀戮的人感受下大自然孕育的生命力,放下手中的战刀,回归自然.....!”

    “啪啪啪”王安石情不自禁的拍起了手掌,赞叹道:“好好好,好志向!连做个生意都能够做的这般伟大,能够设身处地的为百姓安居,为大宋安宁着想,你打破了我对生意人的常规认识,应该说你是一个站在江湖中的政治家,尽管不能跻身仕途,在朝堂上发挥你的才干,但是你以这样的方式救济苍生,同样是为国为民的好人呐!”

    王安石见亭子的进门处,两边各刮有一句诗,这才想起萧明本来也是个难得的才子,自己临行的时候圣上还专门把自己召进宫里看了眼萧明在解释中的答卷,当看到萧明那首词的的时候,就连本就是大诗人的王安石也赞叹不已。

    王安石转了转眼珠子道:“我记得你在解试的时候写了一首名叫破阵子的词,这篇词笔力雄健,气势宏伟,我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所写,后面那句‘可怜白发生’更是让我疑惑,不知道你可否解释一下”。

    这下操蛋了,萧明当时心灰意冷,只想着胡乱的写一遭,也不知道这南宋末年辛弃疾的诗篇就突然浮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价值这又是初中课文的内容,萧明毫不犹豫的就将这首词写了上去,真不知道百十年后的辛弃疾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就再也写不出这等气势逼人的代表作了啊?

    现在王安石要萧明分析这首词,这可难倒了萧明,当时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值国家山河破灭,蛮夷入侵,在这种国仇家恨下才能酝酿出此等不朽佳作,现在虽然有辽夏两国的虎视眈眈,但大规模的战阵还不曾发生过。自己又是哪里来的此等国仇家恨的悲愤慷慨,灌注于笔尖写出了这首词啊,毫无疑问,自己这首词出现的太早了,太前卫了。

    还好这首词中讲的主题意思还是精忠报国,收复河山,以及烈士暮年的壮志难酬,也好自己就顺着爱国,渴望国家统一的方面去解试就是了,反正你王安石又查不到我是抄袭的,能耐我何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