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468章 四海归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恪的这话等于是踩中了李二的小尾巴,刺激的李二嗷嗷叫。

    这种丢人事,肯定谁提跟谁急。

    李恪也不恼继续道,

    “至于第二、第三,也没什么大问题,不就是走个程序嘛。至于当地守军、官员什么的就没必要调动或者变更了。”

    “无论是交还故地还是官员朝拜,这些都不是问题,你放心,肯定能配合你演好这场戏。”

    其实李二想要的无非是个名声,也就是说,要帮助他把丢掉大唐故地的这段黑历史掩盖过去

    李二是十分注重名声的。因为夺取皇位时杀兄禁父,落下了人生一大污点,因此他想在其他方面,都竭尽全力保持一个接近完美的光辉形象。

    只要配合李二演了这出戏,忽悠一下老百姓,那么大唐就不曾失去故土。李二就依然是治国有方的圣主,开疆拓土的大帝。

    “至于第四点,史书嘛,反正本来就是一种自由发挥的体裁,还这就是随便怎么写的。我会叮嘱史官跳过这段的,而且还能给你多写一点漂亮话。”

    史书写作可以自由发挥?

    随便写写?

    “逆子!史……”

    看到李恪对史书的这种态度,李二本想教训几句,可一听到李恪最后一句,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你继续!”李二挥了下手。

    “官员方面,两国争斗期间他们的责任我自然不会去追究,相反若是他们当时墙头草,我反而要处理他们。”

    “至于你说的五品以上官员的留任的问题,这你放心,只要是有真正能力的,不管是五品以上,还是五品以下,都可以重新安排职务。”

    “当然了,这需要他们自己主动去应聘有空缺的职位,无论是五品以上,还是五品以下,只要通过考核,都可以录用。”

    “但我可以保证,不会因为他们以前是大唐官员就不录用他们。”

    李恪说到这里就被李二打断了,“你说什么!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应聘?求着你去用他们?”

    当官的,尤其是文臣,还是想当自负的,稍微有点能力的人,就恨不得老大能来三顾茅庐,把自己请去做官。

    李恪倒好,反过来,让他们主动去应聘,这不是开玩笑吗?

    “你这简直就是胡闹!你可知道,越是大才,越是有真本事的人,就越是孤傲,你却让他们主动去应聘,去低三下四的求着你做官!你这样会错失很多人才!”

    李二突然发现:自己又行了!

    终于有可以教导儿子的地方的!

    这么多年以来,这个儿子处处都走在他的前面,让他想站在父亲的角度教训一番都找不到机会。

    现在,终于被他逮到机会了!

    要说到如何利用人才,那还得看你爹的!

    不过,李恪却不以为然,

    “我提供空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就来。他们干活,我发俸禄,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有问题吗?”

    “再说了,我握有近亿人口,有能力者也不在少数吧。另外还有燕山学宫与洛阳学宫源源不断的输出专业人才。我一点都不缺人才,总不能让我去求他们来吧?”

    听到这里,李二长舒一口气,蔫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存在感,又被怼了。

    仔细想象也的确是这样,先不说大唐,单就宁国如今控制的地区的人口,要想选出一些能容的人才,的确不是什么难事。

    更不要说宁国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学校。

    尤其是燕山学宫与洛阳学宫,这两所宁国的巨无霸级的教育机构,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可以在每年输出大量专业人才。

    “所有这些,都没有大问题,唯一一点就是国号。国号不能沿用大唐,要用宁国……”

    李恪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二打断,

    “不行!国号必须用大唐!甚至其他都可以商量,这一点没得商量,必须用大唐的国号!”

    可以说,保留“唐”这个国号是李二最后的倔强的了。

    这也是李二的尊严所在。

    如果,连大唐的国号都不保留了,那他李二算什么?

    亡国之君吗?

    他可是要做千古一帝的人,怎么能转眼间就成了亡国之君。

    如不再用大唐国号了,那他让李恪暂时交还大唐故土,以及一番演戏的操作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是的,没得商量!以后也只能用宁的国号,着些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们,为了宁国的建立与兴盛,他们浴血奋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怎么,现在宁国建立了,强盛了,他们为之拼搏、为之牺牲的宁国反而没了!”

    “我该怎么面对他们?怎么给他们交代?当祭奠那些逝去的亡魂时,我该说些什么呢?”

    见李恪情绪越发激动,李二虽然态度不再强硬,但依然不松口。

    可以说,这是他的底线。毕竟这关系到后世对他的评价,以及他的历史定位。

    李恪一继任就取消大唐的国号,那么李二就是铁定的亡国之君,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

    两个人又是一番争执,各自都坚持自己的主张。

    “要不这样吧,贞观的年号我一直用下去,但是国号必须是宁国。”

    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李恪做出了让步。

    李二还是不依,无论如何,这亡国之君的名头他是不肯要的。

    又是一番争执,李恪不再让步,态度十分坚决。

    “既然如此,那朕就退一步,你继位之后,一年内,大唐的国号不能改变。一年之后,你可以更改国号为由,再把唐改为宁。”

    “但是改为宁以后,必须继续使用贞观的年号,以示唐政权的延续。”

    李二也想明白了,大唐是他的父亲开创的,而贞观是他开创的,就算丢了大唐,只要贞观不丢,就依然是他李二丰功伟绩的最好诠释。

    只要李恪能一直使用贞观的年号,这也能说明是大唐个正统的延续。

    而在李恪来看,宁国一直都是使用贞观的年号,为的就是与大唐贴近,将来合并大唐时,让大唐个的百姓不那么抗拒。

    如今,这个效果可以显现出来了。

    大家都是用的贞观年号,那就说明尊的同是一个皇帝,是一家人。

    这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有了一定的亲密度,就算要合并,也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这是李恪当初一直坚持使用贞观年号的初衷。

    看李二让步,李恪自然同意。先保留一段大唐的国号,也能让大唐国民心理上有个过度。

    把各方反抗的风险降到最低。

    “可以,那就这样吧!具体事宜让双方臣僚详细商谈。”

    就这样,一件足以震惊天下的大事,父子二人在一间书房内谈妥了。

    到此为止,当今之世仅有的两个超大帝国,也合二为一了。

    “不知阿耶是要回长安,还是洛阳。”

    “听说火车已经通到扬州了?那就乘船先到达扬州后,从扬州乘火车一路向北,走走看看吧!看看你这些年,到底做的如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