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倭国从败家子开始 > 第八十六章 不败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身上的银子已被狱卒盘剥干净,虽然还住着单间牢房,伙食却已连猪食都不如,要不了几天恐怕又得被投入囚犯堆中。

    屈指一数,这日正是齐如玉成亲的时间。

    原本他也是座上客,没想到如今却要在监牢里度过。

    还有周掌柜,恐怕此刻已经心急如焚,四处奔走了吧?也不知海天宴是否会因此受到牵连。

    如果辛辛苦苦办起来的酒楼因他而遭了灾祸,那实在是他的罪过。

    又过了两日,唐庸早已浑身恶臭,胡子拉碴,恐怕没几个人能认出他来了。

    他饱受了希望与绝望的折磨,在自信与沮丧的两端来回颠簸,整个人在短短几日内便消瘦了许多。

    日头渐渐落了下去,唐庸窝在墙角将双手架在腿上,尽量缓解双手被镣铐重压的痛楚,眼皮慢慢合上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牢门咣当一声打开,便听有人喊道:“唐兄弟!”

    唐庸被惊醒,借着灯笼的光亮,见齐如玉正捂着鼻子站在门外。

    他竭力压制住内心的激动,知道拐点就在前方。只是他万没有想到来的竟是齐如玉。

    唐庸扯开嗓子发出嘶哑的笑声,道:“前日齐公子大婚,未能亲临贺喜,小弟向你赔罪了。”

    齐如玉讪笑道:“这怨不得唐兄弟,是那小王爷非要为难我等,今日小王爷离开潭州,我立刻便来接唐兄弟了。”

    什么?朱渭离开潭州了?唐庸一愣,那么他的复仇大计岂非就此胎死腹中?

    如今之计,只得再与齐山叔侄周旋,总有机会再见到他。

    齐如玉命仆从将干净衣物呈了进了,道:“请唐兄弟更衣,轿子已在门外等候了。”

    将自己抓来的是齐知府,如今齐如玉的态度倒着实令唐庸有些看不透。

    镣铐早已解开,他也不客气,抓起衣服便换上。随即随着齐如玉走出牢狱大门,果见两顶软轿停在门外。

    潭州大牢距府衙本就极为靠近,三拐两拐便到了府衙后门。

    齐公子将唐庸引入后宅一间房内,早有丫鬟在帘子后边将一桶桶热水倒入巨大的澡盆当中。

    齐如玉道:“请唐兄弟先沐浴更衣,一会我叔父有话想与齐公子说。”

    又对帘内两个丫鬟道:“好好侍候唐公子沐浴。”

    唐庸已经近十天没有沾过水,浑身都是酸臭味,难受得紧。

    齐如玉刚出门,他便掀开帘子进了澡间。他将两个丫鬟赶出帘外,褪光了衣服钻进澡盆。热水换了三拨,这真是种极致的享受。

    这个澡足足洗了小半个时辰,唐庸实在不愿起身。

    便有仆人来请道:“唐公子若是沐浴已毕,请到书房去与老爷相见,他老人家等了好一会了。”

    唐庸不能再耽搁,擦干了身子,又换了套衣裳随仆人去了。

    齐知府正坐在案桌前捧着一本书凝神阅读,见唐庸进了门,起身笑道:“这些天让唐公子受苦了。”

    唐庸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此刻精神大振,他知道齐山找他过来,恐怕要说的事情不会简单,答道:“多谢齐大人将小人放出来。”

    齐山听他语气平淡,倒也不含怨气,道:“若不是小王爷不依不挠,我早该把你请出来了。”

    唐庸不置可否,问道:“齐大人把我叫过来,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齐山却不直接答他,将手中的书向他递过来。

    唐庸接过一看,却是《潭州府志》。

    唐庸随意翻看了几页道:“齐大人这是何意?”

    齐山道:“请唐公子翻到我刚才读的几页。”

    “洪武三年,自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迁入民二十万。“

    “洪武五年,自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迁入民八万。”

    “洪武六年,自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迁入民十五万……”

    唐庸翻看了府志,果然如齐山所言,潭州府前后竟有一百多万人是从江西移民过来的。

    而“洪武”正是大明开国年号,只是仍他不明白齐山说这些有什么意图。

    齐山看了他一眼,继续道:“元朝末年,潭州府有人口五百四十多万,而到了大明洪武二年,潭州府人口仅剩八十万,唐公子,你以为是何缘由。”

    往往朝代更迭伴随的都是战火连连,流血漂橹。

    铁蹄之下,受苦的却往往是百姓,只是没想到潭州府百姓在这场战火中竟有近九成丧命。

    唐庸前世生活在太平盛世,不过对战争的惨烈也并非一无所知。

    此刻心情沉重,不由得黯然叹道:“战火无情,恐怖如斯。潭州府的百姓的确受苦了。”

    齐山听了,忽然冷笑道:“战火无情?想不到才过两百年,竟然没几个人记得那暴君的恶行了。”

    唐庸愣道:“难道那些百姓不是在战乱中丧生的?”

    齐山并不答他的话,却说起了元朝末年,群雄争霸的一段往事。

    元朝统一中原后倒行逆施,苛待百姓,不过二世而天下义军四起,竞相反抗。

    经过十几年的战乱后,当时中原土地只剩下实力最为强劲的两支队伍。

    一支便是由本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率领,另一支则由汉王陈友谅掌控。

    两股势力争战多年,最终在鄱阳湖决一死战。

    汉王陈友谅统军六十万,巨舰无数,船坚炮利。朱元璋全军不过二十万,船舰之数更是远远少于汉王,军中士兵也多为北方人,不识水性。

    因此前几战,朱元璋军队折损大半,而他也几乎命丧鄱阳湖。

    而汉王军队中在这些胜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一个出身于潭州府湘县的人,名叫齐易。

    齐易文韬武略,惊世之才,不仅给汉王供应了源源不断的粮草,更组建了一支由潭州人士组成的八万人队伍。

    这支队伍所向披靡,又熟识水性,在鄱阳湖大战中打得朱元璋狼狈不堪,几次陷入死地。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几场胜仗下来汉王骄矜大意,大船又转挪不便,竟被朱元璋趁着夜色派出无数堆满火油硝石的小船夜袭。

    刹那间火光冲天,无数战舰陷于火海之中,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汉王转移之中,被追兵赶上,自刎而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