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大唐人 > 第109章 佛门战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知何时,长安城已下起了雪,四处一片素白。晨钟响过没多久,长安城内的居民便扛着扫帚出门扫雪了。

    皇城朱雀门西边的鸿胪寺崇玄署,署令刚一进入值房,便从吏员们的脸上看出了一丝奇怪。一个吏员不做声的递过来一份文件,署令接过认真看了起来,还没看完便汗如雨下。

    “佛门战书!要挑战国教的地位!好!好!好!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哈哈哈……”

    一个吏员多嘴问了一句:“署令,这上面写着啥呀?”

    署令并没有回答,而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便出门而去,他这是要上报鸿胪寺少卿,让少卿通过他的渠道及时呈报给皇帝,毕竟现在还没下朝。

    这份奏报大体内容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阐明了佛教在大唐拥有厚重的民众基础,对皇朝的统治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探求普渡众生的真理和众生皆平等的真谛,佛门特向皇帝申请举办一次佛、道的辩论会。

    二是被关在万年县大牢的于正,经禅经寺和菩提寺的高僧大师推算,已百分百确认他是佛祖转世的真身佛子,希望得到皇帝的认可并册封。虽未提及释放,但这是他们的高明之处,他们深知皇帝不吃硬的,如果直接写明放人,皇帝肯定生气,如今这样写,想必皇帝也不会关押一个佛教领袖。

    太极宫显德殿,皇帝李世民高坐于龙案上,表情一派严肃,认真的聆听着兵部尚书李绩的报告。

    “此次大战,共伤亡士兵六万一千三百余人,其中轻伤四万五千三百余,重伤六千余,阵亡一万……”

    “等等,此次讨伐与上次相比同为十万人马,为何此次重伤和阵亡明显比上次少了许多,这是何原因?”李世民非常疑惑,如此大的差距,这是不寻常的事。上次灭东突厥,虽然也是追着人家打,但重伤和阵亡的将士加一起都达到四万。

    “这事臣得重点说一下,那个于……有个士兵发明了两个医治外伤的方法,将众多伤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所以,重伤何阵亡的将士明显比上次少。”

    其他大臣本来就听得昏昏欲睡,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虽然文臣非常可惜这一万人就这样消失,但有句话叫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惜归可惜,可惜他们不是读书人。而武将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们对于阵亡士兵已经免疫了,虽然死了这么多人,但他们已经变得铁石心肠了。

    “是何方法,说来听听?”

    李世民话音刚落,一个宦官匆匆而来,将几本奏疏放在了他的龙案前,并低声说道:“居鸿胪寺少卿讲,有份奏报太奇怪,上面密密麻麻签着上百个寺院住持的名字,还画了押。”

    李世民没有及时看奏疏,也没有回应宦官,而是向他挥了挥手,意思是他已经知道了,让他赶紧退下。

    李绩见李世民处理了临时事件,接着说道:“此两法名曰伤口缝合法,巧治炎症法。”

    李绩顿了一下,这是要等待李世民问的意思。

    果然,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哦?听这名字很有趣,爱卿不妨细细道来,不必遮遮掩掩。”

    “臣遵旨,先说伤口缝合法。其实从字面就可以听出来是何意思,就是将士兵的伤口用针线将砍伤的皮缝起来。”

    众大臣听到这儿,想到把身上的皮当衣服缝起来,浑身不由得一哆嗦,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的人咬着牙捏着拳头,如果对方不是兵部尚书,说不定就一拳打过去了。

    “第二个是巧治伤口法。此法说出来比较有碍观瞻,要不,要不呈上去您自己看?”

    “朕不是说了吗?不必遮遮掩掩!”

    李绩嘴角抽搐,但也只得继续往下说:“许多受了伤的士兵除了流血过多而亡外,大多是伤口得了炎症而亡,因此,便有人发明了治疗之法。只是,只是……”

    “不就是用蛆虫吞食士兵伤口上的腐肉,和拿烧红的铁烫伤口吗?有什么好吞吞吐吐的!”就在李绩不好意思说出口时,武将中传出一个无所谓的声音。

    众人抬眼看去,不是薛万均还有谁?只见刚才还昏昏欲睡的众将军,如今已都认真聆听着。

    可众人惊讶的不是薛万均抢了李绩的话,而是那恶心的蛆虫,可那令人胆战心惊烧红的铁。

    李世民又何曾不是一样?他假装咳了一下后,随手拿起一本奏疏,岔开话题般装模作样的读了起来。

    “贞观九年十月二十日叩请皇帝,自佛教传入中土已十甲子余,佛教立教之史比道教更早……”李世民微眯眼睛,摇头晃脑的读了下去,丝毫没发现殿中大臣们的表情。

    “由于经历了两次巨大的灭佛浩劫,大多治世的佛教典籍被毁,往西天的取经人又未归,为了探求普渡众生的道理和众生皆平等的真谛,恳请陛下恩准,允许佛门和道门来一场佛法与道法的辩论会……”

    李世民孜孜不倦的往下读着这份奏报,却被一个大喊声给吓了一哆嗦。

    “佛门战书!”

    李世民顿时兴趣全无,将这份奏报直接丢给了鸿胪寺卿,然后转头怒瞪着声音的来源处——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孝恭尴尬地笑了笑,向李世民行了个礼后低下了头。

    “陛下,后面的内容更重要,望陛下定夺。”

    鸿胪寺卿将奏报递了回去,李世民才拿起来往下看去,顿时嘴角微微拉起,像是看到了高兴的事情一般。

    “兵部尚书侯君集何在?”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明白李世民这是闹的哪一出。

    长孙无忌表情尴尬的替皇帝打了个圆场:“启奏陛下,侯君集有事来不了。”

    “哦,瞧朕这记性。来人,传朕旨意,放侯君集!”

    鸿胪寺卿急了:“陛下,为何不放了于小子?他可是关乎佛道两教……”

    李世民眉头一皱,打断他的话:“为何要放他?”

    鸿胪寺卿哑口无言。

    “因为那两个治伤的方法,就是他发明的!”李绩适时接口。

    众大臣惊得目瞪口呆。

    李世民沉吟一会儿道:“放于正,半月后佛道辩论,其他不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