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196章 宣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清宫里,乾秉帝面色阴沉。

    小小倭寇,历来都是以中华天朝为尊的,在本朝之前的历朝历代,从来都是仰望我中华俯身苟活的存在。

    难道到了我大明,还能让小小倭寇翻了天不成?

    乾秉帝想不明白,但是天朝上国的尊严,不允许他选择忍气吞声。

    是的,天朝上国,必须要有所动作了,这一次,不仅仅是简单的袭扰和抢掠,而是赤裸裸的对我大明帝国发动的战争。

    这一回,谁说啥也不好使。大明朝没有强大的铁骑,暂时对蒙古游牧民族没什么好法子,可也是在积极地备战,从不妥协。天子守国门,不是一句空话,是刻在明朝历代君王骨子里的倔强。

    纵观另一平行世界的明朝,算上南明前后共计三百一十五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历经大战无数,不乏君王亲征被俘,却无一投降。至清初,明朝皇族基本被满清杀尽。后世正是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即便是到了崇祯皇帝时,内忧外患至明朝土崩瓦解,社稷倾覆之时,崇祯皇帝亦是至死不退,吊死煤山,后世形容为“君王死社稷”。

    如此倔强的一代代大明帝王,岂能在小小倭寇面前低头?

    刘健、顾爱农等一班重臣来到乾清宫,面对的就是已经发了狠的乾秉帝。

    乾秉帝面色阴沉,显然已经拿定了主意,这次召集内阁诸臣来此,不过是宣布自己的决定而已。

    一个人在铺满水泥的小殿里待了半晌,足够他做出一个强硬的决定了。

    宣战!

    发讨倭檄文,宣战!

    一切与海禁无关,只同尊严有染!

    由于乾秉帝占了大义,又与被称为祖制的海禁无关,一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竟想不出什么理由反对。

    这让一帮臣子极度不适,感到很不习惯。

    反对吧,找不到理由;赞同吧,这不符合常态。

    好在面对肆无忌惮的倭寇,大明文人的风骨此时发挥了作用,沉寂半晌,以刘健、顾爱农为带动,大家纷纷站出来支持乾秉帝的决定。

    战!

    皇帝既然与内阁达成了一致,接下来内阁、礼部、兵部、工部、鸿胪寺、翰林院等衙门纷纷行动起来,帝国强大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翰林院干嘛?写檄文啊,这篇檄文,张一丰让在院的翰林每人写了一篇,最终却是选中了庶吉士段无涯的一篇。

    内中历数中原上朝对倭族的扶持和帮助,然后说到近年来倭寇在东南沿海屡屡犯下的罪行,最后喊出“愚公之铲尚可移山,区区倭寇何不腰斩?”一句,只看得人人热血沸腾。

    这次大明帝国动静之大,震惊了在京师的诸国使节,同时这项政令以及由段无涯起草的《讨倭檄文》,随着邸报,瞬间就传遍了帝国各个角落。

    其实此时的明朝,海军战力很让人疑惑。

    说不行吧,却拥有大型的福船。

    资料显示:福船,身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翘,树2桅,舱3层,船面设楼高如城,旁有护板。士兵掩护在其后向敌船射箭发弹,掷火球、火砖、火桶。并顺水顺风撞沉倭船。舰首备大发贡炮1门、千斤佛郎机6门、碗口铳3门,迅雷炮20门,喷筒60个,噜密铳10支,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100块,及冷兵器上千。乘员64人,水手9人,战士55人,编5甲。一为佛郎机甲,操舰首炮、佛郎机,近敌掷火球火砖;第二甲是鸟枪甲,专门射鸟枪;第三、四甲为标枪杂役,兼操舟近战;第五甲为火弩甲,专射火箭。

    明朝海军主要以福船为主为作战船只,其他轻船只作为辅助,其数量及种类亦同样复杂且庞大。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从永乐朝一直延续到仁宣二帝。

    不过明英宗即位后,在仁宣朝一直抬不起头的兵部尚书刘大夏认为,下西洋实在是劳民伤财,亏本买卖。于是明朝政府下令销毁舰只,官方取缔了海军,从此明舰只无尺寸下海者。并且规定民间只允许小木帆板能够在近海范围内实行捕渔作业,其他一概禁止。

    刘大夏还销毁了所有建造船只的精密资料工具图纸等等。强大的帝国海军销声匿迹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掀起了华人背弃明朝政府,远渡重洋去东南亚的先河。

    不过从嘉靖开始,由于日本国内战乱,大批倭民沿海逃生至中国东南沿海,沿海居民被迫组织地方武装进行抵抗。其中力量强大的就组织了有一定规模的海上武装,他们主要从事与日本的贸易往来,武装的目的是保卫商船。这些武装逐渐威胁到明政府的中央权力。明朝视他们为海盗,勾结倭寇的海盗,任命胡宗宪剿灭海盗。

    于是胡宗宪组建官方水军与“海盗”和倭寇周旋,成功剿灭了“海盗”。胡宗宪又委派戚继光对陆上的倭寇进行大规模的剿捕,也获得了决定性胜利。

    由此明政府意识到一味的实行“海禁”并不是好办法。开始开启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与日本、荷兰、西班牙等当时的海上强国保持平等关系的海上贸易关系,并且重新组建水师保卫商船。到了隆庆朝,海上贸易已经成为明政府的支柱产业,明朝水师也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全境后,他野心膨胀,开始进攻朝鲜和中国。1593年丰臣秀吉登陆朝鲜半岛。朝鲜求救于明朝。当时明朝皇帝是著名的28年不上朝的昏君,万历。不过他委任的李如松却组建了明朝仅次于郑和的第二强水师,对日本进行了顽强抵抗。第一次丰臣秀吉的二十万水军全军覆没大败而归。

    1598年,丰臣秀吉作了更充分的准备,对明朝作了更深入的分析,再次率领大军进攻朝鲜。这一次明朝动用了更大规模的舰船队伍,对日本海军进行了全方面的打击,丰臣秀吉在作战中负伤,仓皇逃回日本,归国后暴病身亡。这就是著名的“中日万历甲申海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