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343章 父子比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用多久,还是上次那个小太监,跑的气喘吁吁,抱着一个大包袱步入甘露殿。

    进来后,注意到唐俭一脸的郁闷,小太监自然明白是什么原因。如果猜的不错的话,和上次一样,圣上这次也要扣下这个包袱了。

    而导致两次这种情况的,可都是自己啊!

    圣上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可得罪了民部尚书也要不得啊!

    想到这里,喘着粗气的小太监,硬生生把喘的气给憋了回去,然后低着头乖巧的站去了角落里。

    周给事拆开包袱,里面是一个油纸包着的纸包,拆开油纸包,又是几张大草纸包着……

    急不可待要看到宁国日报真面目的李二,看到周给事拆了一层又一层,当即就不乐意了,朝着唐俭狠狠瞪了一眼:

    “不就是几张邸报嘛,你至于嘛!”

    唐俭只得尴尬一笑。

    他为什么要把这些报纸包的如此严实?

    这是因为,唐俭从报纸里每天新闻事件的背后,读出了很多内容。

    在宁国时,他不仅每天都读当天报纸,还会翻出以前的读。

    甚至还花高价买了些近几年的旧报纸,不过不太全,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信息。

    从那些新闻的背后,他逐渐总结出了宁国的各项经济政策,以及每阶段任务的安排、执行与成果。

    作为一个民部尚书,这是他的职业敏感性决定的。

    才一篇连贯或者不连贯的新闻后,他就能挖掘出很多使用的信息。

    把这些报纸带回大唐,他原本是打算再深入研究挖掘的。不过,现在看来,是没可能了。

    别人是雁过拔毛,圣上这里不仅要拔毛,还直接给你炖吃了毛都不剩!

    “嗯,果然内容很丰富!”

    “倒是新奇。”

    “算是有点意思。”

    ……

    李二一边粗略的翻看,一边点评。

    不过,看着看着,李二的表情就愈发郑重起来,继而蹙眉研读。

    唐俭、段纶两人都明白:圣上应该是读到了,宁国在各方面取得成就的那些文章了。

    当他们两个第一次读到宁国开通铁路、客运蒸汽船、扩建港口、开挖运河畅通、国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时,也是这种表情。

    有难以置信,有不甘心,但也有欣慰。

    难以置信是因为,宁国才控制大唐故地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绩。

    不甘心的是,这些成绩很明显要比大唐君臣治理时,更为出色!

    欣慰的是,这里毕竟是唐的民、唐的土,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都感到由衷的开心。

    李二翻看了几份报纸后,很快就摸到了规律,他最感性渠时政新闻,都在第一页、第二页。

    于是,快速的看了其余报纸的前两页的标题,等于是把宁国最近一段时间的政策、成就有了一个简单了解。

    而后,合上了所有报纸,面色平静如水,什么也没有说。

    接着,李二把厚厚的一摞报纸推到书案一端,拿起自己的镇尺,压在最上面。

    唐俭:……

    我的!那是我的!

    唐俭只能在心里呐喊。

    “这个不重要,说说你们两个这一趟谈判的事情吧,具体的结果如何?”

    “我们提出的要求,宁王基本上都答应了,不过,”说到这里,,唐件看了一眼段纶。

    段纶立即开口说道,“臣与唐尚书在扬州乘坐蒸汽动力的客运船到达洛阳,原本需要耗费一个多月的路程,五天就到了。”

    “后来得知宁国的蒸汽动力海船也已经投入运营,于是,臣与唐尚书商议,看能不能购进蒸汽动力的船只。”

    “向宁王提了后,他全盘同意,但唯一条件是宁国银行要全面进入大唐。唐尚书也提议用他们股份制的方式,由两国共同成立新的银行,”

    “可宁王立场很坚定,宁愿不做大唐的所有生意,也不同意。抱着宁国银行全面进入大唐这一条件不愿改变。”

    “甚至他宁愿让步,给大唐提供五倍于原来数量的宣威炮,也不愿意在银行一事上让步。”

    “臣与唐尚书无奈,又考虑目前大唐的确不具备成立银行的条件,于是就答应了宁王:”

    “宁国银行全面进入大唐;为大唐供应充足的货币;由宁国朝廷出面担保发行五千万元债券;宁国恢复武器贸易;帮助大唐修建铁路、港口、出售火车、蒸汽船给大唐。”

    段纶一五一十说了所有谈好的事项。

    接着,唐俭又补充了一些细节。

    “振威炮、宣威炮和炮弹以及甲胄等物资,都已经随船抵达大唐。之后抵达的是内河蒸汽动力船只。”

    “海船体积大,建造工期长,可能要过一段时间了。另外就是铁路方面,需要我们提供一个大致的走向,宁国会派人来实地考察,进行路线的规划。”

    “铁路铺设成功后,火车的牵引机车和车厢就可以通过海船运来大唐了。”

    听完两人的汇报,李二点了点头,沉默片刻,

    “那逆子为何宁愿在武器出售数量上让步,也要独自经营银行?是不是银行有更大的盈利空间、更多的盈利渠道?”

    说着,李二看向了唐俭。

    唐俭尴尬道,“臣无能,暂时看不出什么门道。宁国国内的银行,目前也只有银元发行、借贷、汇兑几项收入,其他的还没有。”

    “哼!他若是有什么更好的挣钱门路,肯定会等你们谈判结果落实后才会公布出来的,在那之前,你们是打听不到消息的!”

    唐俭弄了个大红脸,“臣确实多方打探,无论是宁国银行系统,还是宁国财政部、税务部,所有人的口风都很紧。最终,臣一无所获。”

    “那也不能怪你。无论如何,那小子是最会挣钱的,你多留意宁国财政、商业、银行方面,他有什么举动,你仔细研判,能照搬就照搬,能合作就合作!”

    李二看了那一堆报纸后,得知宁国取得的一系列让人心惊的成绩,他也就更坚定了多向宁国学习的念头。

    因此他毫不脸红的叮嘱唐俭,对于宁国的政策、各种模式,能照搬就照搬,只要山寨过来,就肯定能有收益!

    就算自己没条件照搬,大不了那就合作嘛!反正要紧跟宁国步伐,不能落后太远了。

    “臣记住了。其实,臣委托一些宁国海商,让他们以后再来大唐,都带一些最新的报纸来。”

    听了唐俭这话,李二:“嗯,做的好!以后等送到了,你记得先送给朕看!”

    唐俭:……

    “既然与宁国的协议已经商定,那就依照执行吧。”

    “总体来说,这一趟你们两个做的不错!债券的发行让西扩有了充足的军饷,节省下来的钱就可以放手做内部建设了!”

    “蒸汽动力的海船到到达后,大唐东西两端的物资运输就不再困扰我们!这一点算是了却朕的一块心病。段卿这一临时决定很好!”

    听到老大点名表扬,段纶感动莫名,赶紧躬身答谢。

    李二抬手虚托。

    “既然你们已经在宁国见识了各种不凡,再回来看到了大唐的现状,心中自然会得出一个差距。那么,以后这些差距,就要靠诸卿合力去追平了。”

    “他宁国有的,我们大唐也要有!驿道、车站、码头、港口、内河航道、海洋航线,都要逐步完善起来!”

    得知李恪如今把大唐治理的蒸蒸日上,说实话,李二是很欣慰、很自豪的!另外,再厉害那也是自己儿子!

    可是再想想自己,好像如今的大唐处处都落后于宁国。

    老子输给了儿子的局面,似乎要实锤了……

    可是李二不服!

    作为千古一帝的坚韧与倔强被激发出来了。

    他要奋起直追!

    他要继续跟儿子干下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