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儿啊,爹真的是皇帝 > 第108章 千金买马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说,中书舍人只是中书令、中书侍郎的助手。

    但毕竟中书省是朝堂的核心机构。

    所以,中书舍人这个助手,在朝堂的品级,其实并不低,乃是正五品。

    比袁春刚这个六品万年县令,档次还要高上一级。

    虞世南没想到,为了争夺这么一个少年,房玄龄竟然敢拿出这么高的职位。

    而早已被喷得坐回座位上的杜正伦,同样面色微变,房玄龄太舍得下本钱了吧。

    有中书舍人在,自己除非把工部侍郎的位子拿出来。

    否则压根没有丝毫竞争力。

    杜正伦憋屈地低下头。

    看来自己这次,是没什么希望了。

    “正五品又如何?”

    “只要其才学足够,难道还要论资排辈不成吗?”

    房玄龄轻笑一声。

    眼下大唐中央朝廷,人手缺得很。

    否则,也怪不得工部、秘书省、中书省纷纷出手抢人才了。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年轻人,破格提拔一下而已,并非不可能。

    “陛下,万万不可,这中书舍人极为关键,还是要慎重一些才好。”

    “不过,倒是可以尝试担任补阙、拾遗……”

    魏征坐在一旁,不咸不淡道。

    补阙、拾遗,属于台谏官,位卑却言众。

    下可纠补朝官、上可讽谏帝王。

    最重要的是,魏征现在自己就是尚书左丞、兼任谏议大夫,属于补阙官、拾遗官的顶头上司。

    显然,魏征是看各部门抢人抢得欢快,也打算横插一脚。

    反正有枣没枣打三竿。

    万一就真成了呢?

    “嘿嘿嘿,陛下,俺觉得年轻人要锻炼,就该去军中。”

    尉迟敬德捏着下巴,笑嘻嘻地在一旁拱火道。

    程知节点点头:“要这么说,我那右武卫大将军府上,倒是缺额不少……”

    “行了行了!”

    李世民一听顿时一脑门黑线。

    这几个家伙,分明就是来dao乱的。

    “今日之事,先到此为止吧,中书省先行拟定封赏。”

    “至于李晟入朝之事,随后再说。”

    李世民摆摆手,中止了关于李晟官职的讨论。

    人家小伙子想不想入朝为官还两说呢。

    你们这帮宰辅,自己就在这儿吵起来了。

    “先散了吧。”

    李世民挥挥手,自己扭头先行离开。

    众朝臣们眼见皇帝都走了,这才纷纷散去,离开了两仪殿。

    “哎?房相去哪儿了?”

    杜如晦跟着同僚们走了一阵,才猛然发觉,原本应该走在所有人前面的房玄龄,不知何时已经没了身影。

    “不知道啊,明明刚刚还在的。”

    “莫非是落在后面了?”

    “别看了,刚才房相去殿内,寻陛下去了。”

    一名官员在旁边说道。

    找陛下去了?

    杜如晦、虞世南、魏征等人面面相觑,而后纷纷摇头。

    房玄龄如此坚决,看来对那个少年,是志在必得啊。

    不过这样一来,反倒少了争论。

    毕竟房玄龄如果真的能说服皇帝,以中书省的职权,别的部门想再抢人,可就难了。

    ……

    李世民出了两仪殿,前往立政殿。

    最近一段时间,皇后的肚子已经越来越大了,眼看已经临近产期。

    李世民平时下朝之后,也是第一时间直奔立政殿,就是为了能多在皇后的身边照看。

    虽然有内侍、太医照看。

    虽然长孙皇后已经在此之前,生了两胎。

    但李世民依旧不放心。

    从两仪殿到立政殿,中间隔着一个李世民自己休息的万春殿。

    刚走到万春殿的中间,身后便脚步匆匆地,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陛下,陛下留步!”

    李世民诧异回头,顿时看到了急步而来的房玄龄。

    “陛下,臣有一言!”

    房玄龄紧赶慢赶,总算是在李世民迈入献春门之前,追上了皇帝。

    献春门之后,乃是大内内苑,等闲外臣是不得随意出入的。

    唯有奉诏,才能临时出入。

    “玄龄,什么事情这么急?就不能等去了政事堂,再行商议吗?”

    李世民无奈问道。

    房玄龄连忙躬身,说道:“陛下恕罪,臣这一句话,不吐不快啊!”

    “臣子在两仪殿时,见陛下对李晟入朝之事,似乎并不关心。”房玄龄道:“李晟此人,少年成才,乃是我大唐的天大幸事!”

    “诏此人入朝,其才能倒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千金买马骨啊!”

    “如今我大唐初立,内外百废待兴、天下人心尚不安定,正是需要注入新鲜活力的时候。”

    “若是能把李晟诏入朝中,对天下之人而言,乃是一记定心丸!”

    “所以,不管李晟在何处任职,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定要让此子入朝,做一个天下表率啊!”

    房玄龄的话,说得又快又急。

    显然已经早早在腹内打了草稿。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怔。

    相比之前在两仪殿上的争论,房玄龄的观点高屋建瓴,从天下人心大势入手,说服力强了百倍。

    同时,李世民也明悟过来。

    为什么房玄龄要在散朝之后,独自追来奏对。

    因为这番千金买马骨、稳定人心的操作,虽是阳谋,却的确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搞得人尽皆知。

    否则会遭到天下士人耻笑。

    所以才必须找这种君臣单独奏对的机会,才能说出。

    “房卿,你的话,朕听进去了。”

    李晟连忙扶起房玄龄,叹息道:“只是,这李晟究竟入不入朝,可不是朕下个旨意,就能做到的啊。”

    “为何?”

    房玄龄闻言,顿时呆住了,连忙问道:“可是有人暗中阻挠?”

    李世民哭笑不得,摇头道:

    “不是你想的那样。这其中曲折关窍,三言两语的解释不清。”

    “这样,你先到万春殿内吃饭,歇息一下。”

    “等朕从皇后寝宫回来,你跟朕亲自出宫,去见一个人。”

    房玄龄闻言,顿时身子一僵。

    还想说什么话,就见李世民已经匆匆离去。

    “房相,请吧。”

    旁边的宦官,一脸钦佩艳羡地看向房玄龄。

    万春殿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帝寝宫。

    虽然皇帝也不怎么住。

    但名分放在这里。

    房玄龄能入寝宫吃饭歇息,这是何等之大的恩典?

    若是传出去了,恐怕会让所有朝臣,都嫉妒到发狂。

    不愧是大唐第一宰相,圣眷正隆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