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杂交水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科举是必须的。但它只是工具,却并非是李盛的目的。他练武是自动的。无名佛功自行运转,而剑术自动精进。

    他有几乎过目不忘的能力,而做文章也有天赋,加上关勉指导,也是轻松。

    回到了临海县李家大宅之后,他每日里读书、做文章,或与临海三大才子一起,互相交流一下。主要是三大才子向他请教文章,这三个人文章做的,那不是普通,而是真的普通。

    虽然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李盛估计他们考取举人都够呛。总而言之,李盛很清闲。相比于普普通通的临海三大才子,那是每天有大把的时间。

    闲来没事,李盛打算搞一点副业。

    科举是工具,目的是宰执天下。平定东部的扶、桑人,西北的党项人,宰平天下,使得人们安居乐业。

    同时,也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才不枉费大好男儿,来到这世上走一遭。

    什么江湖霸主,能与楚国宰相媲美吗?

    李盛的志向,一直在庙堂。

    而做宰相,要宰平天下。靠嘴皮子行吗?需得实实在在的政绩,出政绩最快的,当然就是来自于现代社会的黑科技了。

    而一种黑科技。李盛认为是最伟大的黑科技,在现代社会,铜球内还有无数人面临饥荒的时候,诸夏人民,已经几乎全部人能吃饱饭了。

    这个黑科技就是杂交水稻。

    感谢袁公。

    袁公千古。

    粮食还不仅是政绩,不仅是能让大楚国的千千万万的人民吃饱饭,对之后楚国对外发动战争,也是极为有利的。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

    李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浙江盟的人手,天南地北的收集水稻的种子。

    只有收齐全了各路稻种,才能杂交嘛。

    这件事情好办,剩下的事情却是庞大而且繁琐。

    这日中午,李盛在自己的宅邸内设下酒宴,邀请了李东村、李西村两位老村长前来赴宴。

    两位老村长受宠若惊。李家真是今非昔比了,与李盛往来的至少也是秀才相公。

    时不时就有惊天动地的大人物,来到他们小村庄内拜访李盛。比如说钱塘伯赵喜。

    还有什么举人,名士,闲散官员,多如牛毛。每当李盛在自己府内设宴的时候,两位老村长那是门都进不来,也不敢进的。

    现在李盛却单独请他们赴宴......在受宠若惊之时,二人猜测李盛必然是有事的。

    李盛虽然显贵了,但对两位老村长却还是和气,对村民也是如此,一场酒宴吃完,宾主尽欢。

    李盛请了两位老村长来到中堂坐下,命了红袖泡茶。李盛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今日请两位老村长来呢。是我想要买他一万亩水田。”

    “噗嗤!!!”两位老村长差点把茶给喷出来,但又强忍住了,舍不得啊。这一口好茶,这整座县城内,也就李盛这里能喝到了。

    老村长强行把茶给咽了回来,憋的满脸通红。

    二人对视了一眼,差点被这臭小子用茶水给杀了。

    “李盛啊。好端端的,你买一万亩田做什么?那可至少是十五万两银子了。”

    西村老村长陈远,沉吟了一下之后,问道。

    目前台州地界上,一亩水田的价格是十两银子。但要买一万亩,需得有人肯卖,而且必须得溢价买。

    否则谁会卖田?

    十五万两还是保守估计。陈远估摸着,可能溢价还会更高一点。

    李盛找他们来商量,肯定要买村子里的田。

    而两座村子加起来,也就四五万亩田吧。

    李盛点了点头,十分诚恳说道:“十五万两银子,老村长的意思是每亩至少十五两银子。这是理所当然的。十两银子一亩,谁会愿意卖了自己吃饭的田呢?”

    “就十五万两银子。麻烦两位老村长去与村民们谈,就算再溢价一些也没什么。钱不是问题。关键的是你情我愿。我李盛向来与村子内的乡亲十分亲近,不会做什么强买强卖的事情。不过这田,最好是连成大片的。不要东边一亩,西边一亩。”

    “另外也麻烦两位老村长转告村民们。他们卖了田之后,也不用担心没饭吃。我溢出的价格,足够他们在别的村购买新田地安家了。实在不想离开家乡,也可以给我打工。我那一万亩水田,也需要人手耕种的。”

    两位老村长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知道李盛富贵,但没想到富贵到这种地步。

    十五万两,眼睛都不眨一下。

    李盛的态度,也让他们佩服。一般豪强兼并土地,都是软硬兼施。

    那被李盛搬倒的李益寿,手段多么肮脏?手上有多少鲜血?

    李盛就讲究多了,用银子砸。买卖不成,仁义却在。

    “好,我们给你找乡亲说说,凑出一万亩。”两位老村长没有多想,便答应了下来。

    这件事情不是苦差事,而是美差。办成了之后,李盛难道不会红包一下?

    溢价购买本村的田地,肯定也有村民会欢天喜地的卖了。不会得罪人,不是美差是什么?

    这件事情三天便办好了。三天后,李盛得到了一万亩水田的田契。

    有一些村民离开了李村,去了附近的村庄,用李盛给的溢价钱,买了田地重新开始。

    有一些村民则留了下来,给李盛打工开田。最奇妙的事情是,因为李盛人缘好,出价高,这件事情办的漂漂亮亮,没有任何节外生枝。

    而留下来的村民之中,有很多都是善于种田的老农。

    凛冬飞雪。

    这日上午。李盛穿着淡薄的衣裳,带着几个穿着厚厚衣裳的老农,来到田间观看。

    李盛说道:“各位。我从天南地北弄来了很多的水稻稻谷,也请了很多能识文断字的人,记录。等开春的时候。你们按照我规划的田亩,种下这天南地北的水稻。然后进行杂交,优选品种。”

    “杂交?”几个老农种了一辈子的田地,却还是头一次听说,水稻还能杂交的,不由的面面相视了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