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103章做坦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如龙趴在办公桌上开始绘制坦克的模型。

    马如龙的设计的坦克并不大,毕竟这是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路况也不能和后世比,更多的时候是草原和原野作战。

    坦克的参数设计。

    坦克尺寸:长3.5米、宽1.72米、高1.8米;

    发动机功率:40匹柴油水冷发动机

    最大速度:50千米\/时,越野35千米每小时。

    最大行程:308千米

    车内乘员:23人

    主要武器:1门330毫米飞雷炮,和一部,水泥弹弹射器。

    装甲厚度:48毫米

    坦克车体前方外部呈30度尖角菱形。用于对抗对方的火炮。

    打到尖角上被弹开。

    车体采用半覆盖和全覆盖,相结合模式。

    车体冲锋时可以将活页封闭,形成全覆盖模式。

    作战时可以将活页打开,露出300毫米飞雷炮和支起具有万向轴的水泥弹发射器。

    飞雷炮的炮弹采用电热丝,加热点火。也就是在飞雷炮的炮镗底部,集成一块小的电热丝。

    通过内燃机带动的小发电机给电加热丝,加热,维持高温。

    炮弹只需丢入飞雷炮镗内,随着炮弹受到重力牵引,炮弹最终落入炮镗底部。

    自然而然的,最后触碰到热的发红的电加热丝,给炮弹点燃引信,然后发射出去。

    而利用发动机的旋转之力给水泥箭,弹射器上弦,推动自动发射,这个也要改造一下。

    因为马如龙设计的弩箭带有水平尾翼,优点是有尾翼的精度比较高。

    缺点就是不适用连续发射,因为发射前需要先摆正弩箭的位置。

    而自己要用发动机的旋转之力给弩箭上弦,让弩箭能够快速的将箭矢射出去,实际上所求的就是高速度,连续性的射出。

    那这个箭头就必须要改造,那这个弩也要改造。

    也就是说不适合再用弩臂了,因为弩臂屈服回弹,再拉弯,再回弹。这个行程距离太长,结构也比较复杂。

    无法适应高速度和连续性的要求。

    想来想去马如龙想到了,那就是弹簧,做一个长弹簧。

    让机器通过一个装置反复的压缩弹簧释放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脱离压缩弹簧自动回弹,发动机旋转过来,再次压缩弹簧,再脱离压缩让它回弹,那这个弹簧可以满足高速度连续性的要求。

    而且这个弹簧的回弹距离要大,只有这样推动的动能才足够大,能量不会浪费在弹簧本身上。

    最后经过计算,马如龙将弹簧的高强度回弹距离设定成两尺。

    弹射的动能设计成为,能将三两半也就是175克的物体推动加速到100米120米每秒。

    而推动的物体吗?马如龙把箭头换成了水泥石球。

    为什么用水泥石球,核心原因还是成本问题啊。

    马如龙多抠呀,他是要千方百计的省钱。

    一是便于制作,直接做好模具,选好水泥和石沙的配比,直接混合浇筑就可以了。

    搅拌均匀的情况下,每个10球之间的质量差距不会超过5克。

    而水泥干了之后,每个石球打开模具取出后,简单修磨一下外形,去掉多余的水泥渣就好。

    而弹簧的推动底座,马如龙把它设计成半圆球形。

    这样可以起到推动时最大表面积接触,让推动面承受最小的压强,以防止水泥球在出膛前被推碎。

    当然水泥球的硬度是非常高的,以半圆球形包裹想推碎它,基本不可能。

    而推动的频率,设计成柴油发动机旋转三圈推动一次。

    而马如龙的柴油内燃机的转速是每分钟600转,最大转速可以达到1200转。

    也就是说马如龙设计的这款弹簧推动器每分钟能推出去200个水泥球,到400个水泥球。

    很快马如龙将设计好的所有图纸和所需要的模块全部画出来,交到了铁匠工坊那边,给专门的制作人让他们制作。

    两天后多个部门共同努力下,终于制作出来了所有配件。

    当然发动机这一块儿,是马如龙现场指导着工匠,先铸造,再用车床一点点做出来的。

    每制造一款发动机,马如龙都会把所有的图纸,全部交给下面的人进行保存整理,然后组织学徒们学习研究。

    现在已经有的内燃机分别是,8马力的,40马力的,50马力的和100马力的几款了。

    马如龙来到了装配现场,看到这个坦克的机壳是冲压做出来的,4毫米的钢板上面冲压了波浪褶皱,具体说是三角形的波浪褶皱。

    这也是增加坦克前方结构强度的方法。坦克前方呈现大斜面。主要是用来弹开炮弹袭击。

    驾驶室在左边,座位底下便是一个简单的变速箱,右边则是柴油发动机。

    中间做了隔断,这也是加强内部强度的结构。

    身后也做了隔断,后面是一个300毫米的飞雷炮。

    飞雷炮的右边是一个,利用发动机旋转压缩弹簧的水泥弹,弹射器。

    马如龙看着这装备好的小坦克,侧面是是两对轮。履带的宽度是7寸宽,整个坦克的重量2.5吨附近,满载重量是3.5吨。

    后半部分的上面的上盖装甲可以揭开。

    露出后边左边是飞雷炮,右边则是水泥弹,弹射器。

    弹射器上方有根管道,管道旁边有一个支架,上面有一个铁箱子,里面放了200枚水泥弹。

    水泥弹通过管道在重力影响下,水泥弹自动滚入弹射器内,每次弹出水泥弹后。

    新水泥弹会在弹簧复位后,自动落入弹射器内,便于由弹簧再次推动弹射出去。

    很快马如龙试驾了一下小坦克,速度达到要求。

    转向什么也基本上能够,将就的使用,车体不大。转起来还是比较灵活的。

    然后又放了一把飞雷炮,飞雷炮没什么问题,只是坐在前面的马如龙有点耳朵嗡嗡的,虽然有隔板在,但是觉得还是不太舒适,要加隔音设备,例如稻草压缩板。

    又射了一把水泥弹,每分钟200发,倒是很流畅的射出去,动能也足够,200米以内的铠甲直接砸扁。虽然铠甲没碎,但是也严重变形,人是活不了的。

    只是这个水泥弹的发射器角度受限,受制于后面的弹柜支架,所以还得改成一体化的。

    最终马如龙定型为两款车型,一种是带有飞雷炮的小坦克。

    那就是驾驶室后面只有一个飞雷炮,它的侧边就是放飞雷弹的弹柜,因为飞雷弹的体积比较大,即使整个侧面也只能放60枚。

    而另一个则是水泥弹发射车,整个坦克后边一体化的水泥弹发射器。发射器可以水平360度移动,上下共15度角浮动。而弹体箱放在其头顶上,通过管道引下来。

    就是水泥弹发射器和上方的弹体箱是一体的,整体在一个四轴圆盘上。

    整体配备水泥弹3000枚,也就是30包水泥弹,每包100枚。每包重35斤,便于人搬运直接倒入头顶上,距地面不到1米8的弹箱里。

    强调一下,人是坐着操作水泥弹发射器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