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57章 想吃零食不容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整艘渔船都是钢结构,下面做了水密舱,主要舱室用了旋转阀门,一些观察位置,破天荒的在圆窗用上了浮法玻璃加树脂密封防水。

    浮法玻璃,可是马如龙住所都没有舍得用的。

    同时马如龙也让玻璃工坊生产了一批,超厚玻璃,用了加工成凹凸透镜,制作望远镜。

    由于浮法玻璃的透光品质更好,清晰度高,马如龙将望远距离的倍数,设定成了8倍。

    其实这个时代的玻璃制作的望远镜4,5倍就模糊的厉害了。核心是玻璃的品质和研磨技术都不行。

    而马如龙却有这方面的优势。

    很快就是做出了100多副望眼镜,这次马如龙没有忘记,百灵鸟楠夫人,第一时间就给她送去了30副。而鹤夫人这边则是40副,苗夫人最多,50副。

    剩下的2副放到渔船上,用于观察海情。

    当众女拿到外表烤黑的钢制望远镜也是惊叹不已,马如龙没有设置复杂的倍速切换,而是直接固定倍数,这样结构简单,也更耐用些。

    望远镜的镜片就是放到后世,也是偏大的。这是马如龙特意为之,就是为了增大,些许视野。主要是这个时代没有狙击手。

    望远镜外边让木匠做了个木头盒子。用于不用时保护镜片,盒内放有丝绸软布。

    望远镜内部用胶垫和树脂密封,起到防水防起雾作用。

    工坊那里还在继续制作,几百斤的浮法玻璃,制作1000副望远镜没有问题。

    马如龙看众女在欢喜的摆弄望远镜,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海上不仅要有望远镜,核心是六分仪啊,六分仪需要的镜面,降低阳光强度的茶色玻璃,望远镜,这些硬件要求,自己全都有啊。

    对了,要用好六分仪,还有必须要天文钟配合,这样能确认自己的位置。

    而天文钟,属于精密加工的设备了。

    这个对自己还真没有什么难度,哈哈。

    想着想着,马如龙转身笑着向自己加工作坊跑去。

    众女皆是一头雾水,不过看马如龙兴冲冲的模样,十之八九是去捣鼓新的东西了。

    众女对自己的夫君也是越发了解了。

    回顾人类航海史,早期航海活动主要依靠陆上参照物来判别方位和确定航线。

    人类越向海洋探索,无尽海面上越发缺少定位的参照物,水手们只能依靠观测天体来判断自身位置。

    在六分仪出现之前,人们曾设计制造出多种定位工具。

    宋代时期,中国航海家使用“量天尺”来测量天体高度。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名为“牵星板”的工具。

    而在欧洲,大多数航海家使用航海星盘等工具进行测量。这些工具虽能测出船舶位置,但暴露出精度低、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于是,各国开始致力于破解远洋航海导航定位的难题。

    最初,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的胡克和著名科学家牛顿根据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一原理,设计出了天文观测象限仪。

    在此基础上,各大天文台纷纷建造固定式大型反射象限仪,以便在陆地上观测天体。这种象限仪就是六分仪的前身。

    六分仪的优点是轻便,且不会因船舶晃动影响准确性。

    反过来,缺点也显而易见——阴雨天气因缺少必要的参照物,很难进行定位。

    马如龙的船上也有六分仪,科技越发达,层出不穷的信号干扰事件也就越多。

    六分仪特点是不怕干扰,体积小巧,简单方便,让这种传统定位方式一直保存了下来。

    很快工匠们就按照马如龙给的规格图纸,做出了几十个六分仪。

    而天文钟,也在机床和弹簧钢片的帮助下,做成了一台,大约一尺高的7寸宽的,发条机械钟。

    由于自己的机床精度较高,所以天文钟的走时精度,自然不错。

    天文钟的图纸,马如龙也是交给了大家。

    同时也把发条钟摆机械钟的图纸给了各位工匠,并告诉大家,木头机床也要多多操作。

    半年后,有了第一批消除应力的钢板(实际上没有完全消除,但是加工精度不高的许多连杆,蒸汽齿轮,低速度轴承都是可以用的。)

    到时候就可以给大家制作机床,铣床了。大家就可以用上钢铁工业母机了。

    “谢,老爷。”其实工匠们每个人,都想要套高品质的工具。更何况这种功能强大的机器。

    马如龙拿着十几套,激光烧灼打印的六分仪使用方法,经纬度划分,以及标有世界海运洋流,季风分布的图纸,来到了三强书院。

    现在的三强书院,已经有了专门的图书馆,里面放着,马如龙从数据机里,搞出来的,字典,作文写作,小学数学,初中,高中数学,《天工开物》,物理知识,初中化学,珠算等。

    今天会再加入马如龙手里的航海资料。而这些资料谁都不可以带出去,通过申请可以自己可以摘抄部分内容。影部的三个女人负责管理图书馆。

    而小娃娃们,基本是每人一本字典了。每小组一本《天工开物》,现在他们会用字典了,每个小组都会负责一批流民的识字学习。

    每天各个工坊收工,小娃娃们便会准时出现,影部的人便会拿出放到墙边的木黑板。

    然后挂到墙上,黑板上已经提前写好了,今天的学习内容。

    一个小娃娃,会拿着竹棍,走到黑板旁,用竹棍指着上面的字母,教给大家发音和书写。

    半个时辰后,小娃娃教完离开后,影卫才会宣布收工休息。

    每个小娃娃都是通过默写考试通过的,每月都有800文钱的收入。

    而这些流民学会了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的乘法表,每月额外补贴300文。

    居民的等级也会从最底层的晋升为一级。

    能够熟练的运用算盘经过算盘考核和百字作文考核可以晋升二级,福利是可以买零食了。

    通过小学数学考试就是三级了,福利就是就可以参加庄内提供的相亲大会了。

    通过工作努力也就是类似于工龄积累满2年。

    就可以晋升四级,福利是申请独立的房屋了,同样花销也就大了,卫生费,水费,自己做饭那就还有柴米油盐等成本。

    也就是三级之前大家都是住在宿舍里。工资可以用来买吃、住、穿之外的其他东西,例如书籍、肥皂,零食,酒水等。

    庄内时常会看到,一些小娃娃,没事时在一起快速拨打算盘。不到二级,自己每月的8,900文钱,都只会给他们存在卡片上,因为他们不能花。

    只有到了二级,才允许他们去庄内的金枝银行那里取钱消费。棉花糖小店就开在庄内。

    想吃零食,努力吧,少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