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1266章 民生艰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贺家里待了二十几分钟后,楚行起身离去,然后又是走访了村子里的其他几乎人家,其中有一家是当地的村警长,这个村警长还是一个退役军人。

    楚行和他也是聊了很久,这个贺巡警,其实也是贺家的旁系族人,这个村子里大部分都是姓贺的,不过已经隔了很多代。

    早年参军当兵,服役满四年后以一等兵的军衔退役,然后返回家乡,先是在县里当了个普通巡警,人到中年后自然是不想要在外漂泊,所以就是申请调回了家乡担任村警长。

    楚行仔细打量了这个村警长的家,规模虽然不大,但也是青砖瓦房,其家人一看就是能够吃饱饭的,尤其是这个村警长的小孙女,一岁多的小女娃长的白白嫩嫩的,一双大眼睛半天都能不眨眼,看起来可爱极了。

    楚行都是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庞!

    这个家庭,其实才是当代大乾社会里的典型中产家庭!

    贺家那样的乡绅,可不是什么真正的中产,人家可是上流社会,家中已经连续两代为官,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几年以后就将会是三代为官。

    家里要豪宅有豪宅,有工厂有工厂,这样的家庭你要说他是中产?

    贺家能抽你一脸!

    而贺村警长这样的家庭,才是普通的中产阶层,基本满足了吃穿住的需求,并开始奢望更多,试图把下一代培养出来。

    贺村警长的大儿子,正在上海求学,读的是松江师范!

    而这样的家庭,他们的下一辈如果想要读大学,如果不是天才能够获得奖学金的话,其实去读师范就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了,愿意无他,学费便宜。

    只要签订了相关协议,答应就读三年毕业后去官办学校当老师若干年,嗯,通常都是师资匮乏,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欠缺的落后地区的官办学校。

    那么就能够获得学费上的优惠,甚至有部分能够免费就读!

    贺村警长的大儿子,就是这么一个人,而贺村警长言语之间,颇为他的儿子骄傲!

    也是,这么一个儿子值得他骄傲了。

    只要顺利避免,哪怕是落后地区当老师,但那也是老师呢。

    只要熬过前几年的老师合同,然后就可以去参加会试,考中就不用说了,直接当官去了。

    哪怕是考不中,但是当老师也是体面的工作,薪资往往还不低。

    除了这个村警长家外,楚行还走访了几家普通百姓家,这几家都是真正的底层老百姓。

    身上就没有什么体面的衣服,哪怕是其中一家家境看起来比较好的农家,楚行当时所看见的全家六口人里,也就只有女主人身上的衣服没有打明显的补丁。

    但是楚行眼尖,一看就知道这衣服恐怕还是她临时拿出来穿的。

    毕竟楚行进入村子里地方时间已经不算短了,加起来都大半个小时了,哪怕是虎贲军已经是把村子彻底封锁,不允许村民出门走动。

    但是基本上只要不傻都知道这是有大人物来村子里视察了。

    除了女主人身上的衣服还算完整外,其他人的衣服都是有补丁的,区别只是补丁有多少而已。

    这个家庭的家境都还算是比较好的了,而其中家境最差的一家。

    听罢老妇人以及同村其他几个人的讲述,让楚行都是皱起了眉头!

    这家就是村头的哪家!大风小说

    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带着四个孙子生活,其中最大的孩子十五岁,小的不过六岁。

    这个老妇人的丈夫,三十几年前服徭役,死在了兵丁的皮鞭下!

    死了丈夫的她,一个人把三个儿子拉扯大了!

    但是好不容易把长子和二子带大,但是他们却都是死在了战乱里。

    什么战乱?

    这还用问,当年是当年大乾王师和明军争夺天下的时候,在浙北打的一系列战事!

    她的长子被当时的明军强行征召,成为了嘉兴城内明军里的一名青壮炮灰,只是在守城的第一天就是死在了大乾的炮火下。

    二子也是被抓了壮丁,只不过不是被明军抓了,而是被唐军抓了当壮丁。

    当然了,现在不能说是被抓了壮丁了,而是说支援大军作战,自愿帮助大军运输物资。

    结果呢,同样是一去不复返!

    巧得很,她的二儿子也是死在了嘉兴城下,当时大军进攻嘉兴的时候,动用民夫挖掘壕沟。

    碰巧,她的二儿子就是被明军的火炮给炸死了,要知道当初的所谓嘉兴战役里,进攻方的大乾王师,包括民夫在内,一共也就阵亡了也就百来人而已。

    她的两个儿子都是死在了嘉兴城,一个死在城内,一个死在城外,一个在明军阵营里,一个在唐军阵营里。

    此外,由于她的二儿子是以一名民夫的身份死在了镇江城下,并不是军人,所以当时的大乾军方甚至都没给这个母亲寄一封阵亡通知书,至于抚恤什么的就更不可能了。

    当年大乾窘迫到连官员的薪资都发不过去,抚恤这玩意,连正式军人都没有,民夫就更不可能有了。

    也就只有大乾成立后,才给统一战争期间牺牲将士家属发放抚恤金,但是依旧而这,也是更加坚定了楚行的对外扩张的决心:他要为大乾的子民取得生存的土地,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什么开疆扩土的虚荣感,而且切切实实的为了解决民众的生存问题。

    南洋地区的彻底本土化进程必须加快,加大,此外澳洲的大规模移民也是必须提升日程。

    最后更重要的是美洲!

    之前定下的若干年内移民二三十万的规模现在看来还是小了!

    如果还是风帆时代的话,五年内移民二十万人,这绝对是一个花费巨资的任务目标。

    但是现在却已经是蒸汽时代了,新建造的远洋船只,普遍已经是一千吨以上的机帆船只了,乃至两千吨的船只现在也不少了,顶级的客轮更是奔着五千吨去了。

    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其实不用几年,普通民用远洋船只的吨位就能够普遍达到三四千吨以上!

    这个发展速度,大体上将会和军舰的发展速度保持同等,当军舰跨越两千吨大关的时候,民用船只也是奔着这个吨位去了。

    当军舰达到四五千吨的时候,民间的船只同样也是达到了这个吨位,而当海军能够建造七千吨的战舰时,其实民用也能够用上同等吨位,甚至更大吨位的船只。

    而且民用船只在技术上,比军用船只要求要低得多,比如说动力上他们就没有多大的要求,更不用说什么防护了。

    同时民用船只上,尤其是货运船只上,较大的吨位其实平均运输成本还要更低,要不然你以为后世的那些远洋货轮、邮轮为什么都清一色本着几十万吨去啊,还不是因为成本比几万吨的小船运输成本更低。

    目前大乾新建造的远洋商船,普遍都是千吨以上了。

    而五年后,这个标准恐怕是会上涨到两千吨以上。

    十年后,楚行敢肯定,远洋商船的吨位将会上涨到五千吨以上。

    在商船的吨位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大的,和海外的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的,更大规模的海外移民也就能提上日程了。

    五年内向美洲移民二十万,如今看来是不够了,这个数字至少用再翻一倍,最好是能够达到五十万人。

    楚行希望,五年后,在北美洲看到五十万以上的大乾百姓和军政人口,并依托这五十万人口彻底征服北美洲,为迎接更多的大乾移民做好准备。

    等到了彻底控制北美洲,楚行更是打算把北美洲的大乾子民数量增加到千万以上!

    不把北美洲建成华夏的第二家园,楚行是不会停止对北美洲的移民和征服的。

    除了加大对北美洲的移民开发外,北海省、吕宋省、万丹省、马六甲州以及澳洲这五个地方的彻底本土化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为此,大乾将需要在上述地区采取更加主动的开发策略,以便上述各地有充足的土地和资源来容纳更多的移民。

    南洋各地,哪怕是以现今的技术水准来说,也能够养活至少千万大乾子民!

    至于尤和西亚以及非洲嘛,上述地区的本土化政策,可以缓一缓,而是可以效仿西方国家的殖民政策,移民则是依靠民众的自发性,官方除了少数几个核心据点外,其他地方短期内不会大规模的组织官方移民。

    少数几个核心据点,自然是指南非港、锡兰岛等战略要地。

    除了海外移民外,楚行在前往杭州的路上,也是决定了进一步加大对杂交水稻的投入力度,同时土豆和番薯、玉米等外来的农作物也要继续进行本土化培育,以早日推广。

    话说这两点上,其实大乾一直都没能取得什么成效。

    杂交水稻不是那么好搞的。

    至于土豆和番薯的种植也不容易,为何,水土不服啊!

    要想让土豆和番薯等农作物,适合大乾本土的气候,然后长的又快又好,同时还要达到比较高的产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同样是需要不断的阎培育的。

    大乾目前也只是在少数地方推广这些新农作物而已,这种小规模推广,其实用试验来说更恰当。

    一边小规模推广,并借此大规模培育良种,这就是大乾在这些新农作物的推广和培育上所采取的折衷办法。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楚行也是认为农作物肥料的推广力度也必须加大。

    其实肥料这东西,并不是什么陌生东西,农民老早就开始用农家肥了。

    不过楚行一直都是在等待着化肥出现,不管是尿素为代表的氮肥还是钾肥、磷肥乃至氨肥,楚行都想要,甚至随便那一种只要有都可以。

    但是很可惜的是,上述各种化合物虽然早都出现在了王室理工学院里的实验室了,但是想要大规模的廉价的生产却是一直没能做到。

    如今大乾王朝的各种化合物的产量其实已经是不小了,已经能够满足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转了,但是想要大规模的生产化肥,依旧是力不从心

    不是生产不出来,而是成本太高!

    施下去的化肥,其价值比种植出来的粮食还要高,而且是高很多倍!

    这种情况下,化肥根本是不可能得到大规模推广用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