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102章被古人淘汰的四轮马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精密加工作坊里,马如龙,躺在一个摇摇椅上,边摇晃,边脑中思考着这一次山东曲阜之行,耗时太久是最大的问题。

    最根本的原因是交通工具不行,只靠步行和马车实在太慢,随即想到近代史出现过的4轮马车。

    那4轮马车要不要造?这东西到底可不可行呢?

    在技术方面马如龙简单分析之后就发现结构很简单,难度并不高,转向机构也并不复杂,但是单立轴转向机构受材料限制,容易损坏而且不能承载较高压力。

    转盘式转向机构则要复杂得多,在古代材料不允许做不出来,但对于马如龙来说,自己有成品的钢材,做一个转盘式转向结构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脑中盘算了一圈之后,发现一个问题。造出的中转轴四轮马车,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首先4轮支撑了一个平面的支架,大量运用了三角结构进行增强稳固,车体本身的重量大幅增加。

    马匹使用上,如果一匹马拉上车体再拉上货物,显然就是拉不动了。

    那就必须用双马或者4匹马,那对畜生的数量要求就比较高了!

    也意味着路上补给上的饲料也要大幅增加。

    同时还面临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用多马拉的四轮马车,载重货物却没有办法成倍增加。

    4个轮子着地,如果没有轴承的话,那摩擦力是增加了一倍,当货物再压上,再加上车体重量,那摩擦力就会大幅增加。

    而作为马的数量也要大幅增加,同时货物的总重量却没有增加多少,甚至连30%都增加不到,但是结合起来,所耗费的马匹需要是两倍到四倍。

    而且有一半的力量是消耗在拉车体上。

    所耗费的草料也要增加两倍到4倍。

    而且转弯半径大幅度增加。灵活性比两轮差很多。

    这转弯半径对于诸多丘陵山坡土路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四轮马车的实际载重不高的核心原因是,四轮马车的前面两个轮子,在同一个轴两端,但是这根车轴不能直接装在车厢上,否则不能够实现转向。

    要想能够灵活转向,车厢和车轴之间必须能够转动的活动衔接,方法不复杂,就是让车厢的前半部重力落在前车轴的正中间一个点上。

    而且这个连接点是必须可以左右转动的。

    为了实现转向,两个前轮承重需要通过一个单独的活动连接点,这一结构注定不能承受太高的压力。

    所以企图靠四轮马车提高载重量注定会失败,除非能够造出现代挂车后车厢上那种转向盘。

    但是马如龙想想为一辆马车制作,这么复杂的金属结构,会造成成本飙升,载货量还是没有增加多少,太不划算。

    另外,四轮马车车身较长,再加上前轮受车厢限制,不能有太大幅度的偏转,所以转弯半径非常大,华夏以山地为主,四轮马车不够灵活的缺点,大大限制了实用性。

    中国是个多山国家,道路情况复杂,在没有水泥柏油路面的情况下,四轮马车的通过性远低于两轮马车。

    最后四轮马车的舒适性也是要在良好路况下才能体现,否则一个小坑就把两轮车的一次颠簸,变成四轮车的两次颠簸。

    想到这里,马如龙已经决定放弃4轮马车了,这东西太不靠谱了,根本没办法,在华夏这种山多,丘陵地带较多的道路上行驶。

    拿出自己的数据机搜索一下4轮马车的历史记载。

    很快数据机上显示出;古文摘记“凡大车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小路亦止。”

    一句卧槽,在马如龙的脑海中形成,早知道老子就不费这么多脑细胞,想来想去还想着研究改进。

    原来四轮马车在中国古代就被淘汰了,这种车辆在华夏太不实用了!

    想想也对,古代很多技术发明复杂程度远超转向机构,之所以古代没有出现四轮马车大批应用!

    绝不是古代人太笨,发明不了转向机构,而是不实用,原因在古籍中已经提到;“凡大车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小路亦止。”

    古人发明四轮马车后一经使用,发现不实用,就淘汰掉了。

    马如龙嘴角轻笑,想想后世,像轮胎这样的新科技迅速在马车上普及,而转向结构,也早已经不是问题了。

    但在农村,马车和牛车仍使用两轮结构,四轮马车仍不见踪影,其中主要原因还是灵活性太差、通过性也不好,在复杂的乡间小路仍存在很大问题。

    四轮马车真不如两轮马车。否则两轮马车早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进化成4轮马车的样子。

    古人应该是先发明了4轮马车,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不实用,所以在古籍中总结了;“凡大车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小路亦止!”

    最后淘汰掉了4轮马车,逐步改进成最终的我们现在使用的两轮,车体平衡的马车。

    所以至今在农村仍是两轮车马车的天下,这应该是马车的终极形态了。

    马如龙想到这里,躺在摇椅上哈哈大笑起来,古人都已经淘汰的4轮马车,自己还想着是不是要复原一下,实在是可笑。

    不过转念一想,交通工具还是要造呀,那自己有内燃机,那可是大扭距力的柴油内燃机。

    用拖拉机当交通工具行不行?这东西块头大,轮子也大,有巨力,强通过能力也好。

    如果说越野车里面最牛逼的车,是谁?许多人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拖拉机可以参与评比的话,那就不是什么越野车的事了。

    越野车也就没什么资格在那里显摆了!

    那真正的王者,妥妥的是拖拉机。

    唯一的缺点就是拖拉机这个速度嘛,还是有点慢。

    通过能力强是强,但是要在较低的速度下才能驾驭各种糟乱的地面。

    如果让拖拉机拖一个铁车兜,驰骋在道路上,这个形象也有点辣眼睛,有点太嚣张了。

    不符合马如龙的阴险狡诈的人设,实在是不敢恭维。

    那是英雄该干的事,像马如龙这种喜欢暗地里,耍阴招的不适合。

    交通工具还是要造的,想来想去马如龙决定了,那就造一个铁家伙,将自己包在里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