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中山靖王决不当皇帝 > 第44章 刘胜:时间时间快些吧,我要快快长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服气啊,我再来一首,还跟下雨有关啊。”

    听好了啊:“大诗人刘胜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怎么样,比刚才的有意境吧?”

    “光有意境,内容软绵绵的,还是没劲。”草原的女娃娃就是不一样。

    “你听这首,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由雨而遍及世间万物,比刚才那个意境开阔得多吧?”

    “诗词嘛,讲的是内心的感受,未必非要遍及世间万物才好。”玉瑾争辩道。

    哎哟,还是个小天才,女状元啊。这小小年纪,加上这个理解能力,如果自己不开挂,觉得连脚后跟都追不上呀。

    刘胜有些急迫。

    雨声潺潺,两个人对吟相和的声音一来一往,仿佛融入这纯净的雨中,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玉瑾得意洋洋,终于想到诗经中描写雨水的句子。

    刘胜马上说出一首前所未有的诗词。

    刘胜:“我又赢一盘!怎么样,三打三胜了啊。”

    玉瑾说不过刘胜,耍着小性子:“你厉害,行了吧?不跟你比了。什么大雨小雨春雨冬雨的,没意思。”

    “怎么会没意思呢?《诗经》里头,我最喜欢的就是你刚才说的这一句了。你看啊,空谷幽幽,一只寂寞的嘤鸟在徘徊吟唱,啊,天地之大,谁,能成为我的知音?谁,能成为我的朋友?谁,能懂得我的心,能跟我相应相和?”吟到高兴处,刘胜脱了鞋子,手为之舞,足为之蹈,完全陷入了诗的意境中。

    望着刘胜,玉瑾突然噗嗤笑了出来。两个天才儿童的对话,让偷听的放羊老爹惊呆了,他感觉自己从小读的书都进了狗肚子。

    赶紧拿出锅灶里的木炭,在石板上记下刘胜刚才的诗作。

    若干年后,写满刘胜诗作的石板,被当做文物发掘出来,两个国家在为争论刘胜到底是哪里的诗人争论不休。

    甚至远在西方的罗马帝国后裔也加入进来。

    说什么——众所周知,罗马正统东罗马,第三罗马俄罗斯,俄国正统在沙俄,沙俄正统金帐汗,金帐汗国是蒙古,蒙古正统在漠南,漠南正统科尔沁,科尔沁区在通辽,因此罗马正统在通辽,刘胜就是我罗马的大诗人。

    看着玉瑾抿嘴微笑。

    刘胜问:“哎,你笑什么?这首诗未必好笑啊?”

    “诗倒是不好笑。我就是在想,你那个空谷,是不是在西域啊?”

    “大汉的诗,怎么又扯到西域去了?”

    “要不是在西域,”玉瑾上下打量着刘胜,“哪来那么大的一只鸟,你以为大汉也产鸵鸟啊?”

    “哇塞!你竟然知道鸵鸟?”刘胜的诗兴一下子被打断了,无奈地说:“你看你这个人,一点都不配合别人的情绪。真是对牛弹琴。不过谁告诉你西域有鸵鸟的?”

    “是远方的客人说的,他们也是听更加远方的客人说的。”玉瑾回答道。

    刘胜:“这么厉害么?我听说鸵鸟不在西域,在一个人人黑如炭的国家。距离我们有万里之遥。”

    玉瑾拍拍手捧哏道:“哇,你懂得好多啊。你怎么知道的。”

    刘胜嘿嘿直乐,装逼谁不喜欢呢,“你以为谁都像你蠢得像牛,不求甚解么?我可是天才,什么不知道!”

    看到玉瑾不高兴了,刘胜赶紧弥补道:“开句玩笑嘛,这也当真?这世上哪有你这种身材的牛嘛?”

    “没错,蠢牛都是那些又高又大的家伙!”玉瑾扭开头,过了一会儿,没听见刘胜的声音,又扭头看去,却见刘胜正笑嘻嘻地看着她。

    刘胜确实比玉瑾高半个头。

    佯嗔着的玉瑾也忍不住笑了,对着刘胜又说了一句,“蠢牛!”

    刘胜突然反应过来,心里道:“遭了,说好的把妹呢?套路怎么全忘了。不对,看玉瑾很开心的样子,效果不错呀,难道自己情圣附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已经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刘胜觉得自己需要冷静一下,正好这时候雨小了很多,“雨小了,我该走。下午还有事情,等不得了。再说这点儿雨,无所谓了。”

    打量着雨,刘胜卷起了裤管,又把那双牛皮鞋脱了下来,拎在手里,转身,把刚脱过鞋的手伸向玉瑾,“很高兴认识你。”

    看到玉瑾盯着自己的手不动,刘胜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把沾有污水的手往衣服上擦了几把,再次伸来,说,“对不起呀,没注意。”

    两个人握了握手,刘胜说:“下次有空,我们再聊。再见了。”说完便冲进了雨中。

    望着刘胜远去,玉瑾不禁自言自语,“下次?一没时间二没地点,哪来的下次啊?这个死刘胜!还国师呢,办事颠三倒四的。”

    刘胜今天心情非常好,突然想扶老奶奶过马路,可这草原哪儿来的马路啊。对啊,自己签到了医术精通,还有各种手术器械呢。今天义诊了。

    大汉的医疗水平那是没眼看的,高水平的御医全都在长安这样的大城市,专门给富人小姐贵妃皇帝老爷看病。

    至于穷人嘛,吃饱饭都千难万难,哪儿有闲钱治病,即便是看病被欺骗的风险比今天也高出百倍。

    中医们忙着跟同行争论谁才是正宗,倒是真正能看病的没几个,今天的中医理论竟然是冥国一个报社总编根据当时的武侠小说脑补出来的,真是天下奇闻。

    本来古代医学五脏六腑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体器官,结果到他那儿成了什么虚化的,此五脏非彼五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凡看过古代医书的也说不出这种话。

    不过幸好,现在是汉朝,刘胜就代表了最高医学水平,将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叫自己祖师爷。

    毕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还在整理阶段呢。

    于是刘胜背着小药箱,盘尼西林磺胺,消毒用品,纱布,橡皮膏,降压药降糖药麻醉药,注射器,手术器械塞得满满的,至于检验设备,刘胜有系统帮助不需要。

    系统给得太多了,不用也早晚过期变质,正好让刘胜的神格稳固一下。

    看看将来哪个匈奴王知道自己身份后,敢对自己动刀子。

    来到一处萨满巫医帐篷门口,弄了把椅子,穿上白大褂,找根棍子挂了个葫芦和红十字旗,就开始义诊了。

    正好一家人从萨满帐篷里嚎啕大哭着出来,原来是得了不治之症,药石难医什么的。

    刘胜检查一番一看,这不是简单的阑尾炎么,这也难为巫医了,毕竟一千年以后,阑尾炎照样是不治之症。

    于是,刘胜走上前去:“怎么回事儿,我来看看!”

    病人家属哭着:“呜呜,萨满说是得了肠痈,肚子硬的像石头了,治不了了,一定是得罪了天神,降下灾祸。可怜我家男人,怎么就抛弃我们孤儿寡母而去了。呜呜呜。。。”

    刘胜嫌她哭得心慌:“别哭了,又不是大毛病。肚子硬那是太痛了,我看病人现在还好,没有肠穿孔,开个刀就治好了。”

    病人家属也是病急乱投医,连刘胜是不是医生都没问,就跪下磕头,请求医治。

    主要是刘胜的装扮太唬人了,牧民都是裹上羊皮当衣服。刘胜这里精美的布料和晃眼睛的各种剪子钳子刀片什么,确实很专业。

    刘胜深知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于是把问题描述的严重些,让病人家属不要抱太大希望,要有心里准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